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

《姚伯多造像記》刻於北魏太和20年(公元496年)。正書,高1.3米,厚0.3米,寬0.72米。1931年出土於耀州城東的漆水河。1936年遷置於陝西耀縣碑林,現藏於陝西耀縣博物館,與藥王山其它石刻一起,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

此碑四面刊刻,正面現留存共計624字。有碑陰,筆畫別具神采。此碑為道教造像記寫、用筆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書體楷中帶有隸意,形體結構與一般楷書、隸書有別,字形在大小、斜正方面變化十分豐富,顯得古樸、稚拙。拙中見巧,巧中寓拙,別具一格。刻石中許多行款不齊、大小參差的情況來看,似未曾書丹而直接用刀代筆刻在石上的,顯得非常自然諧調,是北朝書法的神品。于右任曾將此碑與《廣武將軍碑》、《慕容恩碑》一起推崇為“秦中三絕碑”。

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
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
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
有方有圓,有藏有露。楷中帶有隸~《姚伯多造像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