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裡: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中國美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展覽,作為黨領導下美術創作、展覽運作、藝術評價的機制建構,全國美展調動最廣泛資源,包容多種藝術形態,動員最大範圍美術工作者;它為新中國美術發展提供了平臺和驅動力,引領美術事業的發展,體現國家層面的藝術評價標準,從而實現對時代精神的弘揚,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和創作導向、堅持依法依規強化自律管理、堅持實行民主集中制,是全國美展機制不斷完善的根本保障,更是推動新中國美術繁榮發展的堅實基礎。

壯大主流文化的陣地

誕生於1949年、與新中國同行的全國美展,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展覽機制。這種展覽機制,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在全國範圍內調動相關資源和力量,廣泛動員、集中選拔,鼓勵廣大美術工作者通過作品更好地表現社會發展中呈現出的新面貌、新風尚、新景象,使全國美展發展成為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的綜合性美術大展。正是以這種五年一屆、配合國之慶典的獨特展覽機制,全國美展持續參與國家主流文化建設,為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積極貢獻。

連續13屆,全國美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倡導美術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早在第一屆全國美展,就以非常明確的評選標準,體現出鮮明的導向。此後歷屆全國美展,大批“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優秀美術作品不斷湧現,如第五屆全國美展一等獎作品、周思聰中國畫《人民和總理》,第六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詹建俊油畫《潮》,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袁武中國畫《抗聯組畫——生存》等等。從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開始,美術工作者愈發關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生活氣息更加濃郁,美術工作者將創作視角聚焦人民的冷暖與人民的奮鬥,把對人民的情感傾注於筆端,描繪和謳歌百姓生活中的美好、平凡中的力量,展現新時代中華民族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以及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時代情感。

徐裡: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人民和總理(中國畫) 周思聰


徐裡: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潮(油畫) 詹建俊


徐裡: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抗聯組畫——生存(中國畫) 袁武


全國美展一直與時代發展同步,關注時代精神表達。從見證新中國成立,到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再到昂首跨進新時代,每屆全國美展都以經典之作鐫刻時代記憶。例如,第二屆全國美展上,董希文油畫《開國大典》喚起中國人民的集體記憶,點燃億萬觀者的赤子情懷。第六屆全國美展上,潘鶴雕塑《開荒牛——獻給深圳特區》抒發了新時期中國人民解放思想、勇於開拓的豪情壯志。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張玉惠漆畫《盛世花開》、焦興濤雕塑《烈焰青春》等作品,則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主題,尋找創新靈感,深刻反映時代變化,描繪時代精神追求。可以說,全國美展以其鮮明的時代特色,成為回望新中國史、回望新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窗口。

徐裡: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開國大典(油畫) 董希文


徐裡: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春到西藏(油畫)董希文


徐裡: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盛世花開(漆畫) 張玉惠


全國美展對推動主題性創作起到巨大作用。縱觀歷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主題性創作佔據相當比例,且不乏精品佳作。伍必端與靳尚誼合作的油畫《毛主席和亞非拉人民在一起》、謝振甌中國畫《絲綢之路》、陳堅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等作品,以重大主題回答時代課題,展現了美術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推出的部分美術新作精彩亮相,以鮮明的創作導向、生動的繪畫語言、鮮活的藝術形象、飽滿的情感色彩,立體形象地展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風貌,繪製出恢弘壯闊的時代精神圖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