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買保險,就是買平安”,這是平安的口號,家喻戶曉。

平安成立32年來,從深圳一家小型保險公司,發展到今天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21位,大陸保險行業首位,這一切有賴於平安有堅強的領導核心馬明哲、有穩健的風控及科學的公司治理體系,而平安壽險個人營銷制度,也讓廣大代理人迸發出活力

在公司發展的背後,平安產品也推陳出新。平安福經歷八次升級迎來2020版;大小福星、守護百分百等兼具性價比產品開始嶄露頭角。近兩年來,網上關於平安的非議不少,不少消費者關心平安保險究竟怎麼樣?買平安保險是否靠譜?我們應該怎樣去客觀看待呢?

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平安深圳總部大廈

本期話題:

1、集腋成裘:中國平安32年發展重要節點

2、客戶服務:銀保監會對平安的客戶服務評級分析

3、獨家點評:平安福20、守護百分百等產品特點

4、平安大公司的比較優勢和相對不足

一、集腋成裘:中國平安32年發展重要節點

1988年,馬明哲從香港太平、明安保險名片受到啟發,決定以平安命名,成立平安保險。

馬明哲提出“過橋論”,也就是“有橋就走橋,沒必要摸著石頭過河”,平安善於借外資,用洋人,利用國外成熟的保險經驗,既有拿來主義,更有本土化實踐,經營理念非常先進,不僅培養了眾多平安高層管理人才,這些人才大開枝散葉,日後多成為其他保險公司的高管。

1993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各自出資3500萬美元,入股平安,拉開平安引入海外投資和國際人才序幕,至2003年,平安10位首席執行官中,5位是海外人士。

1996年,平安保費收入突破百億,員工達到5萬人,用不到十年時間,成為當時第二大保險公司。

1996-2003年,平安經歷利差損困擾、投連險風波後,重新贏得客戶信任。

2004年,平安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143億港幣,成為當年亞洲最大規模IPO。

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2006年,平安財團與、美國花旗財團、法國興業銀行財團角逐廣發銀行重組,廣發行最終由花旗與中國人壽組合財團所併購,平安極為看重廣發行的網點及佈局,併購失利後,平安轉而併購深圳發展銀行, 成立平安銀行,進入綜合金融時代,為一個客戶提供多樣化服務。

2011年,平安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23位,蟬聯非國有企業第一;

2016年,平安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41位,超過中國人壽,位居大陸保險行業第一

2020年,平安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21位,國內行業第一,營業收入達到1840億美元,目前平安壽險代理人110萬左右。

平安的發展歷史,類似一部勵志大片,沒有錢,自己去找錢;沒有資源,自己去創造資源,渡經劫波方向不倒,最終成為行業領頭羊。

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二、客戶服務:銀保監會對平安保險的客戶服務評價

說到某個保險公司服務怎麼樣?口碑是否好?不少人除了聽親朋講述經歷,更多人習慣去網上搜一搜,可是網上個人帶著自己意見去看問題,往往面對同一公司,有的人說比較好,有的人說怎麼坑。

消費者帶有個人觀點看問題,並不能從整體上去衡量一家公司服務與口碑。

銀保監會,從日常理賠獲賠率、客戶投訴率、電話接入率等指標,給不同服務水平的保險公司進行客戶服務評級,考慮到保險公司從售前到售後的所有環節,整體上客觀公允,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按照客戶服務從好到差,主要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 ,其中最好的獲得AAA,最差的是D。

看下平安情況:

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關注微信公眾號:梧桐保,瞭解更多保險知識

平安過去服務水平是AA,去年客戶服務評級為A,仍然屬於比較優秀水平。

三、獨家點評:平安福20、守護百分百等產品特點

平安集團下面,日常消費者接觸比較多的就是平安壽險產品,平安健康險在線上產品上也是持續發力,日常接觸比較多的產品包括:

不久前平安大小福星停售(低配版的平安福)以後,目前當前熱門:

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平安當前主要在售產品

1、主打產品:平安福和守護百分百,平安福20,輕重疾病保障全面,身故賠保額,綜合保障全面,真正亮點在於輕疾定義寬鬆,豁免範圍包括所有長期附加險,加上附加過去的健享人生或安享醫療,續保可靠。

守護百分百,重疾保的很全面,輕疾只保10類高發輕疾,可以在60、70、80隨訪返還保費,返還以後保障繼續有效,雖然是返還型產品,但是價格不貴,是平安當前性價比最高的一款。

2、保險理財:金瑞人生20和財富金瑞20,後者比前者交費起點高一點,現金價值及滿期收益也要稍高。搭配的聚財寶萬能賬戶保底利率低,但是實際利率比較高,且比較穩。電銷的財富鑫生,預期收益相對前者低一點。

3、三鑫系列:鑫利鑫盛鑫祥等,這幾款主要賣的附加險,附加住院醫療和意外醫療,續保穩定性好,只要不騙保,不會因為日常幾次理賠拒絕續保,根據自己偏好選個便宜的主險。

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四、平安大公司的比較優勢和相對不足

類似平安大公司,不少人說大公司因為品牌溢價,所以價格貴。

實際上所謂品牌=好產品+好服務,產品和服務缺一不可。

如果說國壽的產品比較均衡,那麼平安的產品可以說優缺點鮮明。

相對優勢:

1、重疾險理賠門檻較同類更低

重疾險,是按照疾病定義賠付,不是按照疾病名稱去賠,每個疾病達到獲賠條件都有定義限制,平安的產品像平安福,在保險業協會要求必須承保的6類重疾對應的輕疾上,平安福20不僅保的全,而且是市場上唯一在早期癌症、早期腦中風、早期心臟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理賠門檻都比較低的產品,理賠門檻越低,價格必然不便宜。

平安福輕疾賠付比例20%,輕疾賠付增保額,實際給了40%。

2、醫療險續保條款、續保傳統比較好

續保條款上,平安主打產品附加健享人生、住院費用等醫療,保證續保五年,這種小額醫療,可以報銷住院門診,不限理賠次數,同一疾病間隔30天再次報銷,不限總額。百萬醫療險要麼承諾續保,或者保證續保五六年。

續保傳統上,不輕易停售產品,主打醫療險產品下架以後,過去買了的仍然可以投保,小額醫療險保證續保五年,不會因為中間有過幾次理賠,第五年就不給續保,人性化比較高。

3、便捷的售後服務,理賠響應速度快

平安的人工客服24小時可以打得通,消費者買了保險遇到疑問,不僅可以聯繫業務員處理,也可以通過平安好車主、平安金管家、平安健康險APP等自助申請,也可以選擇網點親辦。平安壽險開始推出智能預賠,消費者報案住院時,客服就會提醒客戶是否需要墊付,可以把住院押金的一部分,提前賠給客戶,理賠款可以提前拿到手。

4、盈利能力強,分紅和萬能實際利率比較穩

平安集團主要利潤來自壽險和銀行業務,由於是綜合金融,可以為一個提供保險、儲蓄、信用卡、貸款、理財等服務整體上盈利水平比較 高,平安目前淨利潤行業第一。

平安過去智富、智盈、智勝、智悅普通萬能利率長期保持在4.5%左右,聚財寶萬能利率穩定在5%。

客戶服務評級A、網上卻非議不少,平安保險究竟怎樣?

相對不足:

1、交費價格、投保規則限制了投保人群

日常保險公司醫療險、卡式保險、一年期意外險等,這種各家公司都比較便宜,但是像重疾險產品,平安的平安福交費價格比較貴,15萬保額起投;另外像福滿分等10000保費起投,這些規則限制了很多消費者投保。

單個消費者交費數千甚至上萬,無形中決定了主打產品不是為低收入家庭所準備。

一般計劃要求買足保額、買全保額、可持續交費,這是基本要求。

2、產品種類還是比較單一,創新有待加強。

像重疾險主要以平安福這種常規儲蓄重疾險和守護百分百返還型產品為主,缺乏定期消費險或終身消費險,對低收入家庭或偏好消費險家庭來說,可選產品少。

另外當前不少重疾險可以多次賠付,尤其是癌症可以單獨賠多次,間隔時間短,尤其是對生存週期長的小孩或容易罹患甲狀腺癌的女性來說,多次賠付重疾險可能更有利。

是否也可以開發性價比高的多次賠付產品?(當前很多大公司對重疾多次賠付,尤其是癌症單獨多賠比較敏感,未來賠付率不確定,出於風控考慮,都比較慎重推出類似產品)

3、未能積極回應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比如平安福2019Ⅱ、平安福2020高發輕疾保的很全,但是以前版本不保輕微腦中風、早期心臟病、冠狀動脈介入,這是事實,不少同行或一些專門退保中介,以價格高保障不全勸人退保,保險公司應該積極回應消費者關切,提供便捷產品升級途徑。

另外像平安福如果附加癌症多賠,兩次癌症間隔五年,且首次重疾必須是癌症,同類產品不少都是間隔三年賠第二次,這些後續都值得改進。

寫在最後:

平安這家公司不乏榮譽,如果能夠在產品層面,一些小細節能夠進一步優化,相信能夠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關於平安保險,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