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主場活動現場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主場活動7月17日上午在京舉辦,本屆宣傳週主題為“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此次主場活動由國務院食安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等19部委主辦,中國經濟網、中國健康傳媒集團承辦。來自政府部門、科技界、新聞媒體、食品企業的代表們參會,共話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需要多方協力

期間,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狗不理集團總經理張彥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央電視臺記者李晶晶、消費者代表尹玉泉進行了主題發言。

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分享了上海市推進食品安全建設的幾點心得。許昆林強調,第一,在市場監管體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夯實食品安全基層基礎。第二,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真抓實幹,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三,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用力,實施食品安全精細化管理。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昆林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大家都知道自媒體上謠言很多,傳播力度很強,正確的對策是用科學的聲音佔領輿論陣地。最近一兩年,食品安全輿論環境逐漸好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有關部門和各大互聯網平臺都加大了力量打擊謠言。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

狗不理集團負責人張彥明談到了狗不理包子的“誠信為本,品質經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實守信對企業特別是百年餐飲品牌企業來說就是生命線。這些年,狗不理講信用、重承諾,無論是做產品,還是做企業,都像做‘薄皮大餡十八個褶’的狗不理包子一樣,做工精細,從不摻假,使企業上下形成了‘誠信為本、品質經營’的發展共識,凝聚成企業經營轉型與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狗不理集團總經理張彥明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央電視臺記者李晶晶也談到了食品安全謠言,在當今發達而龐雜的傳播環境中,謠言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但我個人感覺,現在食品安全謠言的破壞性已經被大大降低了。一方面因為主流媒體不斷加強新聞報道傳播的規範,對謠言說不的判斷力大幅提高了;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與時俱進,把懂網、用網作為必修課和基本功,經常搶在謠言發酵之前予以澄清,速度之快、效果之顯經常讓我們都驚歎。回顧近期一些食品安全謠言,很快就銷聲匿跡了,個別的舊謠新炒,看到題目直接就刪了,點擊的慾望都沒有。可以說,經過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公眾的科學素養和媒介素養有了很大提高,識謠防騙的意識和能力大幅提升,不像原來那麼容易被忽悠了。

消費者代表尹玉泉則說起了“西城大媽”的“豐功偉績”,說一個近期的事,我們樓有個做鴨脖的,整天烏煙瘴氣,臭氣熏天,白天關門晚上幹,跟政府打游擊,好幾年瞭解決不了,樓上的居民特別煩。但是今年咱們這個事解決了,怎麼解決的呢,這裡面有咱志願者的功勞。咱們志願者天天蹲點,摸清了什麼時間段有人、什麼時候加工,然後舉報給咱們食藥所,咱們食藥所也特別給力,一舉拿下。附近居民群眾都特別高興。所以說,咱們志願者作用大著呢。

“數說”食品安全

主場活動期間,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權威發佈。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表示,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和農業質量年工作部署,今年上半年,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了一、二季度共兩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加大了抽檢監測和監管力度。監測參數由過去的94項增加到2018年的122項,增幅29.8%,監測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增強。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在全系統強力推進“發現問題是業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工作理念。上半年共監測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153個大中城市的蔬菜和茶葉生產基地、生豬屠宰場、水產品運輸車或暫養池、農產品批發(農貿)市場和超市,抽檢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產品92個品種19727個樣品,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7.1%。其中,蔬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6.7%、97.8%、98.3%和97.9%。上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發展態勢。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負責人畢克新表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共評估審查准入176個國家(地區)8大類2255種進口食品,註冊92個國家(地區)1.7萬家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備案進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9.2萬家、境內進口商3.6萬家。2018年上半年,全國海關共檢驗檢疫進口食品640.4億美元,同比增長12.9%。未准入境不合格食品691批、2.3萬噸、481.2萬美元。涉及19類產品,主要為飲料類、糕點餅乾類、糖類等;涉及14類不合格原因,主要為標籤不合格、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標等。對於上述不合格食品,海關部門均按照有關規定做了退運或銷燬處理,未進入國內市場。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負責人畢克新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註冊司稽查專員張晉京表示,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以落實生產經營單位責任為主線,以發現和解決問題為著力點,穩步開展摸底排查、抽檢監測、宣傳引導等工作。特別是,集中力量,重拳出擊,重典治亂,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全力打擊違法犯罪分子。截至2018年6月,各地共查處違法違規案件2.9萬餘件,貨值金額15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8200餘名。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註冊司稽查專員張晉京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表示,今年以來,公安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持續深入推進以食品領域為重點的打假“利劍”行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2018年上半年,各地公安機關破獲食品安全案件65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萬餘名,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120起全部告破,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有效維護了食品安全。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

“謠”不可記 也不可急

謠言治理也是今年食品安全宣傳週的重頭戲。在主場活動中,陳君石院士強調,打擊謠言是必要的,但根本的辦法是提高公眾知識水平,使謠言無能為力。以食品添加劑為例,有多少人知道我們現在呼吸的空氣中至少有兩種食品添加劑?有多少人知道最常見的防腐劑苯甲酸,其實在植物中普遍存在?有多少人知道食品中經常見到的增稠劑很多都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如果科技工作者能夠很好地將這些有趣的知識傳播給消費者,消費者就不會談添加劑色變了。

食品安全謠言的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啟動式7月17日下午在京舉辦。啟動式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明珠出席並講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董事長吳少禎致辭,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媒體的代表共同探討“治謠妙方”。

王明珠表示,“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是推動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促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的一次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希望各方能夠藉助“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這個平臺,探索綜合運用法律、道德、教育、傳播、科技等手段,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方面拿出“新招式”、打出“組合拳”,讓真相跑贏“謠言”,共同推動構建尚德守法、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在京啟動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明珠

啟動式上,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天創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經理陳培嬋發佈了《2017年食品謠言治理報告》。報告從時間、傳播渠道、傳播類型等方面對2017年食品謠言概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公佈了食品謠言十大熱詞以及十大謠言分析。美團點評集團公司事務副總裁陳榮凱宣讀了“撐起網絡藍天 宣戰食品謠言”倡議書。倡議書提出了以下五點倡議:一、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堅決遵守法律法規;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決推進企業自律;三、強化職業道德建設,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四、堅守公平競爭原則,堅決抵制網絡食品謠言;五、凝心聚力共促謠言治理。

(本刊記者 黃家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