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規律:少年浪蕩年老懊喪

無論男女,都有自己美好的青春妙季,有的人堅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人遵循花開易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蕭酒走一回,崇拜享樂,生活放蕩不羈,甚至窮奢極欲,說什麼年輕不樂,等老了想樂也沒那能力了。

人生規律:少年浪蕩年老懊喪


但是仔細看看我們的周圍,許多生活不檢點的人結局往往不好,甚至很想悲慘。咱們今天講的這位公姓男子就很典型,此人出身十分貧寒,自幼父母雙亡,上世紀六十年代在農村講成份論,他十七八歲就當了青年幹部,按照他的聰明能幹(幹力氣活),上級準備培養他擔當村裡更重要的職責。可沒想到他被當時的成功衝昏了頭,事實上當時公姓男子已經結婚,而且妻子長得也不錯,按理講本可以過本分安穩的日子,可他就是貪心不足,借文藝演出,傳統鬧元宵,上夜校等機會,漸漸露出了貪色放蕩的本性,以致多名本分貌美的姑娘喪失了貞操。最後弄得老婆回了孃家,執意要與他離婚,幸虧當時的村幹部比較寬容,對他反覆批評教育,並竭力挽救了他即將破碎的家庭。

人生規律:少年浪蕩年老懊喪


前面說過,這位公姓男子有聰明,有力氣,改革開放初,他就做了個小包工頭,工程幹得有模有樣,在當地名聲漸大,為此公某也有了較高的收入。此時他已有了兩個孩子,正常情況下老婆孩子也該跟著過好日子了,事實相反,他基本上不給老婆一分錢,所得的利潤大部分用來揮霍,此時已進入中年,用在女人身上的時間雖然少了,但更多的是結交“社會名流”,終日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吃喝,附近幾十家飯店都有他的賬戶,年終結算,還清了酒債之後,連工人的資也開不出來。問題是有些單位搞工程管理的摸透了公某的致命弱點,只講大吃大喝,大吹大擂,所謂的哥們義氣代替了原則,有意拖欠的工程款也長期討不回來。

人生規律:少年浪蕩年老懊喪


十幾年間,公姓男子帶領他的建築隊為當地搞了不少的工程,們他手裡沒有一分積蓄,有的只是夜夜拖著爛醉的身軀歸家,倒欠了鉅額債務。

憑心而論,公某有精力有才幹,也幹出了一番事業,但就家庭而言,他是一個極不合格的丈夫和父親,就他自身來講也是失敗的一生。特別是在孩子心目中沒有樹立起良好的形象。也沒有為孩子留下本應得到的物質利益。

人生規律:少年浪蕩年老懊喪


為兒子等辦婚事的時候,父子發生了爭執,兒子藉著酒興對公某動了暴力,按照公某自己的話來講,自己久闖江湖,朋友遍天下,從來沒有被人瞧不起,更沒受過任何人的欺負,萬萬沒想到……

他走到村口,趁夜深人靜,在一棵楊樹上吊死了。

在當地還有個女性,年輕時百般風流,不知有多少愛好沾花惹草的男人都敗在她的石榴裙下,由於過分放蕩,只生育了一個女兒,晚年獨居陋室,處境十分悲涼,最後也同樣選擇了上吊自殺。

人一生年輕、貌美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可惜有人不懂得珍惜,只顧年輕一時放任“揮霍”,過早的掏空了這筆“資產”,才落得個悲涼懊喪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