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離開是生活的常態

離開是生活的常態

故事:離開是生活的常態

恰逢初冬,恰逢第一場雪,沒有預兆,第一場雪是如此厚重,壓在人的睫毛上,睜不開眼。

冬天,在古時,是修身養性的日子。烹肉,滋補一番,既暖了身子,亦度了餘年。

天還有些黑,肉鋪前,早早地就排起了隊,人們呼著熱氣,裹著大衣。冒著煙的豬肉被人們挑揀著、分割著。

趁著新鮮,燉上一鍋,越冷,便是越有滋味。

隊伍的末尾,一位婦人神色有些著急,她的眼睛緊盯著那塊賣肉的砧板,無奈地排著隊。

看見屠夫不停地揮舞著砍刀,聽見豬骨頭咔呲咔呲的斷裂聲,婦人忍不住了。

她朝著屠戶大喊道:“老闆,給我留幾根排骨,我…我加錢!”說罷,眾人的眼光齊刷刷聚在她身上,屠夫沒做聲,繼續剁著肉。

那婦人紅著臉,尷尬地把頭埋在衣服裡,默不做聲,只得排著隊耐心地等待。

終於婦人來到了那塊暗紅色的巨大砧板前,她用眼睛在砧板上掃視了一圈,沒有找到排骨的蹤跡,只剩下零散的碎骨頭,她目光有些失神,嘆了口氣對屠夫說:“老闆,剩下的碎骨頭我都要了。”

老闆沒說話,俯身從腳底下拎出個黑色袋子,放在婦人面前。婦人見其輪廓,臉上笑開了花。說著:“老闆你說多少錢,我…我加錢買了。”

“一樣的價給就好了,今天賴我,天冷沒多殺頭豬,看你比其他人更需要,給你留了幾塊排骨”屠夫笑著說。

婦人一時不知如何感謝,不斷地重複著“謝謝,謝謝……”

屠夫收著肉攤,婦人也漸漸消失在遠方,天矇矇亮了起來,誰知道天一冷,肉會這麼俏呢?

等著婦人回去的,是還在酣睡中的兒子。她做的白菜燉排骨,是兒子最愛的。

自打參加工作以來,一年到頭,她兒子在家的時間,屈指可數。這不,前兩天,剛回來,明兒趕早又得離開。在家心心念念地,就是婦人做的白菜燉排骨。

此刻,婦人哼著小調,在爐火前準備著餐食,一想到兒子睡醒時的表情,婦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儘管,明日兒子又要離開。

離開本是生活的常態,人會因為離開而感到悲傷,這是必然的,但也是短暫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人是無情的,可卻又無可奈何,如此人生便寂寥且漫長。

喜歡的各位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或微博蟹先生的咖啡屋

遇見 情感/治癒/思想/正能量 的文字

— 「 文|蟹先生 · 圖片|PEXELS」 —

生活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