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法院“四化”模式化解執行難

內容摘要:

中國黔西南訊(陳 洪 漆啟義)2019年以來,興義市人民法院在執行工作創新、執行隊伍改革、執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執行模式標準化、執行管理精細化、執行事務集約化、執行懲戒常態化”“四化”工作模式,嚴懲失信被執行人,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20餘家法院先後來興義考察交流,學習取經。

興義法院“四化”模式化解執行難

整裝待發的執行隊伍

2019年全院受理執行案件8920件、結案7710件,執行案件數居全省第二,同比分別增長47.76%、58.12%,結案率提高了5.66個百分點,執行到位金額4.35億元。全年將4679名被執行人納入失信“黑名單”,9283人被限制高消費。

今年1月1日至4月14日,興義市法院受理執行案件3825件、結案1614件,執行案件收、結案數位居全省第一。

1.23億人次圍觀該院執行懲戒,10萬粉絲關注該院執行情況,使該院迅速成為“網紅”。

流程再造,制度標準化。走進興義市法院執行局,一幅執行辦案模式標準化運行流程圖映入眼簾。與以往“一人一案一包到底”的流程不同,流程圖以執行單元為核心,實施單元和執行指揮中心之間頻繁的指令和信息互換,勾勒了一幅全新的執行流程:執行啟動、財產查控、財產處理、結案審查四個環節36個重要節點,每個節點固化操作步驟,將執行工作從立案到結案歸檔整個過程進行分解,並在不同職責部門進行“流水線”操作。

打破舊制,整合資源。在機構設置上打破執行局“四庭一室”架構,在“執行指揮中心”下設網絡查控組、保全組、外勤組、執行綜合事務組、質效監督組五個專項小組;在“執行服務中心”下設執行立案組、執行接待組,執行服務中心負責執行立案、執行線索處理、案件查詢、信訪處理接待、綜合性事務辦理。“兩個中心”集事務辦理、信息交換、繁簡分流、指揮調度、決策分析等為一體的執行“中央處理器”,這一舉措徹底轉變了該院原來的執行案件辦理模式。

法官專司研判決策。以法官為核心設立執行辦案單元。辦案單元下設簡易案件組、普通案件組(4個)、資產處置組、書記員組。簡易組負責辦理簡易執行案件、保全案件、執異案件;普通組負責辦理除簡易組辦理外不需處置資產的普通執行案件;資產處置組負責有資產可供處置的執行案件;書記員組負責執行工作中的各項輔助事務及各組預結案案件的結案相關工作、卷宗歸檔等事務。

人員分類管理。為解決員額法官嚴重不足的現實困難,結合工作實際,將執行局幹警分為執行長、執行員、法警、書記員,分別配置相應權限,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其中執行長由員額法官及部分優秀法官助理擔任;執行員由法官助理、聘用製法官助理擔任;法警由司法警察和輔警構成;書記員全部由聘用人員擔任,形成“執行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法警”的新型執行團隊。

權限合理配置。執行裁決權由員額法官行使;執行實施權由執行長、執行員行使,法警具體實施。同時,在執行系統賦予執行長相應權限,執行長負責帶領小組(單元)辦理案件;書記員按指令完成各項執行輔助事務。

強化“智慧執行”系統建設。不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升級“智慧執行”系統,實行每一個執行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全程可控,節點超期自動預警,所有案件實行列表式管理。

執行節點全監管。為嚴把執行案件質量關,配備2名幹警專門負責執行案件全流程節點的監管,實行結案審批制度,所有案件報結均由質效監督組先進行審查,再報局長審批。對流程節點、結案方式、案件電子卷宗是否完整、清晰、正確進行審查。如經審查有任何一項不符合標準的均不予結案,退回承辦人進行整改,直至符合標準。

興義法院“四化”模式化解執行難

執行局立案窗口

為使法官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案件核心事務中,將非執行核心事務剝離出來,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集約化辦理,讓員額法官和法官助理把精力主要投入到案件的決策、決定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矛盾。

外勤事務剝離警務化。2016年,執行局成立執行法警中隊,率先實行執行警務化;2018年成立執行外勤事務組(法官助理+法警+輔警)、保全事務組(法官助理),將文書送達、外出調查、採取強制措施等事務全面剝離,由執行外勤事務組、保全事務組在法官指令下完成。

執行輔助事務社會化。2018年1月,成立網絡查控組,專人負責“總對總”網絡查控工作,將執行通知製作、郵寄送達、電子卷宗掃描、卷宗裝訂工作等輔助事務進行社會化服務外包。

2019年5月,成立資產處置組,同時將司法網絡拍賣輔助工作進行社會化服務外包,司法拍賣案件非核心事務工作全部由輔拍人員(服務外包)完成。

告知風險,提前介入。2019年10月,執行立案窗口移至執行服務中心,明確3人專門辦理執行立案,實行“一窗清”“一條龍”服務。在收案的同時向申請執行人核對身份信息、送達地址、聯繫方式及銀行賬戶等基本信息。告知律師調查令、審計、破產、公告懸賞、拒執罪自訴等法律規定,以及承擔勝訴權益可能不能實現的風險,並釋明執行不能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等事項。與此同時,執行接待組會立即介入向其瞭解被執行人的基本信息、財產情況、行蹤,便於開展後續執行工作。

第一時間查控,文書一次性送達。2019年1月,將案件的財產查控工作前移,即所有執行案件在立案後第一時間同時啟動網絡查控和傳統查控工作。立案後立即由查控組先進行“總對總”“點對點”查控,並將財產報告令、限制高消費令、執行通知書等材料一次性快速郵寄送達當事人。

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級。該院依託信息化建設和大數據平臺,率先與公安、民政、住建、自然資源局等20餘個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實現信息共享,配合全國“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形成了“一網打盡”的執行查控智能化體系。案件自申請執行開始,身份信息核實、銀行賬戶、工商登記、住房公積金賬戶、車輛登記、婚姻登記、不動產登記、網籤備案房屋等信息均可在法院執行查控室及時查詢;對不動產、車輛查封、解封操作也足不出院輕鬆搞定,有效節約了外出查控消耗的司法資源,降低了被執行人財產流失風險,提高了執行查控的工作效率。

構建綜合治理執行難大格局。興義市委、市委政法委出臺相關文件,提出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化執行聯動機制建設,加強法院執行工作,綜合施策、源頭治理、多措並舉、標本兼治解決執行難問題。

構建失信懲戒長效機制。信息化手段構建起讓失信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體系,司法懲戒措施有效震懾了一批失信被執行人,為破解“執行難”注入一劑強心劑,有效推進社會信用體制建設。

2019年,興義市法院將4679名被執行人納入失信“黑名單”,9283人被限制高消費。其中:125人主動履行義務;在各類媒體平臺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9期948人,發佈懸賞公告73期302案412人;對一拒不履行協助執行義務的行政單位罰款50萬元;司法拘留371人(其中:94人主動履行義務);3名失信被執行人構成拒執罪。

興義法院“四化”模式化解執行難

案件執行過程

利用新媒體講好執行好故事。一是利用自媒體擴大執行工作影響力,藉助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對執行等相關工作進行全面深入報道。同時,將執行相關工作信息以短視頻投送具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提升執行宣傳影響力。2020年1月1日至4月19日,興義市法院通過新媒體平臺發佈被執行人失信名單4期、執行懸賞公告4期,原創執行工作短視頻9期,粉絲10.23萬,瀏覽觀看量達1.23億人次。其中“最新執行懸賞4名女‘老賴’”短視頻單條觀看量在抖音平臺高達6831.7萬人次、獲贊數33.4萬;在快手平臺2913.6萬人次觀看、獲贊數33.5萬,迅速成為“網紅”。多名失信被執行人迫於輿論壓力主動履行義務。

2019年,興義市法院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實際執結率96.31%,終本案件合格率100%,信訪案件辦結率100%,執行案件整體執結率84.51%,四項核心指標均達到上級法院的要求。同年9月,興義市法院執行局榮獲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嘉獎,兩名員額法官分別榮獲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六名執行幹警榮獲個人嘉獎。 “今年我種了40畝烤煙,保守估計收入20萬元左右。”近日,在興仁市下山鎮馬乃屯壩區裡,烤煙種植大戶陶華,一邊麻利地移栽烤煙,一邊樂呵呵地說。

(責任編輯 鄧忠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