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多少人的工資能達到5000塊?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很多人覺得5000元工資並不高,應該大多數人至少有一半人以上能夠拿到,我們可以將有關問題細化一下分析。

第一,勞動者有多少人?

按照國家統計部門公佈的信息,2018年中國16至59週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

這裡邊在校的高中生、大學生、職業院校的學生,實際上絕大多數只是會花錢不會掙錢。另外,還有各種失業和無業人員。預計真正能夠有收入的人群也就7億左右,大約佔總人口的一半左右。

實際上我們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018年只有27800萬人,社保繳費職工只有21700萬人。大多數人並沒有參保繳費。

第二,全國的人均收入有多少?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全國合計是39.378萬億元。平均到7億勞動人口的頭上,人均5.6萬元左右。

而實際上按照收入來源劃分,全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不是全部從工資來的。工資收入只能佔到總收入的56%左右。

這樣計算出來,人均工資收入只有22.05萬億元左右,勞動人口的人均工資收入只有31,500元/年。

現在有多少人的工資能達到5000塊?

實際上我們的平均數,是所有人口的均值,並不是中位數。中位數值,實際上指的是數值上下人數一樣多的,位於中間的數值。

一般來說平均數上方只有40%左右的人群,平均數以下的人佔大多數,60%左右。

所以,只有2.8億人年工資收入超過31500元,相當於月工資收入2625元。

當然,我們指的是實際到手收入,而且包含了加班費、年終獎的待遇。因為,國家統計部門在計算工資收入的時候,是按照統一的口徑來計算的。

現在有多少人的工資能達到5000塊?

如果是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群,一般是按照收入越高,人數越少的規律計算。按照剛才的平均數規律,收入增加一倍,人數減少60%。如此計算,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群應當只有11200萬人左右。

這個人數大約佔總人口的8%,約佔全部勞動人口的16%。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為什麼公佈的社會平均工資那麼高呢?

每年各設區的市政府都會公佈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很多人覺得這社會平均工資高不可攀。比如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是8467元,上海市是7132元,深圳市是8348元,就連重慶和江蘇的社會平均工資都超過了6000元。為什麼會這樣?

現在有多少人的工資能達到5000塊?

因為,都有一個限定條件,就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第一,這些都是好單位;第二,這些都是包含了年終獎、加班費的平均工資;第三,沒有扣除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

所以說,月薪5000元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能夠達到的人並不太多,一般也就是1~1.2億勞動者。不過,中國太大了,這一批勞動者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因此一些在一二線城市的人感覺月薪5000元的有很多,在偏遠中小城市乃至鄉村地區實屬鳳毛麟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