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牛之爭:“紅牛中國”經營期限到期或將展開控制權爭奪戰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紅牛功能性飲料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因為其補充體力、提神醒腦的功用被大眾所喜愛、深入人心。而近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紅牛中國)卻深陷一場500億的資產爭奪戰,經營期限屆滿,公司或將面臨清算撤銷。那麼,陪伴國人20餘年的小金罐,真的要退出中國了嗎?

兩牛之爭:“紅牛中國”經營期限到期或將展開控制權爭奪戰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紅牛”進入中國市場

1962年華裔泰國商人許書標在曼谷研製出一款能量型功能飲料——紅牛。1985年許書標與一名奧地利商人合資創立了紅牛公司,紅牛的市場迅速擴展到了100多個海外市場。1995年12月,紅牛以全球戰略眼光和對中國市場發展的信心來到中國,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大力開拓國內市場。“補充體力、精力十足”等廣告語開始廣為傳誦,兒時的記憶裡,紅牛總是和世界盃、奧運盛事聯繫,彷彿是時尚和前言的象徵。而今它酷爽的口感已經陪伴國人走過了23個年頭,穩居國內飲料單品銷售榜榜首,巔峰時期創造過230.7億的年收入。

兩牛之爭:“紅牛中國”經營期限到期或將展開控制權爭奪戰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500億資產的爭奪之戰

紅牛在中國市場的品牌資產達到了506.8億元,但關於這筆資產的歸屬始終不清晰。泰國的許氏家族手握紅牛的商標授權,而在中國,嚴彬這個“養父”,才是讓紅牛存活下來的關鍵人物。當初因為政府審批重重受阻,紅牛泰國幾欲放棄中國市場,而嚴彬出色的人脈運營能力使得紅牛收穫了國資的加入,最終取得了中國市場準入資格。嚴彬個人的危機感,也幫助紅牛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中全身而退。他還自創了金罐矮胖的紅牛,註冊了外觀使用專利。可以說,嚴彬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多,這也使得兩個家族爭鬥不斷。

雙方坐到談判桌前,嚴彬用手中的專利、商標換來了更多的泰國紅牛的股權,雙方暫時達成妥協,但矛盾並未解決。2016年十月,中國紅牛的商標到期,許氏家族單方面表示將不再續約,宣佈2018年9月29日將終止中國紅牛的經營。

而事實上,許氏家族並不熟悉中國市場,讓嚴彬繼續經營紅牛中國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嚴彬也通過法律手段做出了反擊,希望拿回第32類紅牛核心商標權。

兩牛之爭:“紅牛中國”經營期限到期或將展開控制權爭奪戰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紅牛中國的去與留

2017年8月,紅牛中國對“紅牛商標授權事件”做出回應,2018年3月更是在公開場合發表斥責言論,稱“有人不想幹實體經濟,只想投機倒把”,“摘桃子”。

而另一方面,爭執的雙方也都為自己鋪好了後路。許氏家族聯手廣州曜能量,推出了一款與中國紅牛高度相似的紅牛安奈吉飲料,想要打造一個世界級別的品牌家族,而嚴彬的華彬集團也推廣了快消品多元化戰略,購入了多個快消品公司的股份,並加速扶植了自有品牌,推出了“戰馬”能量性維生素飲料,企圖複製一個紅牛的輝煌。

兩牛之爭:“紅牛中國”經營期限到期或將展開控制權爭奪戰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今的中國市場已經變得複雜,中國本土的功能型飲料近年來勢頭猛進,東鵬特飲、樂虎、脈動熾能量等品牌異軍突起。此時,博弈雙方的爭鬥無疑會為對手可乘之機,為其他快消品品牌的上位發展讓路。

2018年9月29日,紅牛中國就“”經營期限屆滿”的傳聞發表了官方聲明,稱經營期限為五十年,期限未滿,紅牛中國將依法合規的生產經營,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

對於紅牛的忠實消費者而言,最希望的是雙方能夠珍視共同利益,讓中國的消費者繼續喝到熟悉的味道,繼續陪伴大家走過以後睏倦的夜晚。但事情的走向究竟如何,我們只能等時間給出答案了。

兩牛之爭:“紅牛中國”經營期限到期或將展開控制權爭奪戰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