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改變全球存儲芯片市場格局

記者 | 彭新

SK海力士今日表示,將以90億美元全額現金收購英特爾的固態硬盤 (SSD)、NAND閃存、晶圓業務以及其於中國大連的NAND閃存製造工廠。同時,英特爾僅保留傲騰內存業務,以專注於高端存儲技術的發展。

SK海力士是全球第二大存儲芯片製造商,SK海力士主要客戶為蘋果與華為,過去在DRAM內存市佔上僅次於三星電子,NAND高速緩存市場則僅居第四。

該公司稱此次交易案將分兩階段付款,第一階段70億美元有望於2021年底前支付,第二階段的20億美元將於2025年3月前支付完畢。

SK海力士此次收購將提升其在存儲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在NAND閃存領域,SK海力士在2019年排名全球第五。三星在NAND市場所佔份額為35.9%,佔據榜首,SK海力士和英特爾分佔9.9%和9.5%。預計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業務後,市佔率將提升至20%,趕超鎧俠躍升至全球第二,企業用SSD市場更有望趕超三星位居全球榜首。

目英特爾內存存儲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針對工作數據的英特爾傲騰技術產品,可以提供高性能、低延時的解決方案;一類是針對大容量數據的QLC 3D NAND解決方案,使得用戶可以藉助更低成本的閃存,獲得超越傳統硬盤的性能,並滿足當前大容量存儲的數據需求。英特爾生產的NAND閃存主要用於SSD硬盤、U盤等產品。

在英特爾,SSD存儲芯片業務歸屬非易失性存儲解決方案事業部(NSG),傲騰持久內存則屬於銷售服務器芯片的數據平臺事業部(DPG)。根據英特爾財報,英特爾NSG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7億美元,同比增長76%。NSG負責閃存和存儲器的銷售,例如傲騰SSD、3D NAND SSD等產品,業績提升主要是因為NAND和傲騰需求增長。

然而,NAND閃存因供給過剩於2018價格大跌,導致英特爾該業務營收不如預期。英特爾的首席財務官George Davis曾在3月財報會議上表示,儘管5G與雲端計算帶動NAND閃存持續成長,但英特爾卻“無法從中獲得預期的獲利”。

市場分析,英特爾在出售基帶芯片業務後,再次出售另一項非核心業務,將有助於把重心放在更重要的半導體制程技術方面。此前,由於英特爾的7納米制程延期,進度遠落後於臺積電等競爭對手,這也使得股價今年來下跌8%,遠不如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約30%。

半導體市場研調機構集邦科技表示,受益於新冠肺炎帶出的居家辦公新趨勢,企業對計算機與服務器需求大幅提升, NAND閃存今年第二季出現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