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很多父母都會想知道,同樣是吃奶長大的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

從小就很聰明,有的卻很普通呢?是和吃的玩的用的有什麼關係嗎?都不是!這得從二十多年前的一個科學實驗說起。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1995年,美國一位名叫貝蒂·哈特的人類學家聯合另一位人類學家託德·雷斯利,做出了一份歷時2年半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從立項到結束並沒有得到美國民眾的關注,直到那份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的學說展現在民眾眼前,人們才意識到孩子教育中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這份學術報告將家庭教育中因為貧富差距而引發的後果刨根問底,從跟蹤調查的42個家庭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4歲時,與出生在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到3000萬個英語單詞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3000萬個英語單詞是

什麼概念呢?如果有些人對於英語單詞不太熟悉的話,我們把這個換算成3000萬漢字。正常國人的語速平均每分鐘可以說120個字,也就是要不停地說173天才能說完。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而三歲前,父母對孩子說的話直接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的詞彙量會增長得越快,孩子日後測試出來的

智商會越高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裡,把“3000萬詞彙”帶來的大腦發育差距稱為孩子成長中的“鴻溝”!那些從小就很聰明的孩子,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有多麼的富有,也不是因為他們報了多少個興趣班特長班,而是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語言環境豐富、詞彙量巨大的家庭中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麻省理工學院榮譽退休教授諾姆·喬姆斯基博士,曾參與心理學的認知革命,被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他也認為“語言是天賦所賜,大腦中有專門的語言裝置,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就具有掌握人類一切語言的能力。”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所以,多和孩子聊天,是所有家庭中無論貧富都可以進行的“早教”。即使孩子還聽不懂你說的是什麼,還不瞭解你說的詞彙的意思。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這種“聊天早教”被美國的金融投資學者們稱為“學前期投資

”,並結合全球各個國家的實際情況,分析後發現了其中的一個驚人的規律:“越是發達國家和精英家庭,越重視對孩子教育領域的時間、精力、資本的投入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曾獲得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詹姆斯·赫克曼在自己的《因人而異的教育回報估計》中提到了自己長達40年的跟蹤研究,他發現對於

孩子的投入越早,回報越大0-3歲時期每投資1元錢,在孩子成年後得到的回報是18元;但是到了小學時投資1元,成年後回報只有3元;而到了大學時投資1元,成年後回報值不到1元。也就是說,從大學時開始,投資會變成負收益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真正的教育,從孩子出生時就已經開始了,而不是進入學校才開始。當父母們開始聊天,聊天中出現的無論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貓小狗小豬小鳥,還是桌子凳子杯子盤子,蘋果香蕉菠蘿檸檬,等等等等,都是在對孩子進行教育。這種零投入高回報的“投資”根本就是無本生意,只需要多說話多聊天就可以。而且研究還發現,讓孩子多處於聊天的環境中,他所接觸的詞彙量對於數學能力、空間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個人毅力、推理能力、自律能力、道德心、同理同情同心情感的發展都有關係。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交流、聆聽、通感,這些聊天中的情感聯結,遠遠比那些昂貴的教育機構和課外補習效果要好得多,只是很多家長不明白其中的重要性罷了。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結果: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其實是這個

不過啊,現在明白也為時未晚!

(每天分享有質量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