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編者按: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已於本月17日閉幕,主展館毛麻倉庫、船塢已關閉。主展場楊浦濱江南段5.5公里公共空間的21件永久藝術作品仍在陸續建成,SUSAS video將繼續邀請藝術家分享創作故事,本篇為大家帶來藝術家向陽的作品《輕舟過隙》。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向陽 談《輕舟過隙》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向陽,《輕舟過隙》創作年份 2019 ,類別:雕塑 尺寸:18.5m (長)x 0.8m (寬)x 3.73m (高) 材 質 鑄銅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位置信息:楊浦濱江海綿走廊(靠近楊樹浦路騰越路)


作品簡介:「舟」,在東西方文化中各有著強烈的象徵寓意:在佛家學說中,它渡世人遠離苦海。在道家文化裡,它是出世的載體。許多西方的宗教故事裡也描述了挽救世界生靈的方舟。在我的情感中,船,蘊含著一種溫暖如母親的懷抱的力量,載人去尋找精神和理想所向往的彼岸。我們旨在黃浦江畔創作一件“漂浮”在半空中的舟形建築雕塑,其與往來船隻繁忙的黃浦江面形成一種動靜、虛實空間的對比。作品上半部份的“船屋”,呈現一座當代建築結構的空間,希望觀眾能借此回味和想象過去曾在江岸邊的船塢和老上海的建築。觀眾隨著行動視角的變化,可以看到這個建築結構不同維度的視覺透視,由此,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建築,看待文化和傳統。作品的中間貫穿著“時間之箭”,以黃浦江蜿蜒的形態為藍本,象徵著一段抽象的時間軸,連接和敘述著過去、此刻以及未來。上海的歷史、時光流轉在黃浦江上,如一支支輕舟過隙,如夢如世。這件以藝術的方式來展現的船屋,希望為現實世界中的風景增添浪漫的想象和詩意。如中國古代文人將自我情懷寄託在畫裡的輕舟之上,這件作品也同時在傳遞一種符合當代的文化與藝術的情懷。


本期文章根據專訪內容整理。



什麼樣的機會讓您參與到這一屆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這次參加空間藝術季算是總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臨危授命”,他想讓我做一件關於船的作品。之前,我在瀨戶內的作品是27米的木頭做的船,他很喜歡。他希望我這次做一個30米長的,放在戶外可以永久保存的作品。這幾年,我一直在做關於航海航行的項目,所以這次也想把這條線串起來,把這個船擱到上海黃浦江邊。他給我兩個月的創作時間,我想沿用比較成熟的理念,然後和未來的一個很大的事件聯繫起來,就形成了現在的作品。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輕舟過隙》在楊浦濱江


“船”這一元素多次在您的作品中出現,您對於“船”有怎樣的理解?

這幾年一直在做關於航海的項目。2015年,英國一個策展人叫Chris Wainwright,他做一個博伊斯的航海項目,在英國北部航行。我上了博伊斯的船,在海上航行時,我跟策展人提起想通過環球航海的方式做一個自己的藝術,它像一個孤島一樣,用藝術的方式去訪問這個世界。

船的緣起是因為很小的時候,我母親帶我乘船從貴州到湖南去。我當時才兩歲,聽媽媽再說起這個經歷時,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我覺得她在描述的時候,是用一種驚險的、帶有悲劇色彩的那種方式去尋找。我們坐了三天的船,這段經歷給我埋下了一個漂泊航行的種子的概念。這裡面含有母愛,還有飄零,還有很多孤獨。但是對我來說,從小就讓我有這種很好的經歷,讓我覺得好像重疊在我身上。當我長大以後,多年在外漂泊,去很多地方去展覽創作,其實也有一種行走的感覺,漂泊的感覺,和船的方式很像。


我現在做的藝術更多的在還原這種經歷。它不是說我去做一個現行的作品,或者獨立出來一個作品,我想把整個生命過程當成是一個作品來做。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輕舟過隙》在工廠加工

作品只是承載我的生命,繼續地航行,去探索未知。我對未知這個概念非常感興趣,非常興奮。它會給你一個不確定性,你怎麼在生命中把握這種不確定性,就是調動你所有的機能,你的知識、勇氣、智慧,還有很多的困惑。就是面對突然的未知,你怎麼去處理你的生命狀態。這是我今後比較想做的藝術方向。

小時候,我生活在崇山峻嶺的地方,每次想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我就和小夥伴們爬到山上去看,爬上去後看到茫茫無際的山,一層一層的山,讓我感覺到真的像海浪一樣的。後來我就一直有這種很怪的想法,想把航空母艦修到山頂上去,因為只有山才能承載這麼大的東西。小夥伴就說不對,航空母艦應該在海里。長大以後反而覺得它更加像一個理想的未來,不在於在哪,而在於怎麼去想它,怎麼去作用於它。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藝術家向陽與《輕舟過隙》對望

所以,從15年開始到現在一直在籌備環球航海項目,一直在和船公司聯繫。我想找一艘很大的船(差不多有100米),我的作品(有45-50米)放在船上,這是一個藝術建築體,裡面分好多層,有花園,有住的地方。我想把它作為一個平臺,是這個世界的,是所有人的平臺。大家把所有成見放下,藝術家、科學家、普通人都上去航行,去討論未來。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裡面,其實你從這個世界抽離出來了,把自己擱到一個你所要創造的理想但又充滿危險的地方,你怎麼去處理生命,去思考生命狀態?我想要找一艘可以航行到深海的船,可以把我的作品放在上邊。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草叢掩映中的《輕舟過隙》

請您介紹一下本次作品《輕舟過隙》。

這是一個鑄銅雕塑,很大,差不多有10噸。其實這還是我第一次做這麼大體量的鑄銅作品,挺有意思的。在現場去做,從翻模,到金屬加工,到很多複雜的工序,還有一些支撐結構。遇到一些困難,因為是第一次做這種工藝,但是他們是中國最大最好的鑄銅製作工廠,很有經驗,最後做得也挺好。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剛開始,我看到其實不是這個地方。而是它的隔壁的草坪上。但是後來我執意要把它擱到臺子上,因為臺子上長了好多芒草,就像水浪一樣的,就像把它給浮起來了。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它不是一個固定的雕塑,感覺像在行走。風一吹,芒草花在波動,我從很多角度去看它,感覺都不一樣。從前面看,像在一個半空中的感覺;從側面看,像是行走在芒草上,有一種音樂感、節奏感,讓這個作品有很細長、很飄的感覺。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我比較注重作品在現場的作用,如果一件作品像死的一樣,跟周圍環境沒關係,那這件作品對我來說是失敗的。作品一定要與環境產生作用,也要和觀眾有關係。藝術要給觀眾可能性,讓他去想,如果你沒有給他任何可能性的話,那麼他也沒有義務去感受。我在安裝的時候,一直在觀察,聽來來往往的觀眾的反應。當觀眾從某一個視角看過去,覺得這個東西有意思,怎麼會是飄起來的呢?然後翻開草來看,原來是兩個柱子在下面。他會有這種錯覺,這就是一種有趣的互動。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當時在這個地方拍照,但被兩棵樹擋住了完整的視線。我就想申請把前面那兩棵樹挪開,後來想了想這不是我的任務。當我退到後面,成為一個觀察者,觀察環境、作品和觀眾的反應,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三者的關係。在地藝術作品的面前,觀眾的參與性,哪怕只是一個人,他跟這個作品產生了聯繫,這個概念可能在某種意義上要比藝術家的作品在展出更重要。而且我覺得觀眾其實挺有參與感的,我希望我的作品給人一種舒服感,甚至可以把作品本身隱掉。我更喜歡他們進到這個環境裡面,去想他們的事情,不管是悲傷的還是喜悅的,希望能夠從作品裡面引申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我覺得這其實是我比較樂於看到的。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這一屆城市空間藝術季,在上海的楊浦濱江去放置您的作品,您有哪些思考?


上海是長江的入海口,面向的是大海,而它又是中國的大都市,也是世界有名的城市,工業化和經濟環境非常好,它是中國的窗口。我接到這個案子後,想做一個比較輕盈的、長的,像中國文人畫的那樣的舟,它是一條文化的船,承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作品由三個部分組成,中間部分用了很多中國傳統的雕板,翻成青銅材質,裡面有戲曲人物,有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第三層是高聳上去的空間,讓人感覺到它是有未來的,有展望的。在這個空間裡,從每一個角度去看船,都會有變化。從後面看,它是一個摺疊的,慢慢好像打開一個畫面;到正面的時候,又是變成一個三層的,有點像就是像文化層一樣,一層層摺疊下來,彷彿有一個歷史的敘述性。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我現在做作品,有一個背景,有一個敘事。我非常喜歡北川富朗的理念,去鄉村,在地性地把作品和自然融合在一塊,和人文融合在一塊,而不是像從博物館裡把藝術生硬地移植過來。要了解本地的文化,它要反映什麼?它的歷史是什麼?通過這樣的歷史,如何去創造一個符合當地的、符合歷史的,然後又有未來性的作品。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這個作品中間的曲裡拐彎的部分,我要表達的是一個“時間之箭”,又符合黃浦江的形態。時間像是一直往前的,而從量子力學來講,時間是受到引力作用的,會產生彎曲。有了空間和時間的彎曲,然後才產生這樣的物質和空間的關係。這種形式打破了直線的關係,既有內容又有視覺上的審美。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您如何看待和理解本屆空間藝術季“相遇”這個主題?

空間藝術季在上海,給這個地方新的感覺。北川有一句話特別棒,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我們不是來享受結果的。

“相遇”對我來說,已經經歷了很多次了,一直在“相遇”。因為我們一直在探索未知,或在探索不同文化的。我讀書時候來北京,其實是一個文化的相遇。一個小地區文化和大都市文化的相遇;從北京到紐約,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遇。找到共同點,也要找到區別,站在一個非常公正的角度,將各自的優點,融合到一個最好的表達方式上,這是我的能力。

我在意怎麼去作用於這兩種文化,其實我覺得上海更是這樣的。上海是一個最現代的中國城市,這種“相遇”是位於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交匯口,很繁榮,很多元,很包容。一個民族具有包容性,才是更能承載文化高度,更能反應泱泱大國的方式。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我們在歷史和未來相遇,在傳統和現代相遇,在古典藝術和當代藝術的相遇,在新思想和舊的傳統文化的相遇,現在都集中在楊浦濱江。這是一個新的窗口,把歷史痕跡留下來,去改造而不是去推平,這種方式就特別好。現代和傳統的相遇,不管是哪一個地方留下的殘磚剩瓦,在這裡變成一個歷史符號,歷史脈絡,這種包容性就會更強。這些留下來的歷史痕跡,可能是上一代的故事,現在用藝術形式再造出來,蘊含著新舊記憶。接受它,再傳遞到下一代,就像歷史地層,顯示著一層層的歷史厚重感和層次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繼承關係。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 如何到達 //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 藝術家簡介 //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向陽

Xiang Yang

戶外公共藝術作品

藝術家

向陽,1967年出生於貴州銅仁市。1991年畢業中央工藝美院(現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壁畫系。1994年於中國藝術研究院進修。1998年旅居美國,曾於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 AND DESIGN), 費城佩德布萊德藝術中心,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 聖路易斯LUMINARY藝術中心,以及北京中國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展出其裝置等藝術創作。2010年受上海世博城市未來館邀約創作大型作品 《和諧塔》。2015中英文化年,其藝術項目《非常建築-東方遇見西方》於倫敦泰晤士河上巡遊展出。2018、2019年參加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和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其作品為英國達拉姆大學、中國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機構永久收藏。藝術家現工作於紐約和北京。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SUSAS Video】一葉“漂浮”在楊浦濱江半空中的輕舟 | 藝術家向陽專訪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攝影:田方方、Y.S.S、向陽工作室提供


更多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

【SUSAS Video】解密“天外之物”的來歷 | 藝術家劉建華專訪

【SUSAS Video】做一片城市裡的“野生森林”|藝術家淺井裕介專訪

【SUSAS Video】從漁貨廊架進入幾何宇宙|藝術家埃斯特•斯托克專訪

【SUSAS Video】《起重機的對角線》第一次對工業構築物的“考古”創作 | 藝術家費利斯・瓦里尼專訪

【SUSAS Video】這個喜歡切房子的男人,在上海切了啥


聯繫我們

上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susas.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