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家長如何與之進行溝通

現在網上各種各樣的文章都是家長如何與上高中初中的孩子進行溝通,覺得高中和孩子的心理需要關心,家長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健康交流很重要,但是彷彿孩子在高考結束後,家長不需要與還在進行溝通交流了一樣。其實在大學階段,才是孩子與家長最容易產生代溝的時間段,所以家長也要格外注意在這個時間段與孩子的溝通。

大學生,家長如何與之進行溝通

要想與孩子進行很好的進行溝通交流,就要瞭解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希望完全獨立,有自己的空間、隱私,有自己的行為自由,不希望家長過多幹涉和過於管束。同時,作為處於身體和心理還在不斷成長中的年輕人,十分需要家長的提醒和關心。

剛剛考入大學的新生面臨的問題最多,包括學習、人際關係、生活環境等,而絕大多數問題都源於“不適應”。進入大學首先面對的是學習內容的巨大變化。因為高中的課程還是延續初中的知識,而進入大學後,除了一些公共課,還要開始學習專業課,要學習很多平時恐怕沒有任何接觸的知識。不少新生會感覺難以消化吸收這麼多知識,學習很吃力。另外,大學時期,班集體不像高中時那麼緊湊,老師對學生的管理相對較少,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這樣較為鬆散的班級關係同樣讓一些新生難以適應,感覺無所適從,心裡沒著沒落,不習慣沒人管。新生升入大學,也要進入一個新的集體,要與幾乎不認識的人結成比較緊密的關係,這種人際關係的變化也多少會給新生帶來一些壓力。比如中學的同學大多是本地的,而大學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有城市有農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彼此難免有不習慣甚至是看不慣的地方。(在大學的學習時間段裡面孩子面對的問題不一樣孩子關心的問題也呈現階段性的變化,本文章的心理描寫僅為大一的心理變化)

大學生,家長如何與之進行溝通

瞭解了孩子的心理活動後,家長應該怎麼與孩子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呢?

1.坦然面對溝通難的困境

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與家長接受的教育不同,孩子的成長環境與學習環境與家長的也不盡相同,很多時候,孩子的語言行為,家長不理解,有溝通障礙也很正常。

2.溝通的問題要具化

大部分家長與孩子交流溝通時都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的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臺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的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大學生,家長如何與之進行溝通

3.創造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家長不能僅僅立足於語言的溝通,應該採取多種方式。孩子比較喜歡音樂,那就採取音樂的方式,要循循善誘。心理學上有“對立違抗”的說法,就是孩子首先會將攻擊面設定為他最親近的人。家長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作為一種符號的出現,是否有些東西是不能為孩子接受的。家長的語言符號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多種新穎的溝通方式容易增加情趣。常規的溝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興趣和能動性。

4.像面對朋友一樣面對孩子,相信他有自己的判斷,是個自主的“他”。支持他的愛好和有益的想法;對不足之處實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意見,不要一廂情願的過多地提醒嘮叨。

大學生,家長如何與之進行溝通

5.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在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當代大學生所瞭解的知識和信息已經遠遠多於一般家長(專家除外),他們所不足的只是社會經驗不足,在識別事物本質方面缺乏經驗,缺少社會實踐的歷練。作為家長,一方面應該虛心向孩子學習,瞭解新知識,學習新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適時提醒孩子在人際交往等方面加以注意。

家長和孩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6.生活上多關心,尤其是身體心理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青春期困惑,身體有可能遇到的疾病,家長要適時點撥。零花錢根據經濟狀況適當給予,不要自己省吃儉用,卻慣下孩子大手大腳追求名牌的毛病,鼓勵他們勤工儉學,利用業餘時間打工掙錢。

希望大家可以與上大學的孩子可以很好的進行溝通,不要因為溝通不到位而產生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