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著名的剛直不阿、清正廉潔的代表人物,那就是北宋時期的包拯和大明朝的海瑞。包拯以公正執法、不畏強權、不徇私情、廉潔奉公而揚名四海,號稱“包青天”,千百年來是老百姓心目中清官的代表人物,在民間,包拯就是位神一般的人物,有許多的傳說、軼事流傳至今。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包拯(999——1062),子希仁,廬州肥東縣人,1027年中進士,累遷至監察御史。曾向朝廷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又改任知諫院使,多次不畏強權、彈劾權貴。曾在大殿上因與皇帝發生爭執,噴了仁宗一臉唾沫星子。後被授予龍圖閣直學士,轉任河北都轉運使。再入朝歷任權知開封府尹、權知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又因面黑,鐵面無私,被權貴戲稱為“包黑子”。嘉佑七年,包拯逝世,享年64歲,宋仁宗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民間多認為包拯是天上奎星轉世,因此能斷案如神,傳說他每遇冤假錯案難以斷明時,都會臥床假寐,靈魂卻離開肉身去陰間找閻王對證,從而成為斷案能手,幾乎無案不破。當然,這只是傳說,代表了老百姓最美好的願望。事實上,包拯代理(權知)開封府尹僅僅一年,又能替老百姓斷多少案子呢!他主要的功績也可以說是特點是敢於彈劾權貴,甚至皇帝他也敢當面怒訴,還有就是嚴格執法,不管是什麼人(哪怕是駙馬)犯了法,落到包拯手裡,他是毫不客氣,該打的打、該鍘的鍘,連皇帝講情也不準。至於替老百姓申冤,那倒是沒有多少。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我們今天暫不討論包拯的破案能力,只研討一下他的廉潔問題,公正必須廉潔,沒有廉潔也談不上公正。包拯是清官,自然是廉潔自律的好官,那麼問題來了,包拯為什麼沒有貪汙受賄呢?真的是他的思想覺悟高、品質情操佳嗎?答案是你可能想不到!因為包拯沒必要貪汙受賄!他的收入放在今天,就是年收入超千萬的超級富豪,說他是家財萬貫一點也不過分,假如換作是你,你會貪汙受賄嗎?也不會。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包拯的收入狀況,看看這位傳奇人物的收入到底幾何。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大家都知道,大宋朝經濟繁榮,工商業發達,社會生產力空前絕後,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朝代,遺傳下來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朝繁榮富強的真實寫照。普通老百姓家裡也是小康生活,不信請看武大郎,一個賣炊餅的就可以買下一座二層小樓送給小潘居住。朝廷國庫裡的錢多到花不完,串錢的繩子時間長都爛了。國家有錢了,官員的待遇自然差不了,再加上王安石變法給朝廷帶來的巨大利益,北宋實在是一個富裕到流油的王朝。前幾年南海海底發現的一艘沉船上,裝有大量的錢幣、瓷器,這是條南宋時期做外貿的商船,這都佐證了兩宋時期繁華富裕的盛世程度,不亞於今天的京滬廣深。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包拯時期的社會制度是高薪養廉,當官的收入高到你懷疑人生,我們來看一下包拯做開封府尹時的具體收入:每月糧30石,柴60捆,公錢1500貫,地20傾(2000畝),這2000畝地包拯是租出去的(他也沒時間種),然後坐收租金,請注意,這2千畝地是不用繳納稅賦的,算是朝廷給他的福利。這樣算下來,包拯一年的收入是:360石糧,720捆柴,18000貫錢,再加兩千畝地的租金。另外,包拯的龍圖閣直學士身份也有額外收入,是公錢1656貫,46匹絹,100兩棉。兩千畝地的年租金約為2000石,還有府尹每月的添頭(補助)100貫,冬天還有15秤的木炭免費供應。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宋朝一貫是1000文錢,也就是一千個制錢,折算成現在的現金,一貫約摺合人民幣650元。這樣一算,包拯的所有年收入加起來,折算成現在約為人民幣1368萬元!怎麼樣,吃驚不?如果讓你來當這個官,每年有1368萬元的工資收入,你還會去貪汙嗎?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當然,這是當時的制度決定的,也不是包拯一個人這樣,朝廷所有的官員都有很高的薪水,包括著名的宰相寇準,他的奢侈豪華、揮霍無度遠超包拯。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建立在國家有錢的前提下。所有終宋一朝,腐敗的現象很少,這都是高薪養廉帶來的成效。再想想明朝的官員,那真叫一個慘字了得,俸祿低的嚇人(七品縣令一年才60兩銀子,別的什麼也沒有),每月五兩銀子對於普通人家還能過得去,但縣令是一大家子,包括夫人孩子、傭人、丫鬟、門衛、賬房以及燒火做飯的下人等等,縣令的工資根本就養活不了一家人。所以大明朝官員大都貪汙受賄,朱元璋制定嚇死人的酷刑(剝皮抽筋),也阻擋不了官員們前腐後繼的步伐。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當然,高薪養廉這個道理朱元璋也懂,無奈明朝窮,沒有錢來高薪養活大批的朝廷命官,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朱元璋窮苦人出身,本身就仇富(幾乎到了變態的程度),他極端痛恨為富不仁的有錢人,哪怕沈萬三奉獻了那麼多的錢給朝廷,也被他找理由殺掉了。朱元璋還令江浙一帶富裕地區繳納三倍的稅賦,因此他也給官員制定了極低的俸祿和極苛刻的懲罰措施,官員貪汙60兩銀子就殺頭,而且老百姓有權將貪官直接扭送到上級衙門受審。據統計,朱元璋在位31年,殺了15萬貪官,但即便比如,大明朝的貪腐現象一直不斷,直到崇禎時期明朝將亡也沒有改觀。

包拯一生清正廉潔,他為什麼不貪汙?因為沒必要!

因此,海瑞沒法跟包拯比,海瑞是真窮,給母親祝壽上街買點肉也要借錢。海瑞去世後,餘財連棺材也買不起,是同事與好友湊錢給海瑞料理了後事。這樣一比,包拯比海瑞就幸福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