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髒話不斷?家長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開口說話爸爸媽媽都會很開心,但是在寶寶們成長的過程裡,往往會許多的“意外”出現,比如在寶寶三歲左右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叛逆期。

在這個階段裡,他們開始想要自己做主,又比如0-3歲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們要是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說髒話了,別擔心,這是孩子在長大。

3歲孩子髒話不斷?家長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鄰居天天是一個乖巧的男孩兒,喜歡運動,熱愛跳舞,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男孩兒,卻在最近這段時間裡,經常會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出現一些不太好的行為,例如他會突然的對小夥伴說“你真是豬一樣”,媽媽聽了驚訝不已,竟不知道怎麼回應孩子。

除此以外,天天還喜歡在生氣的時候說一些不好的話,像“豬頭臉”、“大笨豬”等,都會成為天天的口頭禪。尤其是在與他人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孩子這樣說話讓人非常尷尬,寶媽訓斥了孩子好幾次都沒有用。

孩子莫名其妙的說話,家長會自然的認為這是他學壞了,其實不然。3歲孩子髒話不斷,並非孩子不乖,在外頭和別的小朋友學壞了,這可能是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到了。

一、什麼是孩子的“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指的是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也就是在3歲左右的時候,會在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後,喜歡不分場合的使用,越是被制止孩子就越喜歡這樣做。

3歲孩子髒話不斷?家長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的出現預示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等到過了這個時期,孩子的詛咒心理會逐漸減少,慢慢地恢復正常。

有關學者將兒童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在這個敏感期裡,孩子最典型的一個行為就是“罵人”。

當孩子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話能夠像利劍一樣刺傷別人時,就會使用強而有力的語言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觀察別人的反應。

這就是為什麼在詛咒敏感期裡,孩子會肆無忌憚的使用那些聽起來不怎麼好,但是卻非常有力量的話。

二、為什麼這個時間段的孩子“髒話”脫口而出

1、 習慣性模仿

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也曾說過:孩子說髒話,其實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一句髒話當時對於小孩子來說,沒有什麼作為禁忌語的特殊意義。他們以後才會逐漸瞭解到這些話犯了社會禁忌。

3歲孩子髒話不斷?家長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生活裡孩子有非常多的條件可以接觸這些東西,比如爸爸媽媽的吵架,影視作品裡的話語等。所以,他們說髒話很可能是出於習慣性的模仿。

2、 提高存在感

孩子為什麼要在一些情況下使用這些聽起來比較汙穢,明知道不太的詞語呢?

因為他們想要獲得關注。孩子在成長中非常注重語言的作用帶來的效果,也就是對方的反應,當自己被家人、朋友忽視的時候,他們就容易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存在感,這是孩子內心有意識的在試探。

3、 無意識的表達

生活中的語言會變成一個個顆粒存放在孩子的腦海裡,當語言功能發展的並不完全時,他們會無意識的把腦海裡的詞彙、語句說出來。

而對於詛咒敏感期的寶寶們來說,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可是表達和理解能力尚且需要提高,因而有的時候他們出口成“髒”也可能是一種無意識的表達。

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到來,是因為兒童發現了語言中的力量,他們享受於對這些力量的青睞。所以,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很重要。

3歲孩子髒話不斷?家長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1、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的影響對孩子來說是最為直接而有力的,這是因為孩子的成長除了外界的環境,那麼一切構成的要素都在自己所處的整個家庭裡。

家庭成員的姿態心理,行為等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就比如家長們吵架。

孩子聽到、看到家長們之間在溝通的時候運用了一些不太好的詞彙,會作出不一樣的反應,那麼他會自動的學習該詞彙。

所以家長們想要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的話,家長少說,彼此之間不吵架,營造良好的家庭成長氛圍,這很重要。

2、 正面管教

孩子說髒話了怎麼辦呢?正如家長們所知道的那樣,孩子其實是在享受汙穢語言帶來的力量感,它可能是一種信服,也可能是一種屈從。

總而言之,當孩子們自豪的運用這些語言時,他們的內心是能夠得到滿足,並且非常得意的。

3歲孩子髒話不斷?家長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站出來,制止孩子的行為,拒絕這種扭曲的心理,家長們可以直接告訴孩子說髒話是不對的,這樣的小朋友容易被人討厭,並且那樣的話很容易傷害別人,將心比心,孩子肯定也不希望自己被同樣的方式對待。正面管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問題所在,能夠順利度過詛咒敏感期。

3、 正確看待說髒話行為,不貼標籤

一聽到自己的寶寶說一些不太好的話,寶媽們就緊張的不得了,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沒出息了?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和誰學壞了?是不是寶寶從此就成為一個別人眼裡的差等生了?

錯了,家長們應該知道,孩子的詛咒行為是暫時的,並且它不會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家長越是覺得孩子就這樣了,沒有用了,他就越容易受到負面影響、負面引導,朝著這種標籤的方向發展,而且家長越指責孩子越愛說,最後反而不利於家長們引導孩子。

因此,在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正確看待他的這種行為,不要隨便的給孩子貼標籤。

3歲孩子髒話不斷?家長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寶寶孩子髒話不斷,家長要巧妙引導,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才能真的陪伴孩子一同成長。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呵護寶寶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