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無敵破壞王2》


電影《無敵破壞王2》裡有個小情節讓我印象很深:拉爾夫為了在網上贏得人氣賺錢,發佈了一系列惡搞視頻。獲得空前關注度的同時,潮水般的惡意也撲面而來。當拉爾夫為惡評難過時,網站的老闆贊姐說“上網第一守則,不要看評論”。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網絡評論功能讓鍵盤俠、KY、網絡暴民躲在網線背後,無限放大了內心的陰暗面——歧視、憤怒、痛苦。

“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


人性本惡在這個時候體現得淋漓。維權是炒作,受傷是碰瓷,分享生活是別有用心。

而當你久視深淵,深淵也回頭看你。

不要看評論。

人設


作為輿論旋渦的中心,公眾人物受到的議論是最多的。為了應對這種輿論,人設應運而生。

人設的存在,根本原因在於人的不完美。

而公眾人物,尤其是處在粉絲經濟下的明星們,需要通過挖掘其不完美心性下,值得稱道的幾個點,擴大這種稱讚點來立起“這個人值得愛”的旗幟。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不溫不火了很多年,靠著小紅書曬鑽戒翻紅的張雨綺的“張姐”形象,一半也是被大眾拱上去的。萬物都有兩面性,說話不經大腦可以叫真性情,也可以叫情商低。

既然有人嫌紅玫瑰俗豔,自然有人厭白玫瑰寡淡。

PR團隊自然擅長把形象往更正面的說辭引導,但把張雨綺上升到女權高度實在捧殺。就像你要說王熙鳳是個能幹持家、維護家庭的人,恐怕她自己都不敢承認。思想真沒到那個份兒上,她的眼裡只看到了那一件小事中的利弊權衡罷了。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流浪地球》票房破40億,男主屈楚蕭也隨之爆紅。個人風格突出的寸頭和凌厲的單眼皮,確實很A。但比起他的A,更讓他衝到風口浪尖的是他的小號。歧視女性、私生活混亂、直男癌等等標籤都被貼在他的身上。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那麼,我們應該“諒解”這種“偶像失格”嗎?

這就與原則和愛相關了。

我喜歡的搖滾歌手M,才華橫溢、唱跳俱佳,後來被爆出交往了AV女優。這屬於他的私人生活,沒有涉及我的原則,也沒有削弱他對我的吸引力(才華),他仍然值得被愛,甚至說女優本人也值得被愛。

在不涉及底線的前提下,人都會犯錯,人都有缺陷。

他的閃光點還在,他仍然值得被愛。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尤其是愛這件事情,作為具有吸引力的一方,保持吸引力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

曾經我也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所謂“人言可畏”,人處在社會之中,就是活在流言之中。生怕一個行為給別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即使是這樣,細數這些年的經歷,還是有好幾件值得稱之為“黑歷史”的事情。這些黑歷史的存在,不可否認,也無可辯駁,但也印證著我們一步步成為更好的人。

人言可畏,但畏之無用,反受其累。

網絡背後


當人們試圖通過網絡發聲來“伸張正義”時,卻不知道自己是否只是被網絡輿論牽著走而已,你看到的不過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一面。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saya


原本在我關注列表裡消失了很久的Saya,突然因為打孕婦事件沸騰了網絡。連王思聰也轉發了此事,從而讓輿論大波湧入。

年輕貌美的網紅、揹著奢侈品包包,和“柔弱”孕婦形成鮮明對比。彷彿兩個階級間長期水火不容的矛盾一下子被引燃,義正言辭的大眾卻並沒意識到此刻的自己和當初指責女性穿短裙活該被性侵時以“貌”取人的人沒什麼兩樣。

有錢、年輕、長得好看,一定不是什麼好人。不是整容怪就是小三。

豔羨的惡意背後,是更為可恥的虛榮心。

直到後來反轉,孕婦蓄意引導輿論被曝光、Saya放出未打人視頻,大眾才嘖嘖一聲:哦,然後散場。Saya卻永遠背上了烙印——她的爺爺因此事已去世。

藉著法不責眾的幌子,無限膨脹為民意,試圖制裁別人。而這批人中的大多數,連基本的判斷能力都沒有,是在是可嘆又可惡。

被蓄意引導,被輕易煽動的民眾,以為自己是維護社會的正義使者,有時候不過是惡鬼手裡的鐮刀罷了。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之前看電影《搜索》的時候,從頭到尾都很難受。一次偶然的小錯誤,直接走到最後的毀滅。我們逐漸擁有了思想、科學和制度,卻越來越少了寬容。

借用一句《寶貝兒》裡的歌詞:

我不完美,可你的寶貝,仍是我



順帶給大家安利一個朋友做的微信公眾號,平時淘寶天貓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先過來查下有沒有隱藏的券和返利,50%的商品有隱藏的優惠券,70%商品都能返利~我現在自己也會用,實用簡單方便,有圖有真相!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返利


上網指南第一條:不要看評論

掃碼關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