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徐達,字天德,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生於安徽鳳陽太平鄉,死於1385年,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封魏國公,追封中山王。

據史料記載,徐達出身不好,家庭世代務農。但徐達人天生面相奇駿,身材魁梧,天庭飽滿。且其自小就少有奇志,喜好讀書、習武。至正十三年,已經參加農民街起義,在郭子興麾下任職的朱元璋回家鄉招募士兵時,與之相遇。兩人縱論天下大事,一語即合,相見恨晚。二十二歲的徐達“仗劍往從”朱元璋所部,成為其得力的左右手。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徐達像

  參加起義軍後,在朱元璋的率領下,能謀善斷,先後攻滁洲、和州,飲馬長江,拔採石磯,克南京,助朱元璋奠定了自己的基業,成為朱元璋最得力的干將。《明太祖實錄》記載,徐達一生,“以智勇之資,負柱石之任”,“廓江漢,清淮楚,電掃浙西,席捲中原,聲威所震,直連塞外。其間縛王降將,不可勝數”以蓋世之功,為右丞相,魏國公,死後進爵為中山王,名列明朝開國功臣第一。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朱元璋和徐達

徐達有4子3女,孫9人。徐達死後,長子徐輝祖繼承爵位,受封魏國公,承襲了其爵位。而其幼子徐增壽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時,偷偷給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賜死。後朱棣登記後,徐增壽被追封為定國公。一門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達一家。而無論是魏國公還是定國公,兩條支脈均傳承至明末,其中,最後一任定國公徐允禎在北京城破後被李自成所殺,第十一代魏國公徐文爵在清軍進入南京後投降清軍,後被清朝被貶為庶民。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據史料記載,明朝開國功臣們辭世後大多葬在紫金山,拱衛在朱元璋身邊。其中,紫金山北麓板倉一帶分佈了徐達家族墓。

1969年、1977年,文物部門先後發掘了徐達第三代孫徐欽、徐達第五代孫徐俌夫婦的墓,兩人都曾做過南京守備。其中,徐俌的古墓內出土了非常完好的明代官員的服飾。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出土的時候徐俌衣服都是金黃色,除了他身上穿的一套官服外,還有一部分官服整整齊齊地疊放在他身上,一共有10件左右,當中素緞天鹿補服、素緞白澤補服又最為珍貴,堪稱國寶。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琥珀發冠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白玉各帶一副,包括二十塊,分為銙和鉈尾,每塊上均鏤雕秋葵葉,花葉舒展,雕琢精緻。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鑲寶石金頭飾一件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全家葬在紫金山,死後繼續拱衛朱元璋

明徐達五世孫徐俌墓內所出圓領上之麒麟胸背,麒麟作長頸鹿狀。

參考文獻: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南京市博物館:《明徐達五世孫徐浦夫婦墓》,《文物》1982年第2期。
南京市博物館 編:《故都神韻:南京市博物館文物精華》,文物出版社,2013年1月。


顧蘇寧、徐佩佩:《南京市博物館藏金鑲玉文物淺析》,《華夏考古》2011年第4期。

END———————————————

【作者“考古哥說收藏”,考古學碩士,多年收藏經驗,專注“石泉酒玉瓷畫”等收藏與投資。如果喜歡,歡迎關注@考古哥說收藏,我將持續輸出收藏類好文,與您一起“收天下寶藏,藏人生百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