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未來我不想去

有些未來我不想去 | 短評

週末時間看完了錢佳楠的這本書信體隨筆集...

對於豆瓣上的 8.5 打分,我倒是覺得有點名過其實了,也或許是因為這樣一本記錄作者在美國艾奧瓦作家工作坊學習的困頓與成長,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對寫作的堅持,對愛情的嚮往與迷惑......對絕大多數的讀者,尤其是 20 幾到 30 歲左右的年輕讀者,會有更強烈的共鳴,更多的收穫與體悟,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意義吧。

只不過我早已過了這個年齡段,雖說在閱讀的過程也會有無數個 “想當年” 的感觸,但更多是往事隨風的淡然,所以我的評價: ★★★☆☆。

儘管如此,每每遇見此類的隨筆集,我還是都會找來閱讀,或許是人的天性總有窺探他人生活的惡趣味吧,總難免好奇其他人的生活與經歷和自己的會否有不同......也頗有意思的是,每一次的閱讀也總能引起我對自己過往的一些回憶與自省,真真有種 “在他人的生活裡照見自己的人生” 的感覺。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觸,其實在一開始閱讀第一封書信時就出現了,那就是以書信體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與心情。我最近常會懊惱早些年的自己怎麼就沒能努力多留下一些自己對生活的記錄和感悟呢?真是可惜呀,很多有意思的經歷就這樣模糊在記憶裡了。

毋庸置疑,這本書裡還是有不少很值得體味的觀點,畢竟是出自作者對自己人生經歷的思考,尤其適合年輕人閱讀借鑑。對我而言,觸動最大的還屬以下這兩點:

1,關於給意見這個事兒

這是個非常中式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崇敬年長的人,我們認同他們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要多,然而,我們在尋求幫助的時候或許忽視了,他們和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他們的經驗很多時候於我們是無益的。

敢這般直言不諱拋出 “不聽老人言,未必會吃虧” 的觀點,這還是我第一次在書裡看到呢。關於這點,我是佩服的;再仔細想想背後的緣由,我也是服氣的。

我們常喜歡給比自己年紀小的人,或者向我們尋求幫助的人出主意,給建議,卻從沒想到,我們的經歷和經驗或許並不適用於對方,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發展越來越快速的社會里。

那天聽《東吳同學會》

(創新的邏輯那一期),吳伯凡聊到說--

“再過不到半年出生的人就叫20後,那天有個70後的精英朋友跟我說,以後20後(2020)要看我們這70後(1970)呢,就有點像我們70後(1970)看20後(1920)...所以50年間發生的事情真的是翻天覆地

人類在工業革命之前,有個說法叫 “嚇尿指數”,就是假如你是漢朝的人,一下穿越到宋朝,你發現沒有什麼變化,一點都不會嚇尿;如果你是一個宋朝的人,穿越到19世紀的中國好像也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越往後這個時間間隔就越短。

過去那500年甚至1000年差不多都是一樣的,這種穿越等於沒穿越。但是今天,假如一個50年前生活的人穿越到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很多事情他就覺得完全不可思議......”

記得我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被這幾個後給繞暈了,過後則是細思極恐:前後的這 50 年的時間維度是一樣的,然而箇中的變化速度則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呢。

所以呀,以後當我們再忍不住要給人出謀劃策的時候,不妨先理智的多想想。所謂謀定而後動,我們也應該深思而後小心給建議。

2,傳統價值&現代價值的不同圖景

擁抱傳統價值的人和擁抱現代價值的人腦海中的過去圖景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在現代人嚴重,舊社會就是那個牢不可破的鐵屋子,裝著一群麻木且未覺醒的人;而在遵從古法的人嚴重,舊社會溫情脈脈,人與人之間都講良心,講感情,不講金錢,不計較得失。這兩幅過去的圖景都不真實,都已按照各自的需要塗抹了歷史,卻已成為兩種人之間難以彌合的結締。

坦白說,這段話也是我當時看完,極為驚心的瞬間。我們這一代也總是條件反射的急著去反駁去推翻所謂的 “傳統價值”,尤其是那些在我們眼中看來明顯落伍的思想與觀念,卻不曾意識到,其實每個時代的人看其他時代都有著自以為是的 “不認同”。

這樣先入為主,自以為是的 “不認同” 很容易矇蔽我們的眼界,使得我們不能放開心胸去思考不同意見,更遑論心平氣和的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這麼一來,有句老話倒是可以考慮這麼修改:

儘管我不贊同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儘可能設身處地理解你的時代圖景。

倘若能夠擁有這樣的思路,或許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可以更為平和,而在閱讀一些經典時也能更有收穫吧。

PS:

關於閱讀,還是要花時間多看經典,多揣摩經典的跨時代意義。

而關於寫作,不妨記著《寂靜的春天》的作者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的建議:寫你真正感興趣的,只有這樣別人才會覺得有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