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一封回憶信,兩段軍旅情。武警北京總隊新兵團一大隊新兵杜銘的爺爺杜長煥是一名1963年的老兵。在新兵入伍兩個月之際,杜長煥爺爺再次回憶起那些在新疆戈壁大漠裡戰鬥過的崢嶸歲月,並親手給孫子杜銘寫下了這封具有深情厚誼的家信……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老兵的信(手寫原稿)

當年我也想當兵。上學時老師給我們講革命故事,如黃繼光、董存瑞、雷鋒等,讓我很感動,長大後當兵也要向那些革命先烈一樣。1962年徵兵開始,我也報了名,事後校長知道了也很高興,讓我在部隊好好幹,好好學習,為家鄉爭光,我自己也暗下決心,到部隊一定幹出個樣。

1963年2月,帶兵人家訪瞭解了家庭情況後,告訴我是去北京的,我心裡非常高興。二月下旬一天夜裡,坐上車就出發了,坐了好幾天,我心裡有些納悶,上北京怎麼那麼長時間?幾天後一下車,到了新疆吐魯番,我驚呆了,帶兵的首長讓大家換乘汽車,又走了一天才到新兵連。下車後一看,一望無際的沙漠,幾百裡不見人,住的是在戈壁灘上挖的地洞,吃的也很差,條件非常苦。現在的人很難想象當時的條件,吃不好、睡不好,自己打井摔磚蓋房,吃的窩窩頭,喝玉米糊和鹹菜,天天如此。有一次夜裡緊急集合拉練,遇到沙塵暴,什麼也看不見,就在那樣的情況下,五公里全程沒有一個戰友掉隊。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連隊官兵休息時出去挖點野菜,打個野兔等,改善一下伙食。三個月後,我被分到機械連,到了機械連開始學習空壓機,戈壁灘氣溫變化無常,晝夜溫差大,遇到大風天氣,就連住的帳篷都被刮到幾里以外,吃水全靠汽車送,一天拉一趟水。到了冬天,連隊遷到孔雀洞那裡,住的草棚,天冷有空就出去撿些牛糞,駱駝糞曬乾燒火取暖。回憶起來,現在的條件和那時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非常艱苦,但是從沒有一個戰士說苦。

我們學習毛主席著作,學習雷鋒英雄人物事蹟,學習部隊保密條例,用這些精神力量豐富自己的靈魂。在部隊裡我積極訓練,認真學習,經常受到排、連表揚,1965年、1966年、1967年先後被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連續三年被評為“五好戰士”,兩年立了兩次三等功,同時在1966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組織還授予我一枚毛主席像章,在當時已經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了,戰友們都羨慕,這也使我更努力,在各方面都搶著幹、帶頭幹。

時間很快,到了1966年冬天,那年非常寒冷。基地首長看望戰鬥在一線的官兵時說道:“你們戰鬥在戈壁灘上,條件非常艱苦,大家辛苦了,受累了!你們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敢想敢幹、突破尖端,攀登科學高峰。”這些話讓我們心裡感覺特別溫暖。在那麼艱苦的條件,我們一次又一次完成各項艱難的任務,體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杜銘,希望你在部隊好好學習、好好訓練,要想別人能完成的我也能完成,要有一股韌勁,給自己定目標,發揚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革命精神,慢慢適應部隊生活,爭取早立軍功,為軍隊爭光,為家裡爭光!

(信件內容有刪減)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我要去當兵,保家衛國”!那一年,杜長煥爺爺剛上初中,他懷揣著這個質樸的想法,毅然決然地參軍了。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說起在新疆戈壁灘上的日子,杜長煥爺爺不甚唏噓,沙漠缺水缺食物,住地洞,遭遇極端天氣,受了種種磨難,他們勝利完成了任務。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2017年杜銘和爺爺在天安門廣場花籃前合影

杜銘於今年9月份應徵入伍,現為武警北京總隊新兵團一大隊新兵。入營兩個多月來,經過初步適應性訓練,他的臉上褪去了些許稚嫩,平添了一份成熟,鏡子裡的“小平頭”愈發帥氣,軍人的樣子也漸漸清晰起來。嚴格的管理使他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什麼叫堅持,什麼是不拋棄、不放棄,經歷有苦有樂、酸甜苦辣,但收穫滿滿,不斷成長。

新兵故事 | 老兵爺爺寫給新兵孫子的信:字字句句都是軍人味道

追尋著爺爺的足跡一路走來,杜銘人生中的空白一次又一次被填滿。在訓練中迎難而上,用爺爺的話激勵自己,不斷磨礪自己,再苦、再累、再難、再遠都讓他越挫越勇、愈發強大。他有時候也會驕傲地向戰友講爺爺的故事,將正能量無限放大。

幾十年前,一批又一批像杜爺爺一樣的革命軍人將自己最好的青春獻給了戈壁荒漠,在漫漫黑暗中為我們尋得光明,幾十年後,“杜爺爺”的後輩們從先輩手中接過旗幟,繼續參軍入伍為人民服務,這是紅色基因的傳承,更是軍旅血脈的延續!

整理 | 李朝陽、雷德宇、李超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北京武警 ID:PAP-bjw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