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前世今生—西安

這是城市歷史系列的第三期喲。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

這就是那個“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繁華似錦,井然有序的長安。

這也是那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四方來賀,八方來朝的長安。

這還是那個“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花團錦簇,富貴迷人的長安。

夢迴長安盛世。

且聽我娓娓道來。

一座城的前世今生—西安


1.遠古時期

西安的悠久歷史,從一開始就有體現。

100多萬年以前,古人類就在這裡聚集,那是舊石器時代藍天猿人。

7000多年前,這裡已經有了城市的雛形,那是新時期時代的半坡先民。

這裡存在著我國最早的城市遺址。

2.建城

周文王修建豐京,周武王修建鎬京,合為豐鎬。

豐鎬是西周之都,是西安之始,也是西安為都之始。

建城即作為都城,這昭示著西安命定的職責,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中,綻放耀目之光。

3.長盛久興

秦朝定都於此,名為咸陽,建造阿房宮,為西安留下了 “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

漢朝定都於此,立名長安,寓意“長治久安”,建造了長樂宮、未央宮,塑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大都市,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隋朝定都於此,修建新城大興。

唐朝定都於此,建造大明宮,宮城與現在的西安市可以完全重合,佈局嚴謹,規劃政企,嚴格遵守左右對稱原則,盡顯恢弘霸氣,是我國建築史、城市史上里程碑式的閃耀明珠。

大唐盛世,為中國留下了無數瑰寶,也為西安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長安夢”。

一座城的前世今生—西安


4.安然

唐朝之後,隨著我國疆域擴展,江南一地經濟的逐漸崛起。

政治中心發生轉移,洛陽、北京相繼成為後續王朝選定的都城。

西安就這樣靜靜地安然地發展。

明朝起,正式形成西安之名。

5.現在

西安已經成為一個綜合發展,古今交融的美麗都市。

她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

人文教育氣氛濃厚,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響噹噹的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是無數學習嚮往的校園。

西安是信息化建設領先都市,西安郵政為全國六大通信中心之一,已實現光纖、數字微波、衛星、程控交換、數據與多媒體覆蓋全市城鄉。

同時西安還擁有全國四大IDC樞紐之一的西部數據中心。

6.非物質文化遺產

秦腔,又稱亂彈、“梆子腔”,古老而豐富的唱腔,承載著歷史與人文積澱。

形成於秦朝,歷經漢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的精進、成熟、廣泛傳播,幾經衍變,蔚為大觀。

7.文化遺產

悠久的歷史為西安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兵馬俑。

周、秦、漢、唐四大古都遺址。

歷朝歷代王陵帝墓72座。

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古城牆。

熱愛歷史的你在西安,會目不暇接,而對西安的人們而言。

歷史隨處可見。

一座城的前世今生—西安


8.推薦

總感覺,每每來到一座城市,博物館是必須要去的地方。

在西安,尤為如此。

陝西曆史博物館素有“華夏珍寶庫”之稱。

如果有時間,如果有機會。

手捧書本,慢慢瀏覽。

悉心琢磨,感受歷史。

那一件件歷史所饋贈的寶物背後,都記載著千古興亡,愛恨離愁。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多麼想要長久地停留在西安城,一日可不夠。

這座魅力之都,這座美食之都,這座歷史之都,這座科教之都,吸引著源源不斷的人們,來到這裡,感受這裡,愛上這裡。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歷史交替,夢迴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