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劉笑嘉 作者

不論是從美奈還是芽莊前往大叻,你的第一反應都會是:哦,有點涼啊。於是,在大巴停靠站最常看到的畫面就是旅人們紛紛打開行李,往身上加衣服。在越南這片狹長的國土中,綿延3260公里的海岸線再美,也容易讓人審美疲勞,海拔1500米的高地小鎮大叻,絕對是個躲避酷熱與比基尼的清涼調味品。

小鎮懷璧,名曰春香。小鎮雖處山地,人們投向它的第一眼卻都落在春香湖上。如此美麗的月牙形湖泊,通常都會與一些美麗神秘的傳說牽扯上關係。可惜春香湖的來歷一點也不浪漫,它是一個開挖於法國殖民時期的人工湖。1893年,一群厭倦了西貢的悶熱的法國探險家發現了大叻,他們請求法屬交趾支那的殖民地總督在這裡興建高山避暑勝地。總督欣然同意,於是在1907年興建了第一座旅館。到1912年,法國人的建設已經讓大叻形成了市鎮規模。20世紀20年代,法國殖民政府將索非特爾大叻皇宮改為酒店對外開放,並在錦黎河上築壩打造出了春香湖。從此,前來大叻避暑納涼的歐洲人便絡繹不絕。如今,大叻已成為越南人最為喜愛的度假小鎮,更是越南的蜜月聖地。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向來和“人工”二字連在一起的,都與浪漫絕了緣。春香湖卻是個例外。沿8公里長的湖岸走上一圈,只遇到了悠閒的松樹、舒適的草坪、五彩斑斕的花圃、覓食的鴿子、優雅的天鵝、親暱的情侶和幽幽的咖啡香。任何時刻走累了,都可以在草坪上躺下來,望著藍天白雲休息。春香湖面積足有5 平方公里之大,卻位於大叻的心臟地帶。很少有城鎮的中心是座湖泊,除非這個城鎮的存在就是為了教人忘記,忘記燥熱,忘記喧囂,忘記奔波,忘記工作。

只是大叻再美,也沒能叫法國人忘記家鄉。或環湖或依山而建的千餘棟法式旅館、別墅、行宮和私人庭院,以及艾菲爾鐵塔形狀的無線電發射塔,都是法國人思鄉的傑作。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法式建築使得大叻這座東方城市散發著歐洲風韻,大叻逐漸變為越南最有韻味的混血小鎮。據說越戰期間法國曾要求美國飛機不要轟炸大叻,因為這裡保留著法國人對原鄉的記憶、情意與品味。

法國人的裝點也確實讓這個高地小鎮變得更加漂亮。塗著絢爛色彩的精巧房子,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給人一種夢境般的不真實感,總覺得自己是《楚門的世界》的主角,置身於總是風和日麗的巨大影棚之中。

大叻的混血之美只能悅目,而越南最常見的街頭混血小吃——法棍夾肉則能解饞。一條本無特色的法棍由中間剖開,夾上韌糯的肉腸、爽脆的黃瓜和新鮮的香菜,撒上越南特有的醬汁,咬一下滿口留香。越法混血的吃法,別有一番風味。

在大叻,最合適的旅行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在藍天下、微風中馳騁,才不枉費如此清新的空氣。

從春香湖向南到Crazy House,相距不過2公里,氣質卻從輕鬆閒適陡然轉為古怪奇異。Crazy House不止一棟建築,而是由幾座建築以曲折詭異的通道相連。至於究竟是幾座,恐怕只有設計者和上帝清楚。這座建築完全無法用傳統的觀念來審視。其中一座外形酷似一棵枯死的巨樹,巨大的樹洞則是窗戶與入口,盤根錯節的巨大藤蔓纏繞著其他幾座建築。隨意選一個入口進入建築群,沿著誇張怪異的樓梯,忽高忽低,時而在屋頂上行走,時而通過怪誕的空中之橋,時而遇到凝固的“岩漿”,時而撞見巨大的“蜘蛛網”。有人形容Crazy House像是被潑了硫酸的高迪的作品,總之一切都不合邏輯、毫無規則,即使身臨其境,也很難相信這一切是由鋼筋水泥造就。你不滿於無法選擇前行的方向,只是順著設計師的想法走。於是你故意改變了前進的方向,以為可以脫離Crazy House的魔爪,轉著轉著又回到原點,才發現不過是落入了設計師的另一個圈套之中。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Crazy House原本是家酒店,只是現在參觀者遠遠多於住客。作為一家酒店,Crazy House只有10間臥室,每間都以動物或植物命名,有象徵英勇無畏的中國人的“老虎屋”,有象徵勇猛強大的美國人的“老鷹屋”,還有象徵辛勤勞作的越南人的“螞蟻屋”。頂層的房間在床的正上方設計了玻璃天窗,可以夜觀繁星。為了營造出真正樹洞的感覺,房間裡的窗戶與牆壁沒有一個直角。房間水電齊全,卻看不到一根管道。房屋內的裝飾和雕塑均為手工製作,造型奇特。而每一間屋子設計也都是獨一無二的。Crazy House還在擴建,它將變得越來越古怪。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Crazy House的設計者是位腦洞極大的美女,她是越南第三任總統長征的女兒鄭越娥,許多越南人都叫她“公主”。鄭越娥早年在前蘇聯取得建築博士學位後返回越南,在大叻買下一座古老的法式別墅,並在旁邊築起這座Crazy House。據說Crazy House是她的一個夢,但對於路痴和恐高者來說,這裡大概更像個噩夢。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我在Crazy House裡迷路時,偶然撞見主人鄭越娥女士,當時她正在金魚池邊的小桌祭拜。我在Crazy House中繞來繞去,卻始終無法到達金魚池。我猜想一定存在一條暗道,只有她才能進出。後來與工作人員攀談,證實了我的這個猜測。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那天剛好是陰曆十六,無論大街小巷,很多人家的門口都擺著許多祭神用品。跟當地人聊了聊,得知他們在每個月的滿月之日都會祭拜。十五在室內,十六在室外,昨天是為在世的人祈福,今天是為離世的先人祈禱。

不知道是不是在Crazy House裡待了太久,出來後再看正常的房子也都覺得怪怪的了。騎著摩托繼續向山上進發,想去看看坐落在山頂的德辛教堂。看到當地人瀟灑地騎著摩托上山,以為自己也能辦到,最後落得只能半路棄車改為步行,走了數公里山路,才找到德辛教堂的大門。可惜德辛教堂並不體恤我這一路的風塵僕僕,依然給我吃了個閉門羹。不過,即使只遠遠望到了外觀,也已感受到這座教堂獨特的混血風格。中國式金龍、越南式簷角與希臘古典風格雕像,出現在同一座天主教堂中,確屬少見。

大叻,越南的混血高地小鎮


回程依然難走,好在沿途風光足以讓人忽略疲勞。山上建造的法式別墅,除了鄉村風味更盛外,還平添一種遺世獨立之感。從山上俯瞰整個小鎮,像是在品嚐一盤點綴著五彩糖豆的冰淇淋。旅途中遇到的那些美景總是像花香,像蜂蜜的滋味,像一陣風吹過耳畔的聲音,我們無法長久地停留,甚至無法證明我們來過。擁有他們的唯一辦法是將之印在腦海,刻於心上。

轉自馬蜂窩,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