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武漢的小吃很多,著名的小吃有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乾麵、順香居的燒麥、福慶和的牛肉豆絲、糯米包油條、小桃園的煨湯、田啟恆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等等;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其中又以老通城、小桃園、蔡林記、四季美合稱武漢“四大名小吃”,曾經的風光無限,讓很多“老武漢”如數家珍;

著名的美食街區有武昌戶部巷、黃陂好吃街、漢口吉慶街等;

詩讚曰:

漢皇風光最繁華,十里囂塵百萬家。不是文人才筆大,焉能寫盡各生涯;

芝麻饊子叫淒涼,黃陂街邊賣小吃。水餃湯圓豬血擔,夜深還有滿街梆;

小家婦女學豪門,睡到晨時醒夢魂。且慢梳頭先過早,餈粑油餃一齊吞;

吃新食品較常添,葷素相參價亦廉。麻雀頭酥鵝頸軟,豆黃餅肥藕魚圓;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武漢是一座“英雄城市”,在面對疫情的時候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志由衷的為武漢點贊,為武漢人民和在前線抗爭的人民英雄點贊,為每一個為疫情做出貢獻的人點贊!

這一期大志帶您走近武漢,走近武漢美食,品味這座城市舌尖上的記憶!

  • 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麵、北方的炸醬麵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

麵條用鹼水面,並以食油、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細香蔥、大蒜子、蘿蔔丁、酸豆角、滷水汁、生抽等為輔助材料;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熱乾麵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是“蔡林記”,蔡林記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

“蔡林記”熱乾麵的品種的變化:1983年前為三個品種,即叉燒熱乾麵、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

1996年6月18日重張後的擴大為8個品種,即為: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蝦仁熱乾麵、雪菜肉絲熱乾麵、炸醬熱乾麵、財魚熱乾麵、三鮮熱乾麵、果味熱乾麵,擬推出滋補型的二個熱乾麵新品種,如今,在保持傳統產品熱乾麵的同時,“蔡林記”增加小吃品種達4大類40餘種,而經營熱乾麵銷售額佔小吃品種的46%;

蔡林記的熱乾麵,面彈醬香作料全。說道武漢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熱乾麵,以上世紀30年代創立的蔡林記為代表,這是武漢人最珍貴的味蕾記憶,熱乾麵分了牛肚、牛肉、炸醬、全料等口味,面身筋道,拌上秘製濃香芝麻醬。

  • 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豆皮本是黃陂的鄉土風味小吃,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裡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老通城”酒樓的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髮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膾炙人口,人稱“豆皮大王”;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 湯包

離“老通城”不遠的江漢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漢人譽為“湯包大王”;

“四季美”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捲,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

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裡,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薑絲醬醋,異常鮮美;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最經典的吃法是先輕咬破錶皮,慢慢吸盡裡面的湯汁,然後再吃湯包的麵皮和肉餡。

  • 煨湯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漢的煨湯, “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小店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人稱“煨湯專家”,是來自湖北美食之鄉黃陂的祖傳秘方;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

以瓦罐雞湯最著名,其原料為產於黃陂、孝感一帶的肥嫩母雞,將雞塊入油鍋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豐富。

  • 豆絲

“福慶和”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一帶,以經黃陂風味的豆絲著稱,粉質欽滑,味鮮可口;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三大傳統小吃之一(其他還有黃陂三鮮、黃陂餈粑;

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漿攤成餅並切成條狀此時為軟的溼豆絲,當然為了便於保存可切絲晾乾成為幹豆絲,一般吃飯溼豆絲可以炒食或煮食,最好吃的是與牛肉或臘肉一併炒或煮,幹豆絲就只能夠煮食了;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在湖北黃陂豆絲是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年臘月,家家戶戶做豆絲,飄出濃濃的年味。

  • 糊湯粉

糊湯粉,著名武漢小吃,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必賣油條;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被譽為“武漢一絕”的鮮魚糊湯粉泡油條,是經典的漢味名吃,它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其傳統意義、歷史內涵,絲毫不比羊肉泡饃遜色;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一碗飄著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撲面而來的是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的氣息和味道。

  • 燒麥

漢口花樓街、交通路交匯處的“順香居”是一家有著近五十年曆史的老店;

該店製作的重油燒麥,油重而不膩人,味道鮮美,而且形如銀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開;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燒麥的製作方法是將肥膘豬肉、饅頭、橘餅、花生米、冰糖、葡萄乾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紅綠絲、白糖調合成餡。麵粉加水適量,放少許精鹽揉和成麵糰,擀成一張張荷葉形薄皮,放入餡心,加少許麻油包成;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燒麥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厭。

  • 面窩

面窩, 是武漢的小吃之一,也是武漢特有的,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

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面窩創始於清光緒年間,還有一些小面窩,用的鐵勺內部較小;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面窩的做法是用黃豆和滋耙磨成漿,和灰面一起和勻,倒在一個盆裡。然後準備一個大鍋,多放一些油,在爐子上面燒熱,用一個圓形的大勺子帶把的,將和好的麵漿放在勺子,中間要留一個洞,再放在鍋裡炸。當面窩炸成金黃色時,拿起來散上芝麻,和少許鹽,這樣就做好了;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炸成後像個圓圈圈,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技術好的早點師傅可以將面窩炸成“匡匡”——沒有中間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將中間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較大,供喜歡焦脆的人食用;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面窩除了米麵窩外,還有炸豌豆窩、“苕面窩”(紅薯窩),中間是沒有洞的形狀,別有風味。

  • 鴨脖子

鴨脖子屬於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鴨脖,醬板鴨、包括醬鴨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乾子、醬板藕等),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 酥、綿等特點,是一道開胃、佐酒佳餚;

武漢不只有熱乾麵,還有這些美食哦!

武漢有周黑鴨,絕味鴨脖等眾多品牌,讓小編對鴨脖愛不釋手!

以上就是大志為您推薦的武漢的特色小吃,如果您有什麼好吃的推薦,可以給大志留言或私信;

如果小編的圖片或者信息出現錯誤,請在評論區留言或指正,您的建議是小編的動力!

喜歡大志的點贊,轉發加關注,每日更新,帶你們去吃遍祖國的美味,關注大志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