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推薦】散步,“步”中大有文化

【書院·推薦】散步,“步”中大有文化

散步,漫不經心地走路,看似千人一面,其實各有千秋。


王羲之的散步,風度中見風骨。《晉書·王羲之傳》記載,“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遊,弋釣為娛”。王羲之出身名門望族,有救國匡時之才,喜歡仗義執言,從政31年始終不得志,53歲辭職後,更加寄情山水,親近黃老,崇虛好玄,在散步中安享自己的人生。他給友人寫的便條《得示帖》行雲流水,“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意思說,明天,日出後才能出行,因為不想接觸霧氣,現正等待(五石散)藥性發散。


蘇東坡的散步,閒適中見曠達。“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蘇軾被貶到黃州,4年後好友張懷民也受貶到此。秋風起,秋意涼,秋氣高爽,秋月無瑕,難以入眠的他似乎知道張懷民也沒睡,於是散步到他寄居的承天寺。二人相見,四顧無言,一起散步庭中,月色空明,地上竹柏之影如在水中交錯,此情此景,好不閒適!


蘇東坡自稱閒人,其實身難閒,心更不閒。因為無薪俸,白天忙於墾荒餬口,晚上的時間是自己的,卻又不自覺地想到自己的遭遇。何以遣懷?攜友乘月夜行。從元豐五年的《黃州寒食詩帖》,到《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再到六年的《記承天寺夜遊》,散步夜遊,東坡的思想經歷了一個重大轉變,胸中塊壘得以消解,自哀自怨隨風而逝,瞬間感懷凝成了歷史,曠達豪情天地共存。


【書院·推薦】散步,“步”中大有文化


宗白華的散步,隨意中見至味。“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折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別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到興趣的燕石。”他喜歡去看國內各種藝術品展覽,即便高齡也樂此不疲,得到的感悟,也許正如散步中撿拾的花、石,寫成文字,長留案頭。在《美學散步》中,他用散步式家常里語,講述書法、繪畫、古代音樂、園林建築等中國傳統藝術中美的韻味和美學關鍵範疇,情感與理性、社會與自然、人與藝術,合二為一,“生命的律動”這一中國傳統美學的精魂如在眼前,觸手可及。


作為美學宗師級人物,宗白華似乎並不注重構建自己的美學體系,正如他的散步,“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的”,收在《美學散步》中的論文,篇幅不長,意味深長,如同一顆晶瑩的水珠,蘊含了無窮的張力,折射了時代的光芒。讀者評價,“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這也許是對宗先生的散步觀最好的評價。


汪曾祺的散步,豐富中見溫情。“我從小喜歡到處走,東看看,西看看。放學回來。一路上有很多東西可看。路過銀匠店,我走進去看老銀匠在模子上敲打半天,敲出一個用來釘在小孩的虎頭帽上的小羅漢。路過畫匠店,我歪著腦袋看他們畫‘家神菩薩’或玻璃油畫福祿壽三星。路過竹廠,看竹匠把竹子一頭劈成幾岔,在火上烤彎,做成一張一張草筢子……”這個愛好,成為習慣,一直跟隨著汪曾祺,無論是幼年在高郵,青年時在昆明,以及後來生活過的上海,武漢,張家口,等等,他都喜歡去那些熱鬧的地方看看。晚年定居北京,他常常早晨繞著玉淵潭遛一圈,遛完了,找個地方坐下聽人聊天。或者拎著菜籃,去附近的菜場轉轉。像牛吃草一樣,過段時間把散步看到的點點滴滴,再回味、醞釀,等到成熟,一氣寫成文章。他的文章,無論詩、短篇小說、散文,甚至劇本,充滿人間煙火,洋溢人間溫情,與此大有關係。


“每個人都帶著他一生的歷史和半個月的哀樂在街上走”,汪曾祺在小說中說。散步,不僅是茶餘飯後的休閒,健身養生的良方,其時其境,其人其性,細細端倪,亦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