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古蹟,今在何處?

河南省光山縣,有著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許多古蹟。然而,經過戰亂和歲月洗禮,許多古蹟遺址蕩然無存,目前尚存司馬光故居、紫水塔等古蹟。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光山歷史上的古蹟遺址。

光山古蹟,今在何處?

光城故城:今光山縣治,劉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光城縣,大明中分弋陽,立光城左郡,八年罷郡。太始初,西陽蠻田益光、田光興等起義攻克郢州,周復以蠻戶立光城郡,以光興為太守。(《水經注》:“黃水東逕南光城,南光城郡治也。”)東魏天平三年梁光州刺史郝樹以城內附隋,始改縣曰光山,唐太極元年始為光州,屬縣。元和志:縣東北至州三十里。《九域志》:“縣在州西六十里,按九域志與元和志道理不同,疑宋時曾移治。”

西陽故城:在光山縣西二十里,漢置縣,晉太康十年封汝南王亮子義為西陽公,元康元年進爵為王,東晉後徙廢為蠻,所據劉宋元嘉二十八年西陽蠻殺南川令,大明四年沈慶之討西陽蠻,即故縣也。《水經注》:“黃水東逕晉西陽郡城南。”

軑縣故城:在光山縣西北,漢高後二年封朱蒼為軑侯元封,元年除為縣,屬冮夏郡,後漢永早中封王霸子符為軑侯,晉屬弋陽郡,惠帝還屬江夏郡,永嘉後徙廢。(《元和志):軑縣故城在仙居,縣北四十里。)

仙居故城:在光山縣西,本漢軑,縣地。劉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置樂安縣,屬弋陽郡,尋改屬光城左郡,齊因之後魏屬北光城郡,隋屬弋陽郡,屬光州,天寳元年改曰仙居。元和志:仙居縣東至光州一百里,宋南渡初省。縣誌:仙居店在縣西五十里。

茹由故城:在光山縣南六十里,劉宋元嘉二十五年置縣屬弋陽郡,大明初分屬光城左郡,齊因之後魏改屬邉城口(字缺),北齊廢。

宋安故城:在光山縣西,梁置;魏書地形志:光州有宋安郡治大城,領宋安縣,又領樂寧縣,隋開皇三年郡縣皆有入樂安,唐武徳三年以廢宋安郡,置谷州,貞觀元年州廢,又有宋安入樂安縣。

黃川故城:在光山縣西南,後魏置黃川,郡治定安縣,梁廢入光州。《寰宇記》:“故黃川城在光山縣南四十里,相傳古黃國別都以口(字缺)黃水故名,梁天監元年廢。”

豐安故城:在光山縣西,本後魏所置永安郡也,治新城縣,北齊改曰豐安,隋廢郡以其地併入樂安。

光山古蹟,今在何處?

釣魚臺:有二,一在光山縣南龍山防河口,一在商城縣南六十里,有石屹立潭上。

臥龍臺:在光山縣西,上有龍池

木陵關:在光山縣南一百二十里木陵山上,至湖北麻城縣八十里。《水經注》:“木陵闗在黃武山東北,晉西陽城東南,南北朝為戍守要地,後魏景明三年梁將張口(字缺)之侵魏淮南取木陵戍任城,王澄擊走之。”《元和志》:“木陵故闗在光山縣南一百三十里,隋開皇九年平陳後廢。”

白沙關:在光山縣西南一百四十里,接湖廣黃安縣界,後魏景明四年元口(字缺)攻梁義陽破梁,將吳子陽於白沙,又有土門關(在縣南九十里)、鬥木嶺關(即墨斗關,在縣西南百里)、黃上嶺關、修善衙關俱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謂之五關,詳見麻城。

五水關:在商城縣西南五十里,以五水合流於關下而名

中渡鎮:在光山縣北八十里,淮水側,宋嘉定十年金兵畧光州中渡鎮今為中渡店

牛山鎮:在光山縣東一百里,明洪武七年置巡司,萬曆中移置於長潭驛。

南關橋:在光山縣南門外。

千工堰:在光山縣城西,繞城而東延數十里,泉水所滙明,嘉靖五年知縣五寶築石障水,溉田數千畝,今壞。

清水塘:在光山縣東五里,又有島石孔雀諸塘,凡二十六。

唐盧祖尚墓:在光山縣北三里。

宋司馬池墓:在光山縣西南,池嘗知光山縣。相傳死口(字缺)於此,又山西夏縣亦有墓。

司馬溫公祠:在州(廣州)榮東南。宋慶元中建,明洪武六年重建,又有祠在光山縣治西,光生於此,故邑人祀之。

淨居寺:在光山縣南,浄居山頂。唐神龍中建。有塔宋。《蘇軾詩序》:“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崇興寺:在光山縣南門外,元時建。

寶相寺:在光山縣西門外,始建未詳,明天順間修。

參考資料:嘉靖《光山縣誌稿》、、清乾隆《光山縣誌》、《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七十六·光州》

由於水平有限,文中斷句錯誤在所難免,敬請斧正。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正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立刪,謝謝!

收集整理:徐厚冰,安徽廣德市人,祖籍光山(具體鄉鎮地址不詳),自媒體人,地方文史研究愛好者,散文家。發表各類文章千餘篇。

光山古蹟,今在何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