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產業變革催生數智化升級

農信互聯豬場智能監控系統,利用AI攝像頭進行盤點、估重,確保生物資產安全。

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席捲全國,對我國生豬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生豬價格劇烈波動。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我國生豬生產正在逐步恢復。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一定程度上打亂了養殖業恢復的腳步。

雙疫情的疊加給中國的養豬業帶來史無前例的挑戰,也讓人們認識到“無接觸”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智能化、無人化養殖成為生豬產業的趨勢,如何在恢復生豬產能過程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0月13日,由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智能畜牧分會、中國畜牧業協會信息分會、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技術與產業發展委員會鼎力支持的“2020農牧數智生態發展論壇”成功舉辦,知名院士、專家、企業家等齊聚重慶,共同探討我國生豬產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但是給中國的農牧行業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機遇。數字化、智能化、集團化、生態化將成為農牧發展的必然趨勢。數據是要素,網絡是載體,轉型是方式,融合是動力,數字化和數字經濟已成為後疫情時代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全球正加快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正日益成為推動農牧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說。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養豬行業卻有三個確定性變化。即生豬產業經營模式數智化,企業邊界突破形成集團化,產業形態的生態化。”農信互聯董事長、總裁薛素文在論壇中表示,“環保+雙疫”之後,產業經營模式不斷數智化,主要體現從“人+流程+管理”到“數字+智能”,從精細化管理到數智化經營,數字與智能的全面打通。

企業邊界突破形成集團化,豬場規模從過去的單場為主變為多場管控模式,集團化養豬模式開始成為行業重要的競爭形態。跨組織、事業部、部門邊界、產業形態、全程供應鏈的在線、數字化運營成為剛需。

“中國規模化養豬尤其是集團化養豬快速發展並佔據了豬市主導地位。數字化養豬、智能化養豬、生態化養豬突飛猛進。中國數字化養豬、智能化養豬需要務實落地、轉型升級、不斷完善。”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會長李俊柱說。

面對生豬產業發展需求,在本次大會上,農信互聯正式發佈了豬聯網5.0,以養豬大腦為中央處理器,包含“豬企網+豬小智+豬交易+豬金融+豬服務”五大核心板塊,實現養豬數智化、集團化、生態化,為C2C小企業提供平臺化服務,為集團化大企業提供數字化升級服務。豬企網是豬場企業的數字化管理平臺。豬小智作為智能豬場的管理專家,實現生豬從出生到出欄的全景化智能管理。形成了從出生到出欄的全生產週期智能落地應用。

豬聯網5.0通過豬小智改變整個產業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豬企網來擴展企業邊界,能否有一個網,能將整個產業所有資源都納入這個網?所有產業主體都能在網上進行精準化運營形成產業生態?

據農信互聯副總裁王柯介紹,豬聯網就是將豬的資源鏈接的網,從生豬產業的鏈到生態的網。這張網,將豬企網、豬小智、豬交易、豬金融、豬服務5大平臺連接在一起,為養豬業提供全方位幫助,提升養豬人的專業能力。

據悉,豬聯網5.0基於農信商城與國家生豬市場,將投入品企業、中間渠道商、豬場及生豬交易商,發展成農信交易會員,賦能利用農信供應鏈、金融及運營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農信會員企業的線上競爭力。並利用豬聯網大數據與交易場景優勢,搭建金融與養豬的橋樑,為生豬產業注入金融資源。行情寶,為豬場豬價、成本、產業數據及分析預測;豬病通,為養豬業提供疾病診療和知識交流平臺;豬友圈,建立養豬人的快樂生態圈;豬課堂,彙集行業頂尖專家,提升養豬人的專業能力;豬託管,專業服務專家+養豬大腦,遠程幫養殖場管豬。

養豬行業正處於快速轉型升級階段,很多企業仍處於較為迷茫的階段。食品安全,風險控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和附加值、人性化和動物福利等都是養豬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揚翔集團秀博基因董事長李家連說:“從企業內部說,生產管理鏈、產品管理鏈、決策鏈等都可以和互聯網緊密結合;從上下游說,生產供應鏈、經銷供應鏈等都可以運用互聯網完成;在未來的養豬過程中,大數據、雲計算將會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將養豬和人工智能、互聯網結合起來將是大趨勢。”

鐵騎力士副總裁李宗均認為,“養殖企業的數字化升級是產業+互聯網,互聯網是畜牧順應時代發展的有效工具,針對公司+農戶、精準飼餵等養豬方面存在的痛點,智能畜牧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數字化的應用將為中國的生豬養殖帶來巨大變化。數據不僅將產業鏈上下游連接在一起,更是將整個生豬產業生態圈連接在一起,通過全產業鏈的數據流動,實現產業的共享化、平臺化。”國家生豬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在《數智鏈接生豬產業生態圈》的專題報告中指出。

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認為,畜牧業的智能化進程分為3個階段:2018年是智能畜牧的元年,國內智能設備或系統生產企業和平臺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頭,預示著國內畜牧業智能時代的正式開啟。智能畜牧在2019年加了把火,踩了腳油門,非洲豬瘟的爆發、國家鼓勵擁抱“智能+”和成立智能畜牧分會等,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養豬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關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對農業全產業鏈構成了嚴重影響,同時也論證了智能化、無人化是未來農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智能化不是簡單的自動化,而是要有AI技術等智能系統,實現智能畜牧的突破點在於機器的自我學習:智能是要實現軟件系統與硬件設備能夠按照不同的場景進行自主計算、並實現自主精準的決策和互動,最終達到智能化、無人化操作。構建精細化養殖模型,如精準飼餵模型、動物發情監測模型、疾病預警模型、環境控制模型等,修正人的經驗,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最終的目的是為畜牧業提供全過程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劉強德說。

華為ICT戰略與Marketing智慧農業新機會孵化部陳建部長認為:未來數據是現代養豬的核心要素,更是養豬智能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從以前以“人管”為主到未來以“數據管”豬場為主,在數據管理豬場的過程中再運用AI技術做更多的科學決策,從而實現養豬的標準化和程序化。

華為將通過ICT技術幫助豬場實現智能化養豬,為豬場提供傳感器、物聯網技術及平臺,使數字豬場在現實中得以還原,其次也將為豬場監控、生產和辦公系統做彈性的數據通道,最後華為將從芯片到支持商城開發有一個完整的AI架構,華為5G智慧豬場IC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總體架構也將從端、邊、雲去構建智能豬場現代化生產體系,使科學防疫可以更智能更高效、無人生產也更加高效、AI繁育助力PSY提升(AI育肥+AI豬肉品質提升),綜合提升養豬效益,真正做到技術能力與產業的融合,專業化能力使能智慧養豬。

“智能畜牧,未來已來,精細化管理一定能實現;數據是最終驅動力,未來掌握更多數據的企業或平臺在行業內將更具話語權;要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讓農牧品牌‘飛起來’。”劉強德總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