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養老院“老小孩”過得好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老年人年邁體弱,更需用心呵護。全省現有3314家養老機構、12萬餘名住院老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老人入住養老院要辦啥手續?住院老人生活安全咋保障?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疫情下養老院“老小孩”過得好嗎

老人入住需過“兩道關”

5月6日,鄭州市愛馨陽光城老年公寓,79歲的閆福順吃過早飯後,又和幾個老夥計一起喝茶聊天。受疫情影響,回家過年的閆福順直到“五一”前才回到老年公寓,而往年他農曆正月初六就能返院。

為保護老人安全,1月26日,全省養老機構開啟封閉管理,回家過年的老人春節後暫不能返院。直到4月中旬,省民政廳下發通知,推動全省養老服務業安全有序復產復工。其中,對符合全面恢復服務條件的養老機構,報請當地聯防聯控指揮部同意後可開放服務。

鄭州市愛馨陽光城老年公寓院長陳叢琳介紹,老年公寓按照要求制定了“常態化防控方案”,建起了核酸檢測和入住觀察“兩道防線”。即在老年公寓開闢獨立觀察區域,設置75個房間,返院和新入院的老人統一進行核酸檢測後,在觀察區域居住滿14天,無相關症狀才能返回老人集中生活區。

因老人行動不便,鄭州市二七區民政部門帶領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來到老年公寓,分兩次為60名返院老人進行核酸檢測。4月15日,閆福順提前1個小時就來到老年公寓門口排隊,第一個接受了全流程檢測。“目前閆福順等60名老人已結束觀察,返回集中生活區域居住。”陳叢琳說。

記者瞭解到,目前全省各地養老機構已有序恢復服務,鶴壁、鄭州、許昌、新鄉、平頂山等市,還通過出臺扶持政策、對返院老人免費進行核酸檢測、購置防控物資等方式,幫助養老機構渡過難關。

隔著大門訴“相思”

老人由工作人員陪著,在大門內側,家屬提著大包小包,站在大門外,雙方隔著大門訴起了思念之情……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滎陽和佑尊長園門口每天探視老人的家屬絡繹不絕。

“雖然院內設立了觀察區,恢復接受老人入住的服務。但老人是易感人群,正常生活區域內繼續採取‘嚴管’方式,暫不允許探視。”滎陽和佑尊長園負責人王翀介紹,家屬送來的物品統一放到大門口收納箱中,工作人員消毒後,再轉送到老人手中。

“老年人免疫力比較低,封閉管理也是為老人好,我們都能夠理解。”鄭州市一位前來探望老人的王女士說,養老院封閉管理期間,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經常和老人視頻通話、電話溝通,實現“隔空團聚”,但能夠實地見面,老人高興,家人也放心。

和佑尊長園目前入住近200名老人,大多為失能、失聰和失語老人。家屬探望時總是表達著擔心,工作人員是否按時給老人洗澡、給老人餵飯、帶老人曬太陽等。王翀表示,考慮到老人和家屬的心理需求,養老院正積極設置獨立的設接待室,方便家屬進入探望,“屆時家屬可以預約,在限定時間、限定路線和限定區域探視,老人和家屬之間有桌子隔開,保持兩米的距離。

變著花樣“哄”老人

疫情下養老院“老小孩”過得好嗎

小鼓敲起來,小品演起來,交誼舞跳起來……中原晚晴養老服務中心大廳內,老人們踏著輕快的節奏又唱又跳。看到養老院發來的歡樂視頻,入住老人的家屬也都開心地笑了。

養老院實行封閉管理,長時間見不到家人,老人容易產生煩躁、易怒的情緒。中原晚晴養老服務中心院長馬會芹和護理人員每天都會在大廳組織文娛活動,或陪老人看電視,或給老人按摩、聊天,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緩解老人思家之情。“老小孩,老小孩,老人的開心都是‘哄’出來的。”馬會芹說。

非常時期,老人們提高免疫力至關重要。中原晚晴養老服務中心的廚師,專門根據老年人的營養需求和特點,制定了營養食譜,每天不重樣,既要軟、爛、淡,還要色、香、味。“我們變著花樣讓老人吃好,吃得更健康。”馬會芹說。

自封閉管理以來,馬會芹和護理人員吃住在養老院,給住院老人發口罩、量體溫、量血壓,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用心為老人提供溫暖服務。“看著老人們都安全,收到家屬送來的感謝信,心裡比吃了蜜都甜。”馬會芹說,疫情還未結束,會繼續堅守崗位,為老人築起健康安全的防線。

編輯:張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