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報駐洛杉磯記者觀察:疫情下的美國政府採購

  荔枝特報駐洛杉磯記者/春暉

  在美國,隨著人們對新冠疫情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戴口罩逐步被大家所接受。當然,醫護人員在治療時戴的特別防護口罩更是成為必須。一時間“洛陽紙貴”,某種特別級別的醫用口罩成了美國市場上緊俏物資。在物資採購中,聯邦政府的採購最有保證,管理運輸和通關的部門都是自家人。其次,就是各州的州政府了,政府有信用,支付有保證,這個不必多言。但是如何參與美國政府的採購項目呢?美國各級政府又是怎麼尋找貨源和完成支付的呢?我們以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則故事為例,看看疫情下的美國政府是如何突破傳統、特事特辦採購物資的。

荔枝特報駐洛杉磯記者觀察:疫情下的美國政府採購

(美國伊利諾伊州州政府)

  3月開始當疫情在美國大面積流行後,伊利諾伊州州政府發現某種型號的醫用口罩短缺。州政府只好遍撒英雄帖,找到一個叫傑夫的搬家公司老闆,他是州政府的服務供應商。別小看這搬家,美國搬家不僅僅是搬個傢俱,還涉及到電話、傳真、電視的銷號或移號,以及樓宇進出證件辦理等大大小小的瑣事。在伊州生活了48年的傑夫不僅人頭熟,而且左右逢源。

荔枝特報駐洛杉磯記者觀察:疫情下的美國政府採購

(國內一家企業在生產口罩 圖/新華社)

  州政府的緊急事務部門於3月13日(星期五)聯繫了他。他也“不辱使命”,找到了做服裝生意的老朋友。兩人電話聯繫後,又與遠在德國的貨代(代理商)開了電話會議。接著,他們又找了傑夫老朋友的生意夥伴,身在中國的魏先生。老魏平時在芝加哥呆三個月,拿衣服的訂單,其餘九個月就在國內落實生產。老魏也厲害,一個週末就搞定了50萬隻口罩的現貨,並落實了另外100萬隻口罩的生產。

荔枝特報駐洛杉磯記者觀察:疫情下的美國政府採購

(美國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 圖/CNN)

  說來也巧,他們都把家安在伊州,親戚朋友都在那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啊。因此,大家一致同意,把手上的緊缺口罩優先供給伊州州政府,並開出了近350萬美元的門到門全包價。不過按照口罩生產廠商的要求,這需要在3月17日(星期二)先付款後發貨。傑夫在家隨即聯繫了州政府緊急事務部官員,他們是在位於270多公里外伊州首府斯普林菲爾德。這個消息在3月16日(星期一)從緊急事務部報到了採購部,再報到了審計辦公室。審計辦公室相當於州政府的會計,保證政府合理、有效地使用納稅人的錢。不過,該辦公室的負責人艾倫可犯了難。以前政府哪有先付款再買的,伊州是一箇中規中矩的州,政府一般光準備合同就要3到6個月,其他繁文縟節就不提了。不過這次關係到醫護人員的生命,因此,這個問題可以克服。

荔枝特報駐洛杉磯記者觀察:疫情下的美國政府採購

(美國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 圖/環球網)

  另一個問題更為棘手,輪到艾倫那裡處理已經是星期一的下午5點了。州政府禁止電匯外國銀行,一般都是用打印出來的支票支付各類服務和採購。位於州政府二樓有一個機房,每天下午3:30,IT部門的員工使用密碼進入,啟動服務器打印州政府第二天所需的支票。每年這個機房要打印大約2千萬張支票,所以每晚上要打印上萬張支票。現在服務器已經開始打印第二天的支票了,要停下來專門打印一張近350萬美元的支票在過去還從未發生過。

  生命高於一切,幾個部門負責人最後用了3個小時完成必要手續,並決定為這張緊急支票停機。好在一切正常,系統成功地打印了那張支票。

  支票有了,怎麼交給傑夫?傑夫和艾倫在他們所在城市中間的55號高速公路旁找了一家麥當勞快餐店進行交接。

  兩人從未謀面,他們後來形容那次見面和支票遞送是極為魔幻的(有點網友見面的感覺吧)。傑夫拿到支票後馬不停蹄,又開了一小時的車,趕回芝加哥南郊的萊蒙特市,將支票存入銀行並讓銀行工作人員拍照。他將照片發給遠在中國的老魏和德國的貨代,表示錢已匯出,口罩可以發貨了。

荔枝特報駐洛杉磯記者觀察:疫情下的美國政府採購

  於是,這150萬隻某型號醫用口罩漂洋過海,於4月初抵達了伊州。當時,這批口罩一半存在州府斯普林菲爾德,另一半則存放在該州北部的德斯普蘭斯。現在它們已經被用在伊州各家醫院的抗疫前線了。

  不過這次成功的採購有許多幸運的成分,更多負責政府採購的人士希望未來對緊缺物資的採購,應由聯邦政府進行統一的協調和組織。他們希望這張幸運支票是第一張,也是最後一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