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羲之《黃庭經》質量的一點推測

#書法# 啟功說,“千奇百怪之黃庭經最開詐人之路”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王羲之之黃庭經經宋人多次翻刻,啟老認為這已經完全失去了原貌,這也是啟先生一貫倡導臨帖不臨碑的緣由。這就叫我們這些一直按照一些書法大家倡導的追求高古的人困惑不已。試想想古人有墨跡流傳下來的能有多少呢,別說魏晉了,就是明清的也恐怕不是太多吧。我們想學魏晉,怎麼辦?臨碑刻怕失原貌,臨墨跡沒有。我們換個角度想想,宋人的翻刻能流傳到今天,為何?想必宋的翻刻,甚至是當時的著名書法家的作品一定很多,但能流傳到今天的有多少呢,所謂大浪淘沙。我輩昏聵不識好歹,難道幾千年的那麼多火眼金睛的大書法家們也昏聵?為何不把這“開詐人之路”的禍患之物棄之,何也?能流傳下來的當自有其價值。

對王羲之《黃庭經》質量的一點推測


對王羲之《黃庭經》質量的一點推測


對王羲之《黃庭經》質量的一點推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