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合作,或與你的言行有關

讓孩子乖乖合作是家長們最大的難題,特別是孩子自我中心的發展,自主意識使得他們經常做出一些挑戰家長權威的事情,叫他們往東卻偏偏往西跑,還常常否定父母的觀點和要求。新狀況、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家長們總覺得掌握到的早教知識毫無用武之地。究竟怎樣才能不用哀求、不用大聲嚷嚷,就能讓孩子乖乖與家長合作呢?

寶寶不合作,或與你的言行有關

一、寶寶不合作可能與你言行有關

寶寶不合作其實有可能是因為你“念”他的方式不對,以致他出現厭煩、叛逆的心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嘮叨”寶寶他才能乖乖聽話呢?下面一些做法,小編認為你最好避免哦!

1、嘮叨型:對寶寶不聽話這件事你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

小編點評:避免“催命符”式說教,如果家長能夠就事論事,短促明瞭地表達你的要求,相信能夠有效督促孩子把事做完。

寶寶不合作,或與你的言行有關

2、希望型:總是說“我希望你能自己把飯吃完”“我希望你能自覺收拾房間”,爸媽的口頭禪是“我希望”。

小編點評:爸媽的要求也太含蓄了吧,我希望似乎給了寶寶很大“我拒絕”的空間,要知道這無疑是給寶寶提供不合作的機會哦!

3、賄賂型:“如果你乖乖聽話把飯吃完,待會給你吃個冰淇淋。”

小編點評:這種利誘方式效果很好,但是下一次孩子可能便會就某件事跟你“談條件”。寶寶其實不需要賄賂,不需要這種方式使自己轉變成為好孩子。

寶寶不合作,或與你的言行有關

4、威脅型:“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罰你今天不準看卡通”

小編點評:大多數父母在生氣時便不自覺地給寶寶下“最後通牒”,威脅是用嚴厲的方式讓寶寶乖乖就範,但寶寶並沒有心服口服,所以並不是長遠之效。

5、厭惡型:“你怎麼總是吃飯慢慢吞吞,我讓你吃快一點你沒聽見嗎?”

小編點評:家長還是忍不住將厭惡的態度表現了出來,你對寶寶冷嘲熱諷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反而會讓他很受傷呢。

6、嚷嚷型:對於寶寶的不合作,家長終於忍不住要情緒大爆發,大聲對寶寶嚷嚷“你怎麼總是不聽話!”

小編點評:對寶寶大喊大叫只會讓他既難堪又害怕,嚷嚷只會讓寶寶更多地關注你生氣的情感,而不是你要求他做的事情。事實上,父母越是溫和輕聲地說話,寶寶越是容易關注父母說的話。

本文源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或者轉發給更多的朋友~

寶寶不合作,或與你的言行有關

張旭鎧(阿鎧老師)是蒙迪教育的聯合創始人,是臺灣著名的感統專家,比較擅長幫助家長找到孩子的優勢並加以培養,倡導:“孩子輕鬆育兒,孩子快樂成長”。

如果您遇到了有關孩子成長的問題,可以來問問阿鎧老師,搜搜張旭鎧(阿鎧老師)關注一下吧!

搜索“請問阿鎧老師”,關注公眾號,裡面有你想要的育兒經哦!

搜索“張旭鎧-阿鎧老師”,關注微博,看看育兒專家每天都在做什麼,可以從中學著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哦!

寶寶不合作,或與你的言行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