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她應該是被寫入教科書的女子

中國古代有許多偉大的母親,她們有的深明大義,俠膽忠義,有的教子有方,受人敬仰如孟母“三遷擇鄰,斷機教子”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然而有一位偉大的女性,也許她的名字沒有孟母和岳母她們聲名量赫,但她卻成績斐然,功德無量。她就是蘇洵之妻,蘇軾、蘇轍之母程夫人(也叫蘇母)。

歷數中國文壇,蘇家三父子絕對是不可忽視的璀璨明珠。“三蘇”無論是在文學,政治,以及儒學,書法等多個方面,都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寒往暑來,珠流璧轉,歷史銘記了三蘇父子的才華及貢獻,似乎卻忽略了他們背後那個默默無聞的女人——程夫人。

三蘇父子成為一代文豪,程夫人功不可沒。司馬光為她寫《墓誌銘》說:“貧不以汙其夫之名,富不以為其子之累;知力學,可以顯其門,而直道,可以榮於世,勉夫教子,不愧為古代一賢母。” 可見,程夫人功德無量。現今,有人把她和孟母、岳母並稱為中國歷史上的三大賢母。

程夫人(1010-1057年) ,眉州青神(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人,生於1010年,比蘇洵小一歲,程家為眉州望族,據說還是眉州首富。程夫人的祖父、父親和兄長全部在朝為官,在寬綽的家庭中長大,是妥妥的千金小姐,自幼熟讀詩書,深知禮儀。十八歲嫁給蘇洵,蘇家亦為當地望族,但當時極貧。蘇洵也不過是一屆失意書生,而且還是個不知自強和上進的書生。

“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她應該是被寫入教科書的女子

三蘇祠雕塑:左為程夫人


勉夫發奮

蘇洵年輕的時候,性子野,東西遊蕩不好學,考功名屢試不中。程夫人從不像別人那樣冷眼對他,反而儘量去理解,關心,支持他。她覺得蘇洵本身天資過人,有獨立個性,並非"不學"。蘇洵看著程夫人為蘇家操持勞累,教育子女盡心盡力,卻能安貧守志,"甘此蔬糲",深為感動。他對程夫人說:"吾自視,今猶可學,然家待我而生,學且廢生,奈何!"如果自己要靜下來,一心一意的學習,可家中的生計又靠誰呢?程夫人盼望丈夫"迷途知返"的這天終於到來了,"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只要你立志苦讀,家庭生計的事我來擔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蘇洵從此杜門謝客,發奮讀書,最終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於是便有了三字經裡“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蘇洵的成就與程夫人對他的勉勵和無私的奉獻是分不開的。"勉夫教子,底於光大"這是司馬光對她的最高評價。為了養家活口,程夫人把自己的嫁妝、首飾都賣了,在眉山城南紗縠行租了鋪面(這個宅子就是三蘇祠的源頭),開始經營布匹生意。因程夫人治家有方,蘇家漸漸富裕起來。

“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她應該是被寫入教科書的女子


“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她應該是被寫入教科書的女子

三蘇祠

慈母教子

程夫人不僅勉勵丈夫上進,而且對蘇氏兄弟精心撫養教育,諄諄教誨,鼓勵他們"奮厲有當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蘇門,也不悔於國家。"她非常注重對孩子的人格培養。蘇軾好動,頭腦敏捷,卻虎頭蛇尾;蘇轍好靜,做事往往持之以恆。現在看來,蘇轍就是“天使寶寶”,而蘇軾就是“熊孩子”。程夫人懂得因材施教,為蘇軾設定了一套“特殊教育”。為了讓蘇軾出去浮躁,程氏讓他進行書法訓練:每天抄《史記》、《漢書》等古書。雖然看起來無聊,但蘇軾卻在其中找到了樂趣。

“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她應該是被寫入教科書的女子

程夫人教子


“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她應該是被寫入教科書的女子

程夫人教子

程夫人教子,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有一天,程夫人給蘇軾兄弟講東漢史《範滂傳》,東漢末年的桓帝和靈帝時代,宦官把持朝政,貪汙賄賂,結黨營私,草菅人命。當時有位官吏叫範滂,他是個敦厚質樸、遜讓節儉很有學問的人,而且為官清正,很有膽識和才幹。他因同情百姓疾苦,抨擊奸黨豪強而遭到誣諂,他憤慨地長嘆道:"古人循善,自求多福;我今循善,身陷大戮。若我死後,願將我埋首陽山側,上不負皇天,下不愧夷齊。"範滂在臨刑前,去向母親告別,他對母親說:"母親,弟弟仲博是個孝順的兒子,可以盡瞻養母親的責任,兒今天要離開你了,望您老人家不要過分悲傷。"範母擦乾眼淚對兒子說:"你今天得到的是與李膺,杜密一樣的好名聲,我還有什麼悲傷的呢?名譽與長壽,二者何必一定要兼顧呢?"程夫人講到這裡,不覺"慨然嘆息",她敬重剛正不阿的範滂,更敬重平凡而有骨氣的範母。蘇軾聽到這裡,忍不住地撲到母親懷裡,激動地說:"母親,我長大了要做範滂那樣的人,你允許嗎?"程夫人感動不已,對蘇軾說:"如果你能做範滂那樣的人,我難道就不能做範滂母親那樣的人嗎?"

範滂只是一個例子。程夫人讀書、教子的過程中,當還有不少範滂這樣的例子。蘇軾兄弟有這樣的母親教導,日後成為堅韌不拔的鬥士,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件事情也能看出程夫人的“志節不群”,以及“通古今”“知治亂得失之故”。這樣的品位,的確非一般知識階層的婦人可比。即便是有文化的男性,也未必有這樣的品位。

當然,程夫人教子,並不滿足於書本知識的教育,而是抓住生活中一切對於子女教育有利的事情,並用自身言行,做出表率,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蘇軾曾記錄過母親兩件事,其一是“不發宿藏”,其二是“不殘鳥雀”。兩件事足以看到一個普通婦女的偉大之處,也足以看到程夫人對蘇軾的影響。

蘇軾在《記先夫人不殘鳥雀》一文和《異鵲》詩中記敘到:小時候自家的書房、院落中,竹柏叢生,雜花滿院。美麗的桐花鳳鳥三三兩兩飛聚於桐樹上,與主人和睦相處,巢穴低得可隨手拿到。鄰里鄉親見狀,驚歎不已。有一天,家中的一隻軾兄弟的救護下,小鳥也未能倖免。蘇軾手捧血淋淋的小鳥不知所措。小夥伴中有的吵著要烤來吃。這時,程夫人來了,當問明情況,便教育他們說,做人要有仁愛寬厚之心。這件事讓蘇軾終身難忘。

程夫人不殘鳥雀的“性仁”之舉深深影響著蘇軾兄弟,讓他們自小就培養起仁愛之心。

他們尊敬老人,友愛兄弟,與人為善。在幾十年的為官生涯中,蘇軾兄弟處處以民為本,無論是在仕途順利之時還是貶謫落難之際,他們都極盡自己所能,為民謀利,為民做好事,宅心仁厚。

另一件事,家裡搬進紗縠行新居不久,便發現前人窯藏的一花貓捕著了一隻漂亮的桐花鳳,可憐的小鳥在貓的利爪下拼命掙扎著,發出淒厲的叫聲。雖然在蘇壇金銀,這意外之財對一般人來講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可程夫人卻叫人重新埋好,並把土夯得嚴嚴實實。並用此事教育啟發蘇軾兄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非份之財,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這是做人的準則。這在蘇軾《記先夫人不發宿藏》中曾提到。

“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她應該是被寫入教科書的女子

正在看書的程夫人


將近20年時光,程夫人從一位大家閨秀,到勇於擔當的好妻子,好母親,穿戴變樸實了,散發出的光輝卻更耀眼了。兩個孩子漸漸長大,落得一表人才,蘇洵的仕途之路也有了起色。

程氏看似是個“小女人”,但她胸中有丘壑。

她放得下,不矜於自己的身份,不驕於孃家地位。

她拿得起,在需要承擔的時候,毅然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她看得遠,不會拘於眼前的得失,對家人始終相信與鼓勵。

俗話說:“家有賢妻,勝過萬畝良田”。程夫人,用她的胸襟與格局,為文壇培養出三位傑出的人物,也為一個家族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