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長的“就業力”、“就業率”之路 ---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

引言: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國之策。妥善解決好就業問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5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成立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通知稱,為進一步加強對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凝聚就業工作合力,更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於就業工作的重視。就業穩則人心穩、大局穩。就業涉及千家萬戶的生計,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步長製藥在不斷追求高質量發展目標過程中通過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培育人才,以中醫藥特色發展優勢促進就業,並擴大產業鏈,發展大健康產業,用自身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就業力”、“就業率”——陝西國際商貿學院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上世紀90年代,當改革的春風吹大地,步長事業揚帆起航,1996年,當步長銷售回款過億後,一個孕育已久的夙願湧上腦心通發明人趙步長教授的心頭——辦一所大學!這是根植於趙教授內心的強烈願望,對於趙教授來說,有兩點最初的原因推動著這個想法的實施,其一,趙教授曾在新疆阿勒泰地區衛生學校當了十餘年校長,鍾愛教育事業,堅信教育能讓貧困家庭的孩子通過學習擺脫貧困,通過辦學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強國富民;其二,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的成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鞏固、建設和發展培養了數以萬計優秀人才,基於這樣的啟示,企業要健康、穩定、持續發展,也要有自己的管理幹部和營銷隊伍,要有忠於企業的大批員工。於是,在1997年6月,趙步長、趙濤、趙超發起創辦的陝西國際商貿專修學院(現更名為陝西國際商貿學院,簡稱陝商院)掛牌成立並於當年招生,第一年就取得了招生300多名的好成績。

從創立至今,陝商院已經走過了二十幾年的風雨歷程,由最初300人規模、4個專業,砥礪前行,發展到今天上萬人規模,32個本科專業,18個高職專業,師資力量800餘人,涵蓋經濟學、文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形成了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行業產業需求,以藥為特色、以商為主幹的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在陝商院董事長趙超博士的領導下,2008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2015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7年獲批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單位。


步長的“就業力”、“就業率”之路 ---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

1\2:咸陽市科普教育基地--步長中藥標本館

3\4:省級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趙步長教授多年來對高等職業教育進行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密不可分,他提出了“就業力”、“就業率”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闡明瞭民辦高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提出“就業力”、“就業率”是民辦院校發展的關鍵之所在。就業率:檢驗高校人才培養標準。就業問題關係重大,牽動著廣大畢業生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係到社會穩定。就業率:是對學校辦學的檢驗,反映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陝商院創建之初,趙步長教授就向社會承諾:“講誠信:兌現學生安置協議,為畢業生和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並前往公證處做公證,保證所有學生安置就業。多年屆屆實現全額就業。

步長的“就業力”、“就業率”之路 ---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

歷屆畢業生安置公證書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就業創業工作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促進就業創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保障。紮實推進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

就業力,就是學生就業的能力。青年學生上高等職業學院,就是要在學習瞭解現代科學知識的同時,掌握一門或幾門實用專業技能,有了就業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業力是就業率的基礎,就業率靠就業力支撐。就業力強的學校就業率才能上升,才能穩定。建校二十餘年來,陝商院始終堅持校企結合、產學結合,注重培養複合型、實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逐步成為企業的骨幹力量。學院堅持與學生簽訂畢業安置協議,提高就業率,連續多屆萬名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為學院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就業競爭激烈的形勢下要提高就業率,還需採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才能實現。陝西國際商貿學院以就業為龍頭的成功做法,使學生在畢業當年就能找到工作。既解除了學生的就業壓力,也了卻了家長希望孩子自食其力的心願,學院自身不斷得到發展和壯大,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新時代、新教育——深度產教融合,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一方面,創業人才、專業人才、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選才單位難以選聘到符合其發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大批的高校畢業生又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企業 “用工荒”,對人才尤其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高漲,很多企業把目光轉向職業院校,不僅給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崗位,還找職業院校合作,對人才進行從“入口”到“出口”的全流程嵌入式培養,職業院校成了“香餑餑”。形勢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加強產教融合深度,培養應用型人才。

據此,陝西國際商貿學院董事長趙超博士進一步提出了新時代商院的發展模式——深度產教融合,是指校企雙方在師資匹配、人才培養、專業設計、教學模式、就業指導等方面展開的深度協同育人合作。企業辦學增強了學校的科研實力,同時增強了學校服務地方區域經濟能力與社會發展能力。趙超博士因其在高校發展中的新時代新教育理念,在2018“迴響中國”騰訊網年度教育盛典中獲評“2018年度教育領軍人物”。

學校牽頭組建了陝西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獲批陝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項目——陝西省中藥製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陝西省中藥製藥關鍵技術重點研究室等14個省廳級科研平臺。其中中藥綠色製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陝西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共享平臺、生物醫藥創新技術院士專家工作站這三個平臺均是陝西省首家民辦高校建立的科技平臺。

學校發揮企業辦學優勢,堅持“專業與職業的結合”、“教學與培訓相結合”、“實習與就業結合”,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的需求的適應性,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就業能力連年提升,一大批畢業生走向社會為地方行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得到上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和專家的高度評價,社會聲譽明顯提高。

步長製藥有十多個藥廠,十餘箇中藥種植基地,十二個事業部,與陝商院在學生就業實習培訓上開展戰略合作。2016年-2018年,僅步長體系就接收畢業生近800人,同時還利用業務網絡,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輻射其他行業企業。陝商院畢業生連年實現高比率就業,2016年-2018年三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達到90.62%、91.87%、92%,平均就業率達91.5%。用人單位普遍對陝商院學生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吃苦精神反應良好。大量事實證明,一大批從陝商院畢業的青年學子已經成為各自任職企業的骨幹力量,他們個人收入不菲,家庭脫貧致富。

步長的“就業力”、“就業率”之路 ---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

陝西國際商貿學院獲新華教育論壇“2017年度中國就業典型高校”殊榮


在趙超博士率領的專業教育團隊共同努力下,陝西國際商貿學院二十餘年來,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在校企結合、產學結合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辦學特色,受到國家教育部和政府相關部門的肯定和認可,也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認同,學院生源基礎穩定,就業質量、就業鞏固率都很高。

就業才是硬道理,較高的就業率是保證一所學校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是一所學校良性發展的根本。而較高的就業率取決於強大的就業力,強大的就業力取決於學校合理的專業設置,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較高的動手實踐能力,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校企結合辦學成功的模式為我國民辦高校教育的發展樹立了一個樣板、一面旗幟。

當前,學校正在按照“規範化、特色化、品牌化”三步走戰略,不斷夯實辦學實力,提高學校內涵,打造專業特色,積極推進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增強服務區域社會發展的能力,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科專業結構合理、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在國內高校中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的百年應用型大學。

以中醫藥產業大發展促進農業人口就業

近年來,國家層面不斷加大對中醫藥的扶持力度,《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均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健康產業涵蓋了第一、二、三產業。第一產業是中藥材種植;第二產業是中藥飲片生產,中成藥、康復用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診療設備等的製造;第三產業是養生保健、養老服務、中醫康復及文化產品等服務類。中醫藥對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等方面優勢明顯,可以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步長製藥積極響應國家戰略,作為醫藥龍頭企業,主動承擔責任,利用企業自身中醫藥發展特色和優勢,通過大量採購道地產區的原料藥材,在中藥材道地產區建立種植基地,積極培育中藥優勢產業,廣泛吸納勞動力轉移,形成常態化,實現農民創業就業增收,共同發展。

步長製藥98%的產品都是獨家專利中藥品種,每年需要大量的中藥材原料,而這些道地藥材通常生產於老少邊窮地方。步長製藥在多年發展中堅持固定在道地產區收購農民種植、採收、加工的原料藥材。步長製藥從創業之初到現在累計採購中藥材近100億元,近幾年,步長製藥旗下各藥廠每年採購中藥材原料突破10億元。大量的藥材需求,在藥材產區已形成規模化的穩定的大宗藥材種植、採收、加工、收購、儲存、運輸體系,解決了數量可觀的農業勞動力問題。

目前,步長製藥已在新疆、陝西、山東、甘肅等省區分別建立了紅花、黃精、丹參、黃芪、黨參、當歸等原料藥材基地。其中,丹參、紅花、黃精種植基地已通過了國家中藥材GAP認證。這些基地通過流轉土地,採購當地農戶的生產資料,當地農民在基地打工,給農戶提供種子種苗和技術培訓,促進當地藥農對於種植中藥材事業的堅定性和積極性,形成較為穩定的就業基礎。

步長的“就業力”、“就業率”之路 ---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

新疆紅花種植基地


企業不僅解決了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就業問題,還通過整合各方優勢資源開展走基層公益活動,一方面使因病致貧的農民儘快康復,重新就業,同時為邊、老、少、窮地區的道地藥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盡到應有的責任。如2016年“同心·共鑄中國心”甘孜行大型公益活動在甘孜州康定、道孚、雅江等10個縣(市)開展義診巡診、愛心捐助、健康講座等活動,在當時還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的黃璐琦院士支持下,共鑄中國心組委會在丹巴、瀘定,啟動了“中國健康好鄉村”建設,建立了野生中藥材保護撫育基地,開展了中藥材種植培訓,不僅提高了農民的種植技術,而且增強農民藥材質量意識,讓他們懂得如何合理保護和利用大自然賜福於他們的財富。

步長製藥除了大量採購中藥材使農民有持續的產業可做,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使不能外出打工的農民在家門口就業等措施外,還長期通過幫扶,授之以漁,使農戶在自己的家鄉發展產業,廣泛地解決就業。如在陝西石泉縣同慶村,自2012年起,步長製藥扶助完成了1.4公里產業路的修建,幫農戶建立標準羊圈,提供種羊,並進行培訓,發展當地的養殖產業;無償提供藥材種苗,並開展種植培訓,幫助他們建立了中藥種植產業。為有務工能力的勞動力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為村民創業就業打通了路徑,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持,為閒散勞動力提供了在家鄉就業的可持續發展致富前景。通過步長製藥多年來的扶持,當地在建設新農村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