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的黃昏:“百度一下”,你還是去了微博

搜索引擎的黃昏:“百度一下”,你還是去了微博

今天上午,‘百度瀏覽器將不再更新’的消息被掛上微博熱搜榜,據百度瀏覽器在官方網站發佈的公告顯示,由於部門業務調整,官方將於2019年04月30日對產品部分功能停止服務。

1

分不清是厚待百度,還是“厚葬”百度,微博最近頻繁出現與百度相關的熱門話題。在此之前,‘把微博當百度用’也曾上過熱搜榜,點擊進去,微博搜索與百度搜索的PK條赫然陳列,認為微博搜索更好用的人數幾乎是對面百度搜索的10倍,簡直殺人還要誅心。

搜索引擎的黃昏:“百度一下”,你還是去了微博

今年一月,知名媒體人方可成那篇刷屏文章《搜索引擎百度已死》,揭示的主要是百度為百家號過分引流的問題。但無論是惋惜百度將搜索引擎做成自家信息後花園,還是記恨百度過去在廣告業務上犯下的種種錯誤,都至少證明,還有人在用百度。罵得越厲害,說明用戶反饋越活躍嘛。

因此,相較於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另一位知名媒體人魏武揮最近做出的判斷可能更準確些:搜索引擎當死。

如果說‘魏則西事件’是警鐘、‘百家號爭議’是喪鐘,那麼,‘把微博當百度用’則釋放出真切的死亡氣息。前者表明,百度被用戶從心理上厭惡;而後者表明,百度等一眾搜索引擎產品正在被實質性地替代。而更遺憾的是,市場上能夠替代搜索引擎的App實在太多了,它們構成了對傳統搜索引擎市場份額的肢解與瓜分。

2

‘把微博當百度用’,更確切地講是一種新的搜索使用習慣的形成,即人們對搜索功能的理解和應用正在發生變化。

網友為什麼要把微博當百度用?因為,從獲取最新資訊到各領域的精細化內容,包括找壁紙頭像、追星吃瓜、看影評、搜索考卷答案、產品測評等等,微博比百度更能滿足用戶的即刻真實需求。

同理,知乎、小紅書、豆瓣、美團等App的搜索功能,無一不威脅著百度的地位。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習慣了搜索美食用大眾點評,找路導航靠高德地圖,買車票訂酒店看攜程……從生活中最重要的衣食住行開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寵兒們實現了對百度的圍剿。

人們過去的無知,得靠“百度一下”來填補;現在,搜索引擎就像被部分屏蔽了一般,對於潛在用戶的許多需求已不可見。某種程度上,百度已經處於無內容可索引的狀態。以致有人甚至調侃,百度搜索功能最大的用處就是測網速。

比較常見的情形是,用戶使用百度搜索,主要是基於硬性的工作需求。而在工作之外,權重更大的基於興趣和生活需求的搜索,都被轉移到了微信、抖音、微博等App上面。兩相比較,用戶粘性高低和使用時間長短顯而易見。

與攜帶搜索功能的各類便攜式應用相比,搜索引擎正在變得笨重而無趣。可以這麼說,未來即便是大數據殺熟,也輪不到百度了。

3

互聯網圈經常有人說,殺死一個產品的,通常不是一個更好的同類產品。換言之,打敗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跨界。在腥風血雨的互聯網江湖裡,每個平臺的觸角都在伺機而動。

魏武揮提出了一個現象,‘移動互聯網正在島嶼化’。前面提到的一些App是小島,微信是典型的巨島型App,通過小程序和公號等,將其他檢索功能囊括其中。

的確,即便是對流量和平臺要求更高的長視頻,也早就開始提倡客戶端化。我們今天在使用在線視頻網站時,窗口下方會時不時地彈出“下載客戶端觀看更流暢”的提示。玩家們對自主型平臺的追求,一部分原因是對搜索引擎既定規則的不認可。

眼下最真實的規則是:用戶需要的從來只是搜索功能,而非搜索引擎。搜索功能受到青睞,核心原因是人們希望更便捷地觸達想要的內容,而非搜索功能本身出神入化。

相較於今天的島嶼們,百度如日中天時是一塊陸地,搜索引擎業務走在時代前沿,且設置了巨大的有效內容池。但如今,內容行業是微信和頭條們的天下。誰掌握了有吸引力的內容,誰就有被用戶使用搜索功能的價值。

而傳統搜索引擎既缺乏生動的內容,又缺乏有競爭力的平臺功能,如何不被淘汰呢?

過去幾年,外界輿論糾纏於百度搜索的價值觀問題,可到頭來,致命的不是價值觀,而是產品更新的乏力。當這片陸地的周圍紛紛興建起島嶼時,緩慢的百度反而成了一座孤島。同時失去重要信息中轉站和重要信息供應商的身份,才是以百度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宿命。

4

據說,輕應用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百度提出來的,但直到去年百度小程序才低調上線,始終不溫不火。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錯過了太多太多。

傳統的搜索引擎曾經燦爛光華,百度財報上的千億營收,依然能夠反映出豐厚的家底。但面對日新月異的移動互聯網,巨頭略顯疲態。最近兩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老大哥留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是成為各種因不正當競爭而產生的糾紛案件的原告或被告。

歲月是把殺豬刀,獻祭了PC引擎,養肥了移動App。“百度一下”註定成為了過時的流行語,微博一下、知乎一下的新搜索浪潮已經到來。果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個屁都不會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