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今天是母親節,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我跟Eric都非常喜歡的經典繪本——《逃家小兔》。

這本書出版於1942年,作者是美國圖畫書界的先驅性人物瑪格莉特·懷茲·布朗和克雷門·赫德。

整本書看上去只是小兔子和兔媽媽之間語言捉迷藏的小故事,卻有著讓孩子百看不厭的魔力。

問年幼的孩子為什麼如此喜歡,他們表達的也許只是簡單地說“就是喜歡”,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但從兒童心理學角度,我更傾向於一篇書評上所說的:“《逃家小兔》總是能讓年幼的小讀者感到一種安詳寧靜的愉快。因為幾乎每個幼小的孩子都曾經在遊戲中幻想過像小兔子一樣離開家,用這樣的方式來考驗媽媽對自己的愛,而這個小兔子的經歷就像他們自己的遊戲一樣,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妙不可言的安全感。”

好的繪本不只是能給予孩子安全感,更能給父母深刻啟示。這樣一本經典繪本自然更不例外。

在我看來,這樣一本繪本其實也闡釋了一個母親在育兒過程中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愛是守護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有一天,小兔子為驗證媽媽對自己的愛,於是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

兔媽媽沒有責怪,也沒有問為什麼,只是說“如果你跑了,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一句話體現了媽媽對孩子的無限的愛與包容!

接著,就開始了小兔子和媽媽之間奇特又歡樂的追逐。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如果你來追我,”小兔說,“我就要變成溪裡的小鱒魚,遊得遠遠的。”

“如果你變成溪裡的小鱒魚,”媽媽說,“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

當小兔子變成河裡的小鱒魚時,兔媽媽穿上長靴,一手拿魚簍一手拿魚竿,魚餌還是小兔子喜歡吃的胡蘿蔔,一心想把小兔子鉤上來。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小兔說,“我就要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讓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說,“我就變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如果你變成爬山的人,”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花,躲在花園裡。”

“如果你變成小花,”媽媽說,“我就變成園丁,我還是會找到你。”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如果你變成園丁,找到我了,”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

“如果你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媽媽說,“我就變成樹,好讓你飛回家。”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如果你變成樹,”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帆船,飄得遠遠的。”

“如果你變成小帆船,”媽媽說,“我就變成風,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從這幾段對話中,我們看到兔媽媽是多麼地愛小兔子,但同時也讓我們隱隱地感受到一種“控制”的愛。

父母愛孩子,為之計深遠。

我們不僅守護孩子,更會傾盡所有為他們鋪平道路。讓孩子能夠走“正確的路”,去“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優的教育”,上“最有用的興趣班”,甚至安排“最好的工作”。

我們都像兔媽媽一樣,即使小兔子有一天希望自己變成小帆船,媽媽也要變成風,將它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因為我們都“輸不起孩子的人生”!

然鵝,我們這種“全身心”的付出與守護,真的都是孩子想要的?希望的嗎?

孩子的人生真的是我們身為父母能夠守護一生的嗎?

父母用過度保護和控制來讓孩子做“正確的事”,也同時剝奪了他們體驗真實世界的機會,用當下有限的眼光去規劃孩子無限的未來,是不是也正在剪斷孩子的翅膀呢?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第二重境界:愛是成全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如果你變成風,把我吹走,”小兔說,“我就要變成馬戲團裡的空中飛人,飛得高高的。”

“如果你變成空中飛人,”媽媽說,“我就變成走鋼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媽媽依然那麼地愛小兔子,但這次她選擇了尊重與成全。

媽媽甚至“盛裝出席”、“全情投入”地與孩子肩並肩。“你想要變成空中飛人”,我就“變成走鋼索的人”。

《奇葩說》最佳辯手黃執中曾說過一句話我至今記得,“所謂完美人生,就是在任何時刻都擁有選擇權。”

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就是一種成全。

第三重境界:愛是等待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如果你變成走鋼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變成小男孩跑回家,”媽媽說,“我正好就是你媽媽,我會張開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讀到最後,我不禁再次問自己:媽媽的愛,到底是什麼?

兔媽媽的釋然與放下,讓小兔子不再逃跑,而是回家。媽媽在家裡,張開雙臂,等待她那生命給予的禮物。

我想,孩子也許更像一顆種子,父母不僅需要提供陽光、土壤、水分的客觀條件,定期捉蟲、施肥的用心栽培,更需要有一份靜待花開的耐心,尊重生命自己的成長規律,接納每一個個體本來的樣子。

最後,祝福我的媽媽,祝福我自己,以及所有愛孩子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在這個充滿愛的節日裡,Eric麻麻給大家準備了非常特別的禮物!

因為這份禮物真的非常非常棒!所以請容許我花一點時間給大家做一下介紹!

Eric 因為從小中英文繪本讀的比較多,古詩詞讀的並不是太多,以至於現在三歲半了,對古詩詞不太感冒。

五一節期間,Eric麻麻的一個好朋友送了Eric一份禮物——《詩歌奇緣》。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我們後面的旅途中,只要坐上車,或是登山,或在海邊,Eric都會主動要求我打開來給他聽,而且一路上還順便背了好幾首詩。

給大家先聽一首熟悉的《詠鵝》(進入公眾號可聽)

詠鵝大小星球樂隊 - 詩歌奇緣 穿越時空的經典詩歌

在這首詩歌裡,孩子可以聽到:

Ø 水塘的場景高度還原

Ø 歡快的R & B風格,節奏明快

Ø 豎琴演奏模仿水波,增加歌曲記憶點

Ø 合成器的特殊操作,模擬帶有音符的鵝的鳴叫

Ø 百老匯音樂劇式的童聲合唱

再來聽聽另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江南》(進入公眾號可聽)

江南大小星球樂隊 - 詩歌奇緣 穿越時空的經典詩樂

在這首詩歌裡,孩子可以聽到:

Ø 採樣自江南水鄉的流水聲

Ø 清晰明快的的鄉村音樂風格

Ø 魚嬉戲於水中的動態音效

Ø 旋律和舒伯特的一東一西相互呼應

Ø 愛爾蘭Fiddle風格的小提琴

Ø 滑棒吉他間奏模仿在水中游動的動態

Ø 童聲獨唱

從根據每首詩的意境勾勒聲音場景,到設計相應的聲音元素;從選擇相應的中西樂器,到用合成器嘗試不同的特殊聲音;從不同曲風的反覆挑選,到中西歌曲元素的呼應融合…

這,不止是單純的古詩詞的啟蒙,更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審美、對情景的想象以及對生活的感知力。

這是真正的匠心之作!

資深音樂人孫雷領銜打造 + 資深文學、教育專家上百次的鑽研 + 迪士尼動畫片的配音團隊+ 著名配音導演狄菲菲領聲 + 小王子繪本的插畫藝術家範薇為詩歌搭配水墨風詩意插畫

今天,Eric麻麻為大家爭取到的不止是這50首詩歌吟歌曲,更有搭配這50首詩歌對應的

50節詩歌文學課,讓孩子真正理解詩詞,學會思考,當他們未來說話、寫作、表達自己的時候,可以從詩歌的海洋裡信手拈來,化為己用。

除此之外還有18節詩歌音樂美學課,這套詩歌中融合了幾十種中西樂器,讓孩子們能感受中西樂器創作帶來的律動和旋律,故創作團隊特設18節課,揭秘中西樂器和音樂元素,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音樂素養。

《逃家小兔》折射出的三重母愛境界,你在哪一重?

50首古詩歌曲 + 50節詩歌文學課 + 18節詩歌音樂課

全套產品總價345元。

好了,不再多說,如果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可在公眾號WE親子繪本悅讀(再次強調是微信公眾號)後臺輸入關鍵詞“詩歌奇緣”參與母親節饋贈活動,免費贏取母親節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