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羅斯福


疫情從冬天蔓延到了這個春天,天空之中彷彿都有揮之不去的陰霾,對疾病的恐懼充斥著人們的生活。

在我國取得了優秀的戰役成果之後,這份恐懼才像被季風帶來的潮汐一般慢慢退卻。

人類就是這樣一種有趣的生物,看似很容易被擊倒,卻總是那麼頑強的生長。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節奏進一步加快,人們的心情也跟著輕鬆了起來,被疫情緊緊揪住的心也在堵車的鳴笛聲、同事們關於加班的吐槽聲、領導開會的催眠聲中緩緩被治癒。成年人的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但在我們忙碌的步伐中,一群特殊的人很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是我們的孩子。

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有失偏頗。誰家的孩子不是被捧在手心裡呢?疫情之下孩子的防控可是一家人的重中之重。

其實正是因為家長們都過度專注於孩子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而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小樂樂的爸爸最近非常的煩惱,因為他的樂樂不再快樂了。樂樂爸爸是從事網絡安全相關工作的,從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加班加點的工作,直到最近疫情平穩之後,才終於能休息上一段時間。

可他卻發現他的小樂樂和從前不一樣了,不再對出去玩兒抱以那麼大的興趣;家長說話稍微大點聲,可能就會把他嚇哭;並且最近食慾減退的厲害,夜晚也經常做噩夢。

樂樂爸爸馬上把他的發現和家人們做了討論,顯然樂樂是自從疫情爆發之後,就有了這些改變。

樂樂爸爸不禁疑惑,關於外面的那些疫情消息才三歲的樂樂是無從得知的,難道他的變化和這場疫情也有關係嗎?

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實小樂樂的表現從心理學上來說,就是低齡兒童在面對應激事件時產生的自然的焦慮以及恐懼心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小樂樂產生了應激反應呢?


一、是什麼讓恐懼扼住了孩子們的喉嚨?


1.對未知的恐懼。

人類最原始的恐懼就來自於未知。低齡兒童由於認知發育的限制,很難自行理解這場疫情意味著什麼。

孩子的世界裡,可能這場疫情就意味著不能去上學,不能出去玩,不能和小夥伴見面。

孩子們所認識的往往是這場疫情帶來的後果,而不明白髮生的原因。這些都讓孩子產生莫名的恐懼。


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2.來自家長的焦慮。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非常善於觀察的。父母們焦慮的情緒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傳遞到孩子們小小的心靈當中。

這無形中也給孩子帶來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小朋友們是不懂通過外力來化解自己的負面情緒的。這同樣也是造成孩子對疫情恐懼的原因。


3.外部環境的改變

疫情發生以來,家長們出門都紛紛帶齊了裝備,口罩,帽子,雨衣等;家裡也都瀰漫著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孩子們一天可能要洗上許多遍手;日常的飲食中甚至都加入了預防肺炎的藥品。孩子們對這些改變都充滿著疑惑,這些疑惑轉為焦慮,進而成為對疫情的恐懼。


知道了這些恐懼的來由,我們就要採取相應的辦法克服它。


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只有直面恐懼才能夠消除恐懼。


1.孩子們有知道真相的權利。

家長們往往覺得孩子的世界就應該純潔無瑕,疫情這樣殘酷的事情,告訴孩子彷彿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其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這就像現在我們一直倡導的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以及教會孩子理解死亡一樣,只有讓孩子明白這件事情本身的樣子,才能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

不破不立,只有在面對真相時,才能產生克服他的勇氣。


2.讓孩子客觀的理解疫情

上一點我們提到要讓孩子瞭解真相。那麼怎麼去表達這個真相呢?這裡的表達並不是我們成年人之間這樣平鋪直述的表達,而是需要家長朋友們拿捏住一個準確的程度。

既要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慮到小朋友們的理解能力。

比如可以把病毒比喻成一個小怪物,會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人體進行破壞,只有醫生能捉住他。


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3.耐心的傾聽孩子的煩惱。

在孩子們知道了疫情的具體情況之後,孩子們往往就不會那麼害怕了。這時孩子們可能就會通過傾訴的行為來為自己的恐懼找到一個釋放的出口。

比如,這個小怪物真是壞,讓我不能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怪物那麼厲害,醫生叔叔能打敗他嗎;爸爸媽媽知道這個小怪物長什麼樣子嗎?

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家長們應該耐心的傾聽並給予解答。這樣不僅緩解了孩子的恐懼,同時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安全感。


那麼面對已經出現恐懼應激反應的小朋友,我們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打開他們的心扉呢?


三、通過親子游戲的方式來消除孩子們對疫情的恐懼。


1.繪本閱讀。

家長們可以為小朋友們準備一些跟疫情相關的繪本進行閱讀。如《為什麼不能出門》《寫給孩子的冠狀病毒繪本》等,幫助孩子理解疾病和生病的概念,同時引導孩子瞭解一些新冠肺炎的知識。


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2.清潔小能手

當孩子們一定程度的瞭解了病毒的傳播方式之後,孩子們就會明白,保持衛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家長們可以引導小朋友參與一些日常的家庭清潔活動,比如擦桌子,整理玩具,清洗自己的衣物等。

家長們可以把這些工作生動的解釋為“掃除小怪物”“小小怪物在哪裡”等,來提高孩子參與的興趣。


3.廚房小幫手

增強免疫力是對抗病毒的一個重要手段,那麼健康的飲食無疑是增強免疫力的最佳途徑。

家長們可以給小朋友安排一些廚房裡的小工作,在孩子完成這些工作的同時,可以給孩子科普一些關於蔬菜的常識,幫助孩子養成健康飲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別讓疫情侵蝕了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共同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家長朋友不僅要關注孩子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更應該兼顧孩子們的心理狀況,不要讓這場疫情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陰影。

這場疫情給你的孩子帶來了哪些心理變化呢?你是否成功的化解了孩子的這些恐懼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