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豬”和“觀音蛤”

若從聖入凡,示現種種雜類等,自為眾生,故聖人逆順皆得自在,一切業拘他不得。

——《達摩血脈論》

宋太平年間僧辨聰結夏五臺,恭敬一瘋癲老僧。辨聰去時老僧出一函,囑交薄荷,未言地址。一日過衛輝,見一群小兒呼薄荷。僧問薄荷何在。小兒指牆下所臥之豬。僧取書呼薄荷擲之,其豬人立,以兩蹄接而置口中,便立化。方知此豬乃菩薩所現。其屠所殺甚多,若其豬至薄荷前,則便任其宰殺,了不逃走叫呼,故其屠愛惜薄荷。凡欲殺豬,牽薄荷至其豬邊圍繞之,則直同殺死者一般,以故多年養而不殺。以其豬清潔,愛食薄荷,故以為名。初其僧受異僧之函而去,於途中思之,此函將投何所,乃私拆其封。大意謂,度眾生若得度脫,即當速返,免致久則迷失。僧異之,復為封訖,至是方知薄荷乃大菩薩也。

繞豬一匝,而群豬即證無生法忍。其威德神力,豈可思議乎哉?

又唐文宗喜食蛤,一日有一蛤堅合不開。帝親開之,中有肉身觀音大士像。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我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眾生應以豬身得度者,菩薩即現豬身而為說法”

“薄荷豬”和“觀音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