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雲港“化工廠爆炸”輿情觀察

2020-04-29 11:00:57 來源:民主與法制網 作者:輿情觀察員馬付才

輿情背景

4月21日晚9時10分左右,位於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城頭鎮境內的一家化工廠連續三次爆炸聲響。一時間“連雲港化工廠爆炸”上了熱搜,一度排名微博熱搜第一。

近年來,江蘇省境內化工企業頻頻曝出重大事故。如,2019年9月8日20時14分,連雲港市東海縣張灣鄉四營村連雲港恆友建材有限公司發生爆炸;2019年3月21日14時48分,鹽城市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發生特別重大爆炸事故;2017年12月9日凌晨2時20分左右,連雲港市堆溝港鎮化工園區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號車間內發生爆炸,爆炸引發臨近六號車間局部坍塌。

江蘇化工企業數量全國第一,特別是在蘇北地區,化工產業是支柱產業之一,這些企業給當地帶來鉅額稅收的同時,也因為帶來汙染而讓群眾“反映強烈”。

輿情事件

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城頭鎮境內的這家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後的第二天,即4月22日,新京報拍者探訪了事發地——江蘇連雲港宏興研磨材料公司(簡稱宏興研磨)。現場畫面顯示,涉事企業廠房屋頂被掀開、門窗掉落,部分牆體出現垮落。一輛停在院內的罐車,車體燻黑輪胎燒壞,有消防員在事發企業院內到處檢查。拍者注意到,涉事企業馬路對面的民房出現不同程度受損,有村民家房屋門窗被震壞、防盜門掉落,還有村民家屋頂被掀掉。

贛榆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通報:4月21日晚9時許,贛榆區城頭鎮後黃墩村連雲港宏興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發生火災。經初步核實,現場無人員傷亡。目前,火情已經基本撲滅,企業主要負責人已被警方控制,火災原因和詳細情況正在調查中,相關信息將及時發佈。

企查查顯示,發生火災的宏興研磨成立於2006年1月6日,註冊資本500萬元,企業地址為贛榆區城頭鎮後黃墩村,經營範圍為石英砂、硅微粉加工和銷售。

輿情觀察

1、輿情關注發展之痛

根據可查的2017年江蘇省石化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實現總產值為18520.99億元。而當年江蘇的地區生產總值為85869.76億元,化工支柱作用明顯。

而蘇北地區雖然欠發達,但是化工廠的數量卻不容小覷, 蘇北幾市的化工廠總和便可匹敵西部省市。蘇北地區的化工廠多沿河、沿海分佈。去年響水的化工廠爆炸便是在新沂河旁,本次的贛榆化工廠事故與海也是咫尺之遙。

但是,化工行業在為蘇北乃至江蘇經濟帶來發展的同時,安全環保與經濟增長的平衡一直成為詬病。例如,相關輿情顯示,連雲港的化工廠不光經常爆炸,還有嚴重汙染。

2018年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以《非法排汙幾時休》為題,報道江蘇省連雲港市灌河口3個化工園區(燕尾港、堆溝港和陳家港)環境汙染問題。央視報道指出,是因為長三角地區一些重汙染化工企業在當地政府的驅逐下急於尋找落腳點,而蘇北欠發達地區將此視為發展經濟的大好機會。“寧可毒死,不能窮死”成了當地百姓對化工汙染調侃的口頭禪。

化工廠的汙染不但老百姓無可奈何,職能監管部門也習以為常。人民網江蘇頻道在2017年3月28日刊文稱,灌南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對化工園區的異味投訴“習以為常”,稱“生產化學品也難免會有化學品的味道,我們沒有辦法保證沒有這種味道,如果你覺得化工廠的味道真有害,你就應該拿出一定的證據來證明你所說的,而不能僅憑一句話就懷疑它有害”。

而每次大規模汙染被曝光和化工廠爆炸之後,當地政府都要進行一次“整治風暴”。例如,鹽城響水縣化工廠爆炸事故發生後,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3月22日發佈《關於切實做好危化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的緊急通知》,表示將迅速開展全省危化品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排查各類風險隱患;嚴處重罰危化品企業違法違規行為。而在2016年底,江蘇發起“263”專項行動,並在2017年累計關閉落後化工企業1421家。2018年3月份,蘇北地區的化工園區汙染問題被曝光後,江蘇省再次掀起新一輪的環保風暴。

在連雲港“化工廠爆炸”輿情中,化工企業一方面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一方面,化工企業安全與環保問題帶來的詬病,給當地也帶來傷痛。

2、化工行業安全事故輿情觸目驚心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增強企業責任感,不能讓普通民眾“陪綁”,將他人的生命視為兒戲,4月21連雲港化工廠爆炸再次給企業的生產安全敲響警鐘。其實,僅僅是在2019年,國內就發生了多起化工安全事故,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都不小。為此,網友整理了2019年十大化工安全事故:

“3.3”四川達州硫化氫中毒事故。3月3日5時10分左右,甕福達州化工有限公司物流部磷酸灌裝區內發生一起硫化氫氣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傷。

“3.21”江蘇響水特別重大爆炸事故。3月21日14時48分許,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特別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19.86億元。11月15日,應急管理部發布事故調查報告,對44名涉案人員立案偵查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對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的61名公職人員嚴肅問責。

“3.25”山東招遠爆裂著火事故。3月25日,位於煙臺招遠市辛莊鎮的招遠金恆化工有限公司發生一起爆裂著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

“4·24”內蒙古東興化工爆炸事故。4月24日2時34分,位於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旗下營工業園區的內蒙古伊東集團東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氯乙烯氣櫃洩漏擴散至電石冷卻車間,遇火源發生燃爆,造成4人死亡、3人重傷、33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4154萬元。

“5.25”寧波北侖區油罐著火事故。5月25日15時10分左右,位於寧波市北侖區白峰街道新峰村 276 號的寧波北海燃料化工有限公司發生一起油罐爆燃事故,造成2人死亡;

“6·28”安徽蚌埠窒息、爆燃事故。6月28日18時許,蚌埠市淮上區沫河口工業園內的安徽麥琦化工有限公司淮上分公司發生一起窒息、爆燃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

“7.13”安徽蚌埠爆鳴事故。7月13日10時20分許,位於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的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停產檢維修作業過程中發生一起爆鳴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傷。

“7·19”河南三門峽重大爆炸事故。2019年7月19日17時45分左右,河南省三門峽市河南煤氣集團義馬氣化廠C套空氣分離裝置發生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6人重傷。

“7.24”遼寧葫蘆島火災事故。7月24日11時左右,葫蘆島天啟晟業化工有限公司二車間發生一起火災事故,事故共造成2人重傷,送往醫院救治,經搶救無效死亡。

“10.15”廣西蘭科新材料事故。10月15日11時15分,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北部工業園集中區東段3號廣西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發生反應釜爆炸,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8人受傷。

在企業生產管理中,有一個“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法則重點強調了“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積累的結果”。連雲港市贛榆區城頭鎮這家爆炸的化工廠是不是“帶病”的企業?對此,公眾期待當地政府全方位調查後給予解答。

3、原生輿情裂變出一連串違規問題

4月21日於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城頭鎮化工廠爆炸,事故發生時,官方的通報中將其定性為火災,這與實際情況形成了明顯出入。按照官方說法,是因為“事故之前原因沒有完全清楚”,加上過火面積較大,就按照火災進行了通報。

對此次事故,光明網刊發評論可謂“一針見血”。該評論指出,這一說法站不住腳。首先,爆炸聲響被很多人聽到;再者,不少網友拍攝的現場視頻,都顯示火災和爆炸同時發生。在這種前提下,通報出現偏差,與當地民眾的認知不吻合,不僅有失嚴謹,還有掩蓋問題嚴重程度的嫌疑。

該評論還指出,如此質疑並非空穴來風。從現有信息看,此次事故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人禍”——該企業的倉庫已經被停產整頓,然而還在私自生產,最終倉庫存放的可燃物著火,因雙氧水分解產生大量氧氣助燃,引發瞬間“燃爆”。也就是說,事故誘因不僅僅是企業在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上存在安全漏洞,還有被整頓後依然不停產的違規行為。企業哪裡來的底氣?當地監管部門對違規生產是否知情?

該評論分析其原因稱,從公開報道來看,涉事企業還有一定的背景,它是由當地城頭鎮副鎮長在擔任村支部書記期間創辦的,而其當選為副鎮長後,將企業資產過渡給了兒媳。這層背景不禁讓人聯想,企業的違規生產,是在權力的庇護之下進行的。即便不存在此種可能,那麼村支部書記在任期間創辦企業,是否合法合規?過渡給兒媳,副鎮長有沒有為企業保駕護航,提供資源?

違規生產還只是問題之一,該企業可以說有著各種黑歷史。“天眼查”顯示,涉事企業因為多起案件未履行已生效判決,已被法院公示為失信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因為失信而被限制消費。這樣一家劣跡斑斑的問題企業,創辦者是公職人員,卻拒不履行判決,經營管理存在各種混亂,某種程度上,這也為此次事故的發生原因提供了一個解釋。

該化工廠爆炸後,由於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件,特別是涉及老百姓生命、財產及安全。因此,在媒體採訪報道中,不可避免產生次生輿情裂變現象。該化工企業一連串的違規現象,也因此進入公眾視野。

輿情是觀察民意的一扇窗,次生輿情展現了窗外更加複雜多元的民意。連雲港化工廠爆炸事件,次生輿情也許才是該化工廠爆炸的主因,更應該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

輿情點評

近年來,特別是蘇北地區的化工企業,屢因環保、安全問題成為焦點。不但給地方的發展帶來傷痛,也給民生帶來了難言的困局。而每一次突如其來的爆炸,都將一個企業的生產以及安全監管的漏洞連環帶出,可謂“拔出蘿蔔帶出泥”。

安全生產大於天。該起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即4月22日,國務院江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集中督導推進會在京召開。會議通報稱,此次集中督導排查出10個行業領域的26類重大風險、地方政府和企業48類重點問題。結果顯示:“化工系統性安全風險大。希望企業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用好信息化手段,強化安全科技支撐。”

國務院督導組指出,要清醒地看到,江蘇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仍是階段性的,一些瓶頸性、根源性、本質性問題依然突出,一些地區、部門和企業在思想認識上還沒有真正到位,重發展輕安全的慣性思維尚未真正扭轉,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還沒在頭腦中紮根落地,在狠抓責任措施落實上還有不小差距,安全管理基礎仍很薄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特別是化工系統性安全風險大、傳統高危行業風險聚集、新型安全風險突出、重大問題隱患不容忽視,專項整治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新聞來源:人民網、新京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