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何成為高效學習的能手

對大多數人來說,都需要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習方法改變之後,才可能進入一種新的,更高效的學習狀態,獲得全然不同的學習效果。

那麼什麼是有效學習,高效的學習?在學習時,什麼是有效的,什麼事無效的?理論來源於生活和工作,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

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集中注意力解決工作、生活中的難題為目標的學習就是成年人的高效學習。期間,需要你勤奮的刻意練習以及適當的名師求助。

這樣的高效學習有幾個關鍵詞:1.適合自己;2.學習方法;3.短時間;4.注意力;5.解決難題;6;設定目標;7.名師。每一個關鍵詞都很重要。

學習如何成為高效學習的能手

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曾經試過學日語,天天翻語法;也試過彈吉他,一項一項的扣基本功;後來學畫畫,就與素描、排線、明暗槓上了。最後的結果是連入門的門檻都沒有摸到。像我這樣在學習的時候選了一個低效的學習方法,自然就是費力不討好的無效學習了。

  • 兩種學習方法

有效的學習有兩個核心詞:模仿與創造。

我們咿呀學語的時候,從沒有人教過我們的中文語法,全靠模仿學來的。但是當繪畫大師開始畫畫、當建築師開始設計一個建築的時候,你會發現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幅畫,也沒有一樣的建築,這就是創造。

模仿是自然的核心,創造是結構的核心。當我們學語言、樂器的時候就應當用自然的學習方法;當我們要學設計、經濟的時候,用結構的學習方法更妙。

自然注重本身,一項技能、一門知識就是它表面看起來的那樣;模仿式的學習,遇到什麼學什麼,積少成多,以量取勝。學完就變成自己的,可以立刻運用。

結構更注重結構與聯繫,是透過表面去尋求底層邏輯關係。學的是可以舉一反三的整套系統。創造式的學習,強調學習的體系化。學完之後一定是為了能夠創造,是質變。

面對不同的學習目的,我們需要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法,否則就是無效學習。

  • 練習不需顧全大局

高效學習方法=適合的學習方法+高效率的學習

什麼是高效率的學習?最簡單的就是把目標拆開,針對每個細節進行反覆的刻意的練習,不要一開始就照顧全局。忘記整個曲子吧,一個小節一個小節練習過去。可以參考TED的視頻:20小時學會任何技能。

  • 高效碎片化學習

有了方法和效率之後,時間就是關鍵了,否則碎片化學習概念也不會火起來。

在這個人人都在碎片化學習的時代,想要有效的進行碎片化學習離不開一個關鍵詞:搜索。

一定帶著問題和困惑進行學習,勤使用搜索功能。搜索就是一定要帶著問題和困惑去實行碎片化的學習,最終把碎片鏈接起來,才是最有效的碎片化學習。而不是盲目的瀏覽、刷網頁、放進收藏夾。

學習如何成為高效學習的能手

二、學習興趣

關於學習每個人都能說出來的一個觀點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以這句話為前提,如果我們要學習很多知識與技能的話,就需要不斷的培養相關方面的興趣愛好,才能更好的學習,顯然,這不是明智的。有時即使很痛苦,但是為了獲得做成這件事之後的利益,我們仍會去做。得知道:是個人,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回報的。

這就是人們做事的除了興趣之外的另一個外部驅動:完成任務之後帶來的獎勵。

成年人的生活、職業中處處充滿挑戰與任務。小孩子可以談興趣愛好,成年人只有任務利益驅動的學習。

作為成年人,當放棄學什麼都需要興趣。學會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外部驅動學習,才能貫徹高效的學習。帶著以教為學的心態,才學的更好。

擊敗拖延症

在學習的時候,有拖延症該怎麼辦呢?其實拖延症的學名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用結構的學習方法來看,本質就是注意力無法集中。

  • 認識拖延症

任何人都有拖延症,只是每個人拖延的事情不一致。畢竟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不幹,或者什麼都幹。

你看那些被別人認為或自己認為有拖延症的人,現在不是好好的的活著呢嗎?有的甚至活的比你還好。

要知道如果被你拖延的那些事對你並沒有什麼影響,其實你沒有拖延症,只是那些事不具備優先級而已。

學習如何成為高效學習的能手

  • 解決拖延

人永遠無法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作為成年人需要思考的是怎麼把自己討厭卻不得不做的事情給做了。

只有在你看來真正嚴峻的任務才能解決你的拖延。給自己設定一個真正嚴峻的任務,通過實現一個個分解的小目標,從而達到解決拖延症的問題。從實現小目標這件事來突破,繼而形成一種慣性行為,,再逐漸學習一些技巧性較強的東西,先通過這些積累信心,最後再去做通過量變產生質變的事情,這就是非常高效的學習過程了。

三、直奔大師,已終為始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要掌握一項技能的衝動,這種衝動就是:別人都會,我也得會吧。做為一個成年人,覺得今天我學會了這個,明天/明年可能就會用的到。趕緊打消這些念頭吧,這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這是大人們鼓勵孩子去學習的時候才會經常說的話,而你已經不是孩子了。

對成年人來講,要開始學一個東西已經不如學生時期般容易了,所以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找準學習的切入點。

不一定要從基礎開始,忘記要學基礎這回事,從大師開始。大師不一定是個具體的人或特定的東西,而是你的終極目標,指的是一個特定的情境。

如果你學吉他是為了演奏你最喜愛的那首曲子,那就忽略基本功,從這首曲子開始吧。你學畫畫也並非是想成為大畫家,而是模仿別人的作品陶冶性情,那就沒必要畫半年的雞蛋了,直接臨摹你喜歡的畫即可。

一個好老師很重要,瞭解你,更瞭解知識結構,知道你要去往哪裡,讓你從哪裡開始,以終為始。要明白有些事做起來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怯場是最糟糕的自覺。一個人膽子變得比之前大一點,未來能走的路可能就會長一點。

世間知識是相通的。周星馳也能和李笑來很好的聊天。學會一個東西,再去學其他的會容易的多。學習的自信都是這樣積累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