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研究方法在設計工作中的運用

我的工作是平面設計。

設計,是與藝術關係最近的一門學科。

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豐富,遇到的困難各式各樣,同時又被我一一解決。

其中有的順利,有的困難。

回頭看看,其實,大多數的時候是方法問題。有很多問題之所以解決起來困難重重,除了少數外在條件限制,多數是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


最近兩年,我開始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識結構。發現了很多問題,以前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決局部問題上,沒有站在更宏觀的位置看待全局。其實也是因為能力的缺口,而無法站的那麼高。有時候,只是憑著感覺,知道站在格局的外面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


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研讀設計歷史。《世界建築設計史》《世界平面設計史》《包豪斯》…… 閱讀歷史,是最好的方法。知道過去,也就能夠揣測未來。


這與學習西方哲學的方法很一致。在西方哲學部分,很多哲學家,既是哲學家,也是藝術家、詩人,有的還是教育家。


所以,哲學可以指導所有學科的根源就在這裡。先有哲學家,然後分支出藝術家、詩人、教育家等等。


而西方哲學又認為,哲學中有一個宇宙至高的真理,就像中國的“道”

這個至高真理被赫拉克利特稱為“logos”。


在設計的歷史中,我發現沒有一個設計種類的歷史是獨立存在的,他們都是互相影響,互相干擾。而且每個時代產生的設計運動都伴隨一個思想上的轉變,或者是對前人設計思想的辯論,駁斥。這其實也是哲學思想的過程。


比如設計歷史中維多利亞風格與國際主義風格。

維多利亞風格,是因為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形成的一種藝術復辟的風格,特點是有很多的有機裝飾,而且裝飾繁複,圖案矯飾。這些風格的形成,很大原因是因為維多利亞女王是一位強權的獨裁統治者,她個人喜愛這種復古的風格,於是為了迎合女王的趣味而產生了如此大規模的風格運動。


多半是上層社會、精英、貴族們享受設計製品。普通大眾是無法享受到如此精美的設計製品的。大眾使用的是製作粗糙,毫無設計可言的日用品。


出於對女王的反對,所以產生了後面的其他風格。


人們為什麼要反對女王的強權統治?因為人們的哲學觀念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認為被奴役、被統治是應該的。人們建立的自己的幸福標準。發展了另外的哲學觀點,這種哲學觀念在適當的時間,就像種子在肥沃的泥土中遇到了水,一下萌發了。


所以,我個人最近這兩年,非常重視設計歷史的研讀,歷史可以告訴我們設計這個專業在過去的脈絡是如何的,為什麼會形成如此的脈絡?思考這些問題,瞭解這些問題,能夠幫助我們很好的把握當下。


歷史作為建立知識結構的依據。在每個時期,有哪些重大的節點、事件。掌握這些之後,可以慢慢豐富其中的內容。通俗講就是先搭骨架,後添肉。


“肉”與“肉”之間總是有連接貫通的地方,所以在添肉的過程中,不自覺的掌握了大量知識與信息。


比如包豪斯著一個借點,通過基本著作的研讀,不僅很好的解釋了我在設計歷史中留下的問題,同時也讓我理解了當下的一些設計現象的原因。一舉多得。但無論怎麼變換,必須是圍繞歷史脈絡的,不然對於設計師、設計事件、設計運動的理解就是片面,不充分的。


理解不充分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片面理解,容易造成誤讀,或者極端的設計行為。在工作中會產生很多事物。

比如包豪斯,有人說他的成功是來自創新,有的人說是來自當時的社會潛在機會。其實應該綜合看待。當時的歷史條件,促使一些有思想的人,迫切的想做一些事情,於是在政府的資助,自身努力,以及中國藝術家、設計師的合力之下,在格洛佩斯的帶領下,在為魏瑪立了。


包豪斯並非一番豐順,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他們其實大多數時候是資金不足。需要靠作坊來維持生計。而當時許多包豪斯的學生是窮人。

所以,包豪斯也要不斷靠接受委託訂單生存下去。經費問題幾乎是一直困擾包豪斯的難題。


在包豪斯的帶動下,當時的德國設計留下很多流傳至今的風格,影響。甚至有些產品現在還在被我們使用。比如彎曲的鋼管椅子。


我的知識結構的另外一部分就是當下與未來。

結合設計歷史,看待當下的主流設計發展,能夠理解當下,才是發展的關鍵。


反過來,我會用這些學習所得的成果,不斷的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環。


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哲學的思考方法就非常實用。

我所接觸的商業設計、自我項目,或是與藝術有關的作品,都是在哲學的幫助下完成的,尤其是希望哲學的思考邏輯,受益良多。可以肯定的說,我在設計上的提高,與對哲學的學習關係非常大。


比如,企業的商標設計、企業理念策劃等,其實都是在提出一個哲學主張。即最高真理。只不過,這個最高真理不是宇宙的,而是這個企業的。


那麼接下來的一切設計、企業行為,都要圍繞這個最高真理,不能有偏離。


一如既往的始終貫徹下去,就是品牌。


我的另外一部分工作是顧問。

我需要指導品牌或設計師如何工作。

而我發現,通過提問讓對方說出工作方法是最有效的。

這也是在西方哲學歷史上,蘇格拉底的方法。


平面設計,歸根到底是信息的傳達,要表達什麼給人看?如何表達?那些是多餘的,不需要的?那些是必要的?


最後也許會形成一個畫面非常抽象的作品,但只要稍微用心就能馬上理解作品要傳達的信息。這其實就是哲學追求宇宙最高真理的過程。


所以,哲學的思考方法,同樣也實用與我的工作,而我經常實用西方哲學來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哲學是抽象的,需要被理解,被體會的。

設計也是這樣的,作品的表現形式有時候很抽象,不那麼華麗,但是卻傳達出強大的信息。震撼人心,達到溝通的目的。


思考一個平面作品的過程,就是在思考一個哲學問題,或者說在體會一個哲學問題。

我會反覆的問自己,這個形式對嗎?表達的準確嗎?必須要這個嗎?

同時反覆的試驗,直到這個作品被推敲增一分太多,減一分又說不清楚的地步。


比如前幾天一個朋友請我對一個網站設計給意見。我跟他說,你現在的設計很好,因為你讓人忽略了版式的存在,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內容上了。而內容不正是你要給人看的,與人溝通的嗎?


有時候,大家都去模仿某一設計風格,但卻不去研究,為什麼這個設計會做成這樣?背後有什麼道理?為什麼不能減掉那個?為什麼不能加上那個? 如果只是照貓畫虎那永遠無法走進主流。

就好像西方哲學中,認為世界有一個真理,是“理式”現實中的一切實物都是模仿了理式才會成為實物,也就是說實物都分有了某物“理式”,才會被成為某物,比如杯子,被子的形狀材質有千萬,但為什麼都叫杯子?因為他們都分有了杯子的“理式”;然後,畫家通過臨摹現實,產生了繪畫作品。所以,繪畫作品是不真實的,也是距離理式最遠的。


所以,原創的作品一定是背後有設計師的“哲學理式”的。如果沒有“哲學理式”作為支撐,那麼這個作品就只剩下表現形式,而這些表現形式沒有“理式”可以依附的。也就是隻形式而已,而形式脫離功能,就什麼都不是。


其實功能也就是真理的體現。

所謂功能,就是要滿足什麼。

被滿足的就是“真理”


以上是我通過學習西方哲學研究方法的一點體會。結合自己的專業與工作,淺談自己對知識的管理方法,和哲學思考方式在工作中的運用。



2013年寫於中國人民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