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受省政府督查激勵,成全省獲殊榮唯一縣市


溧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受省政府督查激勵,成全省獲殊榮唯一縣市

在溧陽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以及市美意田園行動指揮部的統籌協調下,溧陽市美意田園行動取得較好成績,圓滿完成年初目標任務。同時,溧陽市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勵,成為全省獲此殊榮的唯一縣市,第一批4個試點村被正式命名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統計顯示,按照年初任務表,五項行動全面實施到位。目前交通沿線整治、村莊環境整治、河塘整治、垃圾整治驗收完畢,達標率100%,零散墳整治達標率98%。同時,溧陽市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勵,成為全省獲此殊榮的唯一縣市,第一批4個試點村被正式命名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據介紹,溧陽市美意田園行動的做法完全遵照了問題導向原則,通過強化督查指導,嚴格考核驗收,使五項行動處處見成效出亮點。

取得的成效首先是面貌新。列入整治範圍的282個村莊全部進行了一輪大清掃,在此基礎上,對49個重點村進行了功能提升、特色打造,對87個一般村進行了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其次取得的成效是個性足。美意田園行動堅持不砌文化牆、不建圍牆、不刷白牆,綠化主打經濟花草樹木,鼓勵在庭院中種植蔬菜。立足村莊區域位置、歷史文化、特色風貌和田園景色,塑造了一批吸睛亮眼、個性十足的村莊。第三個成效是鄉愁濃。美意田園行動堅持重塑鄉村表情鄉村記憶,喚醒鄉愁喚起共鳴。一是用好老房子,南渡舊縣村利用老房子打造了農耕器具、豆腐製作老物件陳列館;竹簀鎮西湯村把廢棄房屋改造成“西湯驛站”,成為 1號公路沿線的休閒節點;社渚鎮“仙山崗驛站”也是利用老房子改造而成。二是保護老東西,對有歷史有年代的舊房子、大樹、古橋古井等加以嚴格保護,不準隨便砍樹,不準簡單拆除推倒,不準填沒池塘,不破壞原有的菜園菜地,最大限度地保護村莊的原始肌理。三是營造老味道,節點景觀、院牆花壇等建設,盡力利用廢舊磚瓦、舊農具、舊器物等,或是就地取材,使用石頭、竹子、木材等鄉土建材,還原鄉土味表達鄉土情,更多地喚起人們對鄉村的記憶和情感。成效顯著的還有產業興。行動想方設法把環境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為建設“精神煥發的農村、活力四射的農民、生機勃勃的農業”時時努力處處用心。南渡鎮慶豐村依託水稻種植,實施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竹簀鎮山窪裡村建設了100餘畝土地的特色農業示範園。溧城鎮趙村依託原有的番茄種植,在公路沿線規範打造番茄交易市場。中關村將在下沙仁村種植90畝多年宿根花卉,同時打造15畝集花卉、觀賞蔬菜、草藥等為一體的鄉戀花園。美意田園行動還鍛鍊了一支高效的工作隊伍。在行動中集聚了一批設計大師、部門骨幹、鎮村幹部、鄉村工匠、農民鄉賢、文藝人才,培育了一支各司其職、各顯神通、各展其才的鄉建隊伍,他們為美意田園凝聚心力、眾籌智慧。還有一批鄉村工匠、文化人士,都為美意田園奉獻了智慧和熱情。

據瞭解,美意田園行動下一步將走向“縱深”,首先是減量增效,由“散小差”邁向“強富美”。針對村莊集聚程度不夠,下一步將對全市村莊進行新一輪的規劃和佈局調整,並確定新一輪鄉村環境提升計劃,對規劃發展村進行一輪全面整治,提高村莊資源互補、統一發展和綜合治理的質量與效率。其次是鞏固成效,由“一時美”邁向“長久美”。堅持既做又管,通過加強督查考核,加強專業培訓,加強資金投入,全力鞏固美意田園整治成效,將重點整治村納入網格化管理,緊抓不懈確保整治工作有序常態化開展。最後是做大產業,由“看著美”邁向“能生金”。推動政府引導、資本參與、產業登臺。把集體經濟增長放在重要位置,著力提高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市場化與參與度,始終堅持村集體的利益回報,注重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勇於探索嘗試,力爭在宅基地的改造利用方面有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