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西安超預期


一季度GDP西安超預期

文丨西部菌

最近幾天,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陸續揭曉。“西部城事”此前梳理了省市間的狀況,那麼各城市之間呢,面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到底哪些城市抗壓能力更強,表現更突出?

2019年全年,GDP排在全國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相較於前一年,最大的變化在於,天津在擠水分之後,GDP縮水五千多億,排名連續下滑,被蘇州、成都、武漢和杭州趕超。

而2020年一季度,上海、北京的GDP都在7000億以上,深圳和廣州為5000億以上;成都、蘇州、杭州和南京都在3000億元以上。

對比去年的排名,可以發現,今年一季度的十強城市排位,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

一季度GDP西安超預期

其一,武漢的經濟不出意外地大幅度下滑,降幅達到了40.5%。去年一季度,武漢的GDP是3357.48億,照此推算,今年一季度武漢應該只有2000億元上下。而作為對比,去年排在全國第24位的西安,今年一季度為2095.65億。也就是說,一季度武漢或將掉出二十強。

其二,天津在擠水分之後,一季度再次跑輸大盤,由此導致它被排在後面的南京,以400多億元的優勢反超。

當然,由於武漢掉隊,一季度的經濟十強榜單中,天津仍然能夠佔據一席之地。不過隨著武漢的恢復,如果天津不能夠重新提速奔跑,那麼今後大概率將掉出十強城市。

對一度躋身全國前三的天津而言,這將是創下歷史。同時,天津的掉隊,以及南京的補位,也再次揭示了兩個規律:第一,南北差距還在擴大;第二,長三角的實力在不斷增強,

除了武漢和天津外,其他一些城市之間,也出現了追趕反超的局面。

比如幾個徘徊在全國二十強上下的城市。其中,2019年西安被合肥、南通等城市反超,而今年一季度,西安的GDP為2095.65億元,反超南通、濟南、泉州、東莞4個城市,年底重回全國二十強的概率相當大。

在排位的變化之外,一季度各個城市的GDP增速,也有不少看點。

一季度GDP西安超預期

首先,按照-6.8%的大盤數據作為標尺,一季度的十強城市中,只有蘇州跑輸了大盤,GDP增速為同比下降8.3%。另外,廣州是和大盤數據一樣,受影響也比較大。

從一季度的數據看,十強城市中有三個特別突出,分別是成都(-3.0%),杭州(-4.8%),南京(1.6%)。它們今年一季度的GDP,都要高於去年一季度,像成都高出300多億元。也就是說,名義增長是正的。特別是南京,成為十強城市中唯一一個實際增速為正的城市。

有意思的是,這三個城市都是省會。一季度的亮眼表現說明,在某些時候,省會城市的抗壓能力的確會更強一些。反過來,它也進一步揭示出強省會戰略的必要性。

以南京為例,雖然被調侃為徽京,並且它的經濟體量比不過蘇州,但這兩年江蘇層面多次提到要做大做強省會南京,提升南京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前幾天的長三角交通規劃文件中,南京的點名次數也遠遠多於蘇州。可見,在強省會戰略的加持下,南京正在快速起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