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董事長唐國宏:搶抓機遇深耕煤氣化技術-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報記者 楊潔

“一般而言,搞工程的缺乏核心技術,有核心技術的又不懂工程設計,我們成功地將其融合在一起。”航天工程董事長唐國宏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煤氣化是排汙最低、效率最高的煤炭清潔利用方式,在國家能源戰略發展規劃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我國環保政策越發嚴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勢在必行。

在中國證券報舉辦的第22屆上市公司金牛獎頒獎典禮上,航天工程董事長唐國宏獲得2019年度金牛企業領袖獎。航天工程是國內粉煤氣化技術領導企業。公司以航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為核心,專業從事煤氣化技術及關鍵設備的研發、工程設計、技術服務、設備成套供應及工程總承包業務。

煤炭高效潔淨利用

中國證券報: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如何?

唐國宏:疫情對行業影響較大。我們籤的一些合同因疫情管控、人員難以及時到場等因素,開展工作受到影響,成本也有所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預計今年業績仍能保持與去年同一水平甚至略好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中國證券報:“十四五”期間煤炭經濟尤其是煤化工行業前景怎麼判斷?

唐國宏:煤化工的基本面沒有變化。全世界煤炭儲量大約是石油儲量的6.3倍,煤是一個很好的資源。我們國家缺油、少氣、富煤,用煤代替石油和天然氣是國家級能源戰略。這種狀況“十四五”期間乃至更長時間不會改變。

煤炭的用處多,我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動力、化肥、熱能來自煤炭,但煤炭高效、潔淨利用率遠遠不夠。要實現煤炭高效潔淨利用,煤氣化是重要途徑。煤氣化技術是把煤炭變成氫氣和一氧化碳,其他汙染物在氣化過程中處理掉。煤氣化技術是清潔能源技術,符合當前的環保要求及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會往這個方向走。這是我們的基本判斷。

創新讓我們興奮

中國證券報:公司發佈的“航天爐無煙粉煤清潔高效轉化技術”有何意義?

唐國宏:煤分為三類,無煙煤、煙煤、褐煤。無煙煤屬於煤化程度最高的煤,含碳量90%以上,就像一塊石頭,比較難氣化。無煙煤主要用於制化肥和制甲醇。以往只能使用傳統的固定床技術,利用效率低、汙染物環保處理難度大。我們發佈的這套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無煙煤清潔高效氣化難題,並在晉煤集團華昱高硫煤潔淨利用化電熱一體化示範項目一期年產百萬噸甲醇工程中成功使用,給煤化工企業和當地無煙煤企業帶來很大效益。

中國證券報:後續公司如何持續創新驅動,提高技術壁壘?

唐國宏:如何保證技術持續領先,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一方面要持續加大資金和資源投入,另一方面要擴大合作,與股東、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產業鏈夥伴展開廣泛深入合作。此外,要加大激勵獎勵力度,幫助科研人員承擔研發創新風險。

我們擁有的一些優勢同行無法比擬。大股東是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其技術專業全面,旗下擁有十多家研究所。一些技術方面的難題,我們可以與股東合作來解決。航天人的骨子裡就是創新,創新讓我們興奮。

煤制氫是現實途徑

中國證券報:公司在氫能方面有何規劃和佈局?

唐國宏:現在氫能處在風口,其實並不是新事物。最早利用氫能的是航天系統,火箭發動機用的就是液氫液氧,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氫能製備、儲存、運輸等方面的經驗。

氫的來源主要有三條路徑,電解水、天然氣制氫、煤制氫。從成本角度看,天然氣制氫的價格比煤制氫高一倍,而電解水大約比天然氣制氫高一倍。

我們認為最適合提供氫來源可能是煤制氫。電解水制氫太貴,而天然氣少煤多,煤制氫是最現實的途徑。我們的煤氣化技術就是把煤變成氫氣及一氧化碳。但這些氫氣屬於原料氫,需要提純到燃料氫。我們正在研究煤基的氫氣製備和提純技術。

我們計劃在滄州建立中試實驗基地,首先給園區供氫氣。另外投資設立了氫能公司,在條件具備情況下,為整個京津冀地區氫能佈局提供基礎保障。

中國證券報:公司如何開拓海外市場?

唐國宏:我們的國際化戰略剛剛開始,國際市場的煤化工其實也是剛剛開始。在印尼、印度、澳大利亞等煤炭資源富集國家和地區,我們在談一些大項目,估計“十四五”期間能開花結果。

海外業務拓展主要沿著“一帶一路”。煤化工項目都比較大,我們會與當地大企業以及國內擁有海外經驗的知名化工企業合作,行穩致遠,相信能慢慢打開國際市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