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7

中考語文第一次模擬試卷7


(滿分150分,時間120分鐘)


一、基礎(24 分)

1.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0 分)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詩經·蒹葭》)(1 分)

(2)□□□□□,決眥人歸鳥。(《望嶽》杜甫)(1 分)

(3)《北冥有魚》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寫大鵬拍打水面,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高空的句子是:□□□□□,□□□□□□□□□。(2 分)

(4)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2 分)

(5)請把李商隱的《無題》默寫完整。(4 分)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4 分)

(1)雲霧包圍了整座山,好像一個白色的píng zhàng( )。

(2)如果說有哪一種愛能與陽光pì měi( ),不用說那一定是母愛,它是我心中的陽光。

(3)這篇遊記寫得很生動,讀了以後彷彿 shēn lín qí jìng ( )一般。

(4)孔明一去東吳,yǎo wú xiāo xī( )。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 分)

A.讓綠色在生活中洋.溢.,讓心靈在綠色中放飛。

B.紛揚的白雪裡,依.稀.看到她穿著藍色羽絨衣,在結冰的湖面擲下一串雪團般四處進濺的清脆笑聲。

C.誦讀經典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提升學生修養,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億萬中華兒女長期艱

苦奮鬥。

4.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隨著“復興號”高鐵最高時速提至 350 公里,標誌著我國高鐵技術已達到世界頂峰。(“刪去“隨著”)

B.我們要養成愛讀書,特別是讀經典,讀名著,讓書香滿城成為廣州的城市特色。(在“愛讀書”後面加上“的習慣”)

C.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不受俗務的干擾和盛名的拖累。(刪去“不”)

D.我國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軍編隊,取決於科研人員和廣大官兵的共同努力。(“能否”改為“能夠”)

5.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 分)

材料一:近年來清明節祭奠親友,一些地方從燒冥鈔、紙人、紙馬,發展到燒紙電視機、紙數碼相機,甚至燒紙汽車、紙別墅……

材料二: 今年清明節前,某市首個在線祭祀網站開通。清明節時,許多市民紛紛登錄該網站,上傳紀念圖片,發佈紀念文章,祭奠逝去的親友,表達哀思。

材料三: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近 5 年來

35%的森林草原火災集中在 4 月份。其中,很大一部分災情與清明祭掃時的燒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等有直接聯繫。因此,要以更大力度、在更大範圍提倡“無火祭掃”,鼓勵和推廣網上祭奠、植樹祭奠等安全的祭掃方式來祭奠已逝親友,有效減少“火”的隱患,讓清明更加安全。

(1)請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與材料二的內容。(不超過 15 個字)(2 分)

(2)根據三則材料內容,以“文明祭掃”為描述對象,用上一種修辭方法,

寫一句話。(2 分)

二、閱讀(46 分)

(一)(10 分)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1)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2)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3 分)

(1)有何間.焉( )

(2)小惠未徧.( )

(3)小大之獄.( )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 分)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曹劌與鄉人的對話,表現了曹劌作為一介平民對國家高度的責任感。

B.本文第二段運用對比表現了曹劌和莊公指揮才能的高下之別。

C.本文在剪裁上別具匠心,詳寫論戰,略寫作戰,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

D.在曹劌心目中,士兵的勇猛無畏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

(二)(9 分)

戴良字叔鸞,汝南慎陽①人也。良少誕節②母憙③驢鳴良常學之以娛樂焉。及母卒,兄伯鸞居廬啜粥,非禮不行,良獨食肉飲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毀容。或問良曰:“子之居喪,禮乎?”良曰:“然。禮所以制情佚④也。情苟不佚,何禮之論!夫食旨不甘,故致毀容之實。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論者不能奪之。

【註釋】①汝南慎陽:今河南正陽。②誕節:放縱不拘。③憙(xǐ):喜歡。後作“喜”。④佚(yì):放縱。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 分)

A.良常.學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B.兄伯鸞居.廬啜粥/不可久居.

C.哀.至乃哭/哀.轉久絕

D.情苟.不佚/苟.全性命於亂世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 分)

良 少 誕 節 母 憙 驢 鳴 良 常 學 之 以 娛 樂 焉

11.你認為戴良是個怎樣的人?(3 分)

(三)(10 分)

生命在閱讀中高貴與優雅

池莉

①人都想要高貴與優雅。許多人有錢了就去買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積昂貴的東西。那麼,高貴與優雅到底是什麼?

②是一個人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氣和淡定。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說:“勇氣是在壓力下仍然能夠表現出優雅”。因此,高貴、優雅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你面對他人乃至這個世界,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善良與寬容、堅強與淡定、寵辱不驚的定力,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堅持閱讀,就是獲得這種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③閱讀的目的不為別的,其實就是開啟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④我以為,閱讀是越早越好。我很可能 3 歲就可以閱讀了,因為我對方塊字

特別敏感。人們一定要讓自己的子女弟妹儘早開始閱讀,活在當代社會,不學會閱讀,即使物質生活再豐富,人也是沒有光彩的。

⑤閱讀要主動積極,我們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務,不要被手機、電腦以及一些轉瞬即逝的泡沫信息所剝奪。如果你能夠堅持閱讀,並養成習慣,那麼閱讀就會成為你的護身符。當你非常苦惱、非常沮喪的時候,請打開一本你喜歡的書,這比任何東西都能讓你安靜平和。

⑥俄國思想家赫爾岑說:“生活的終極目的就是生命本身。”我是讀了他的書以後,才發現自己的許多錯誤。我年輕的時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沒日沒夜地寫, 永遠都不休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當然,人年輕有身體本錢的時候是可以去拼搏的,但是不能以名利為終極目的,一定要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有轉換,有思想的進步,有對生命更清晰與客觀的理解,要有由淺入深的人生轉換。

⑦我建議到一定時候,要讀一點哲學。很多人以為哲學很深奧、很艱澀,其實不然,哲學也有好讀的。“哲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這是英國當代哲學家以賽亞·柏林說的。他的哲學書就非常引人入勝,讀了之後無不受鼓舞。當下,現實,每日每時,都是生活的要義。一個人要學會過好每一刻,是柏林的哲學思想之一。

⑧讀書就是要懂得享受這美好一刻,而不是指望另外一天、另外一個時刻。我們很多人不顧現實,沉於遙遠的夢想,這是一種很致命的幻覺。還有許多現實中的是非判斷,比如傷害他人是絕對的罪過,這個問題也並不是人人都懂。

⑨因此,需要通過閱讀,學會善思明辨,懂得閱讀是為了讓自己活個明白。

⑩我們不需要記得太多,記住這一句話就很好。

(選自《思維與智慧》)

1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作者以自己 3 歲就可以閱讀為例,來論證閱讀越早越好。

B.高貴與優雅就是一個人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氣和淡定。

C.文章從開啟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和享受生命四個方面來證明論點。

D.文章第⑨⑩總結全文,再次明確閱讀的目的。

13.下列對本文采用的論據和論證方式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第②段既有事實論據,又有道理論據。

B.第⑤段畫線句採用了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

C.第⑥段至少採用了兩種論證方法:道理論證和舉例論證。

D.第⑦⑧段都以事實論據為主,第⑦段舉了英國當代哲學家以賽亞·柏林的例子,第⑧段舉了“傷害他人是絕對的罪過”的例子。

14.作者圍繞閱讀談了很多看法,請選擇其中一種看法,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見解。(4 分)

(四)(17 分) 我念出了那張紙片佚名

上高中的時候,學校搞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要參與課題研究,每個人都要提交想法。我們的負責人是個地理老師,她讓我們在紙條上寫自己好奇的問題。

高一的我叛逆自負,覺得這些東西十分無聊,也覺得全世界就自己最厲害, 相當痛恨應試教育,覺得學校這種地方,實在承載不了我的才華。所以,就像是惡作劇一樣,我寫的問題是,“為什麼我積木搭得這麼好,學校卻不開積木課”。我胡亂地寫完,把紙條交上去,然後微眯著眼睛,不再理會教室裡的一切。

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見面,可我永遠忘不了她讀到我的紙條時眼睛裡忽然泛出的光,然後,她說話了:“誰是李雲颺?舉個手好嗎?”我睜眼,舉手。“我覺得你的想法很棒。”她微笑著,認真地說。

那天課上過了四個選題,我的建議是其中之一,名字定為“論學校開展積木課的可行性探究”。我就開始弄這個開玩笑一樣的課題了。政治老師上課還點過我的名,說不行就算了,別搞了。我不服了。我找數據,研究樂高,寫論文。地理老師不知道上哪裡找的那麼多資料,她每次單獨找我都會給我好幾個方向,後來我才知道,這都是她熬夜弄的。

現在回想起來不僅感動,甚至有些震撼——她一定看到了我的所有叛逆和傲氣,甚至所有孤獨?或許那天她拿起那張紙條,看到我微眯眼睛的那一刻,就看透了我的諸多本質——我高一時一天說話不超過五句,一個朋友也沒有。

最後答辯前,我拿出一張紙片,上面是一些字,我看著她,說想把這些念出來。上面是我對教育制度的質疑。她沉默了很久,說:“你想清楚了,這些評委不一定會喜歡。”

那天答辯是我第一次上臺,一開始腳就狂抖,還剩一分鐘時,我還有三頁結論沒講,可我卻做了個自己都沒想到的決定。我放下話筒,走上前三步,從襯衫口袋裡掏出那張紙片。之後的五分鐘,到現在為止,都是我二十二年的人生中我認為最輝煌的時刻,我無數次夢見那一幕。

我把那段話念了出來。

那張紙片我已經找不到了,我記得我寫過,“為什麼我們只能去相信而不能去思考”“你可以阻止我笑,但你不能阻止我想象”……很二,但氣勢恢宏。我清晰地記得,評委老師們很意外,但聽得很專注,年級裡前排幾個打瞌睡的兄弟都把背挺直了。

班主任第二天早自習進教室時笑眯眯地對我講:“李雲颺,你出名了。好幾個老師都在向我打聽你,說很喜歡你。”可我越想越覺得愧疚,這份論文地理老師耗費的心血比我多,尤其是結論——那最後被我完全略過的、隻字未提的地方。那裡她研究了很久,並且三番五次地囑咐過我,怎麼儘量嚴謹,怎麼得體表述, 甚至答辯時怎麼打動評委。本來起初就是個野路子的選題,完成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天我低著頭,跟她說了許多愧疚的話,她打斷我:“你把想說的話當著全年級說出來的時候,開心嗎?”我愣了愣,然後點點頭。她微笑:“開心就好,你很棒!”

說完,她依然微笑著。看著她,我突然流淚了。

這是我高中唯一一次流淚。我是個成績不好的頑劣學生,而這時有個老師站出來,告訴我,我很棒。告訴我大學是個能充分發揮一個人才華的地方,如果我確實喜歡這種感覺,一定要去經歷大學。

我撿起了從沒及格過的功課,從個差生開始起步,拼搏了三年,最後,終於進了一個自己嚮往的一本院校。我很慶幸我當時的選擇,選擇不再頑劣而開始拼搏;更慶幸有那個老師教會了我做出這個選擇。

(文章有刪改)

15.文中“我”回憶了上高中時的什麼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3 分)

16.文中的“她”是個怎樣的老師?請簡要分析。(3 分)

17.寫地理老師時,文中多次用到“微笑”一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賞析。(3 分)

18.請理解結尾一段中畫線句子的含意。(4 分)

19.你贊同文中的“我”在全年級的課題答辯會上念出那張紙片上內容的舉動嗎? 為什麼?請 說說你的理由。(4 分)

三、寫作(50 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2018 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劉傳健,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機長。他憑藉頑強的意志、過硬的本領,在萬米高空,把駕駛窗前擋風玻璃脫落、座艙失壓的飛機安全著陸,確保了 119 名旅客的生命安全,成就了他英雄機長的傳奇。其實,成就英雄機長的背後,是他的堅守、擔當與不懈追求!平凡生活著的我們,也可以演繹自己的傳奇。每天堅持奔跑的少年;揮灑汗水追夢的同學; 食堂做義工不怕髒的女孩;夜以繼日默默耕耘的老師們;校門口為你風雨無阻站崗的保安……大家都在用執著和擔當演繹自己的傳奇!

這段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思考或感悟?請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①可以先自己的經歷、感受。也可以寫你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②

題目自擬,文體不眼(詩歌,戲劇除外),字數不少於 500 字。③不得抄襲、套作。④文中不劑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附加題(10 分)

閱讀下列名著選段,完成 1~3 題。

三個酒至數杯,正說些閒話,較量些槍法,說得入港,只聽得隔壁閣子裡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魯達焦躁,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酒保聽得,慌忙上來看時,見魯提轄氣憤憤地……鄭屠右手拿刀,左手便來要揪魯達;被這魯提轄就勢按住左手,趕將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腳,騰地踢倒在當街上。魯達再入一步, 踏住胸脯,提起那醋缽兒大小拳頭,看著這鄭屠道:“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裡只叫:“打得好!”魯達罵道:“直娘賊!還敢應口!”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稜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

兩邊看的人懼怕魯提轄,誰敢向前來勸。

鄭屠擋不過,討饒。魯達喝道:“咄!你這個破落戶!若只和俺硬到底,灑家倒饒了你!你如今對俺討饒,灑家偏不饒你!”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饒兒一齊響。魯達看時,只見鄭屠挺在地上,口裡只有出的氣,沒了入的氣,動彈不得。

魯提轄假意道:“你這廝詐死,灑家再打!”只見麵皮漸漸的變了。魯達尋思道:“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灑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拔步便走,回頭指著鄭屠屍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

1.上面的文段選自《水滸傳》第三回《史太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文中與魯達在潘家酒樓上喝酒的兩位好漢是 、 。(2 分)

2.魯達為金氏父女到狀元橋找鄭屠算賬,採用了什麼方法?說明了魯達什麼性格特點?(4 分)

3.施耐庵極擅在人名中隱含人物的性格特點請以魯達為例,從他的姓、名、法號中任選一個,結合選文內容及你積累的名著知識,說說他的性格特點。(4 分)


2020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7


2020 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卷全解全析

一、1.【答案】(1)在水一方

(2)蕩胸生曾雲

(3)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4)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5)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每空 1分,若有錯別字則該句不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

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成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

現錯別字。重點詞"曾""摶""蓬""殷"。

2.【答案】(1)屏障 (2)媲美 (3)身臨其境 (4)杳無消息(每小題 1

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漢字字形的書寫與辨析。仔細閱讀拼音的聲母韻母和聲

調,再根據語境寫出漢字,這些都是常用字,平時注意積累即可,但要養成認真

書寫的習慣。書寫時,應注意辨析同音字、形近字、易錯字,而且書寫一定要清

晰、規範。本題要注意"媲美"的"媲"以及"杳無消息"的"杳"的寫法。

3.【答案】D(3分)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D 項的成語使用有誤,"一蹴而

就"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與前面的 "一下子"語意重複。

4.【答案】B(3分)

【解析】 本題考查辨析並修改病句。B項,成分殘缺,在"讀經典,讀名

著"後邊加上"的習慣"。

5.(1)【答案】清明節祭奠親友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或清明節祭奠親友的方式體現了不同的觀念。)(2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概括。對於解答材料的整合與探究這類題目,

一定要將兩個材料內容都認真研讀,找到兩則材料關注的共性問題,加以整合,

嘗試著從中篩選、概括一條最主要的信息。也將兩則材料進行比較,找到內容信

息的不同點。從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清明節祭奠親友的方

式發生了變化這個角度來說明問題。

(2)【答案】示例:文明是一葉舟,文明祭掃,是一條表達哀思、省時省力、

保護環境的好渠道。(2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語言表達的能力。由題意可知,本題要求用一句話來

描述"文明祭掃",也就是以"文明祭掃"為陳述的主體,並用上一種修辭手法。

為開放類試題,不要求統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修辭手法即

可。材料的中心話題突出,易於發表感想,且學生表達的自由度大。本題擬題很

好,在考查學生語文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觀察生活,關注社會,體現了考試的

教育功能。如可從"文明祭掃"的意義角度構思答案,切記用上修辭。

二、(一)6.【答案】(1)參與 (2)通"遍",遍及、普遍 (3)案件(3

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

句子,知道句意然後再解釋詞語,並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

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並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本題需要注意的詞語是:徧:通

"遍",遍及、普遍。

7.【答案】(1)居高位、享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2分)

(2)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減弱了,到第三次擊

鼓時士氣已經枯竭了。(2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關鍵字,然後語句通順,意思明確,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鍵詞語。重點詞語:鄙,目光短

淺;遠謀,深謀遠慮。

8.【答案】D(3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

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逐項進

行分析即可。D項不正確,在曹劌心目中,取信於民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

(二)9.【答案】C(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常",前者譯為"經常",後者譯為"平常""普通"。B項中的"居",前者譯為"居住",後者譯為"留""停留"。C項中的"哀",均譯為"悲哀""傷心"。D項中的"苟",前者譯為"如果",後者譯為"苟且"。

10.【答案】良少誕節/母憙驢鳴/良常學之/以娛樂焉(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聯詞後面要停頓;總領性詞語後面要停頓。根據句意來劃分即可。

11.【答案】(3分)他是一位孝敬長親、不拘泥於禮的形式的人。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容的理解。細讀全文,從戴良"母憙驢鳴,良常學之,以娛樂焉"等可知,他孝敬長親;從"良獨食肉飲酒""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等可知,他不拘泥於禮的形式。據此總結即可。

【參考譯文】戴良字叔鸞,汝南慎陽人。戴良自小行為放縱不拘,母親喜歡

聽驢叫,戴良就經常學驢叫來讓母親高興。等到母親去世時,他的哥哥伯鸞居住

在帳篷(吃飯)只喝粥,不合禮的行為不去做,戴良卻獨自吃肉喝酒,悲哀到極

點時才哭,但兩人都面容憔悴。有人問戴良說:"您這樣守喪,合乎禮嗎?"戴

良說:"合乎禮。禮是用來控制感情放縱的。感情如果不放縱,還談什麼禮呢!吃東西而感覺不到美味,所以造成面容憔悴的結果。如果美味從口中嘗不出來,(那麼)吃它是可以的。"和他談論的人沒法強行改變他。

(三)12.【答案】A(3分)

【點撥】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根據第④段"我很可能 3歲就可以閱讀了"可知 A項說法有誤。

13.【答案】C(3分)

【解析】本題考查論據和論證方式。A項,第②段引用海明威的話,屬於道理論據,不是事實論據。B項,第⑤段畫線句子運用了比喻論證,沒有運用舉例論證。D項,第⑦段主要引用以賽亞·柏林的話,運用道理論證,第⑧段沒有運用論證方法。

14.【答案】示例一:我贊成作者提出的"閱讀越早越好"的看法。俗話說"幼學如漆",小時候,我閱讀了不少唐詩宋詞,到現在都還記得,常常就能脫口而出。早點學會閱讀,喜歡閱讀,就能夠提高我們的語文水平。

示例二:我贊成作者"堅持閱讀,養成終身閱讀習慣"的觀點。讀書就是開啟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的過程。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本書時,保爾不屈不撓的精神打動了我。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想起這本書,想起保爾的奮鬥精神,就增加了勇氣和信心。堅持閱讀,讓我受益匪淺。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文意談自己個性化的閱讀啟迪和感悟。文中分別提出了"閱讀是越早越好""閱讀要主動積極""堅持閱讀,養成終身閱讀習慣"等觀點,我們可以選取其中一種觀點進行闡述自己的體會。

(四)15.【答案】"我"惡作劇式的選題卻得到地理老師的支持,雖然答辯時"我"舉動出格,但她仍激勵、引導"我",使"我"迷途知返,通過努力最終考取理想院校。(3 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通讀全文,理清故事線索,梳理情節,根據主要人物的活動,採用"人+事"的方法進行概括。

16.【答案】①關愛、包容,和藹可親;②細心、智慧,洞察一切;③認真、用

心,善於引導。(3 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本題作答時要依據文中的"她"的言行舉止和對"我"幫助和影響進行分析。

17.【答案】"微笑"一詞①描寫人物神態,且反覆出現,刻畫並突出了地理老師和藹可親的性格特點;②用語雖平實樸素,但細小傳神,令人印象深刻。(3 分)

【解析】本題考查描寫手法的表達作用。本題中,用"微笑"一詞反覆來描寫地理老師的神態,既突出表現了她的和藹可親的性格特點,又使文章前後呼應,結構嚴謹,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表達了"我"對"她"的感激之情。據此理解作答。

18.【答案】感謝地理老師用激發和鼓勵,讓"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負,並做出開始拼搏努力的決定。(4 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品析句子的含義。本題主要從老師對"我"的影響和"我"對老師的感激兩個方面分析作答。

19.【答案】贊同。因為這一舉動體現出"我"①有勇氣。在大庭廣眾敢於亮出自己的觀點,接受大家的評判,還有可能遭遇別人異樣的眼光。②有思想。"我"雖然有些偏激武斷,叛逆孤傲,但對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不人云亦云。不贊同。因為這一舉動體現出"我"①做事有些莽撞。衝動隨性,不計後果,忽略了老師為課題論文付出的心血,顯出"我"的幼稚不成熟。②思想有些偏激。"我"對教育制 度雖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但比較偏激武斷,有些以偏概全。(4 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解答此類試題一般採用"觀點+理由"的格式,採用 1+2或 1+3的語言表達形式。即言簡意賅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再用"比如""例如"之類的詞語,依據題目的相關要求,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認知和體會來談理由,語言要通順,表意要明確,儘量有文采。只要切合文題要求,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三、20.【答案】例文示例(50分):

附加題

1.【答案】史進 李忠(2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名著人物、情節的掌握。解答文學名著題,首先要將相關知識記牢,如文學常識(名、時、地、評、作)、寫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節、精彩片斷、人物的性格特點、書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時就要對名著常識知識做好積累。文本材料敘寫的是《水滸傳》第三回"史太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相關情節。根據原著,與魯達在潘家酒樓上一同喝酒的兩位好漢,一個是九紋龍史進,一個打虎將李忠。

2.【答案】魯達到鄭屠店後先要十斤精肉臊子,再要十斤肥肉臊子,最後要十斤

寸金軟骨,並且只許鄭屠動手切,以便激怒鄭屠,讓他也嚐嚐被欺負的滋味。採用的是激將法。說明魯達機智、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4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小說情節和人物的概括與分析。本題作答要依據"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相關情節來作答。魯達與史進、黃忠三人在酒樓中吃酒,聽得隔壁閣子裡有人啼哭,漢瞭解事情的原委後,便採用戲耍(激將)鄭屠的方法,先是要十斤精肉臊子,再要十斤肥肉臊子,最後要十斤寸金軟骨,並且只許鄭屠親手來切,以此來激怒鄭屠。從中可以看出,魯達是一個嫉惡如仇、做事機智、粗中有細的人。據此概括作答。

3.【答案】示例一:"魯",魯達聽到金翠蓮父女的哭聲後很焦躁,亂丟碟盞,表現出其"粗魯急躁"的性格特點。示例二:"達",魯達傾盡錢財幫助金翠蓮父女,表現出其"慷慨豁達"的性格特點。示例三:"智深",魯達在幫助金翠蓮父女脫身後,"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裡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三拳打死鎮關西后,怕惹上官司,便說鄭屠詐死,藉機迅速離開,表現出其"智慧深思,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4分)

【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作答時,要從人名所用的字的角度來分析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魯"是指其性格上的"粗魯急躁";"達"是指其性格上的"慷慨豁達";"智深"指其性格"智慧高深、粗中有細"。結合具體的事件分析作答即可。答案是多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