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時間是條河,帶著你順流而下,飄著飄著,就遠了離家遠了,人情味淡了,你開始想念了,回溯往昔,有多少人讓你深深懷念,又有多少記憶,令你瞬間淚流滿面~以下這些舊時光裡的老物件,是否能夠戳中你的淚點,勾起你的回憶?

【一次逗樂】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撥浪鼓,木柄皮面,兩側綴著彩色彈珠,雙手一搖,彈珠打在皮面上,叮噹作響,逗逗小孩,止哭最見效~

【一次“拔份兒”】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球鞋中真正的“大哥大”是“回力”——一種高腰的籃球鞋,底子很厚,有兩三公分,內側有個半月型的紅色標誌,內踝骨位置有一塊紀念章大小的白色圓形皮子,是一個作健美狀的裸體男子壓模圖案。單憑這雙鞋,就能“拔”起“份”來~

【一種懷舊】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軍用背水壺

【一盒“美味”】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鐵皮飯盒,純金屬那時候的小診所也常用這個放些針筒,銀針~

【一份溫暖】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記憶中的雷鋒帽

【一抹軍綠】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軍綠色書包是以前的爆款,每個學生都有一個這樣的書包,質量特別好,結實耐用。孩子上學,媽媽會親手給孩子做一個這樣的書包。

【一次穿著】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在60年代那會,幾乎所有的年輕人和孩子都穿海魂衫,這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和記憶~

【一種觸感】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這款媽媽最愛用的“護手霜”,冬天,媽媽的手容易裂口子,就會塗上這個,效果很好。

【一種記憶】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箱鍾

【一次收納】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床頭櫃,跟現在的不一樣,過去床頭放個大櫃子用來收衣服,被子等物件~

【一碗味道】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鐵帽兒, 洋瓷碗~

【一種手感】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棒槌和搓衣板都是老百姓家裡常用的洗衣服的工具,只不過棒槌是用力錘打,搓衣板是使勁揉搓。

【一份“心頭好”】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洋火槍:當年夢寐以求的玩具。

【一種呵護】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嘎啦油(防凍瘡的護手油),小時候就以為是真的貝殼,但現在才知道,是專門設計成這樣的。

【一紙婚書】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結婚證,那時候,車馬很慢,信件也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一段旋律】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磁帶,那時的歌,每首都會唱,反反覆覆~

【一種承託】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這或許是媽媽的陪嫁,依然保存完好~

【一口熱茶】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喝茶專用大瓷缸~

【一次熱血】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抗美援朝功勳章,那些年流過的血和淚~

【一段歡樂】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小時候玩的最多的就是遊戲機了,滿滿的都是回憶~

【一項技能】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那時候自行車都有行駛駕照,也許是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吧!

【一種見證】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爸爸媽媽結婚時買的大件兒~

【一份收穫】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風車,每當稻穀成熟時……

【一股暖流】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以前用的老暖壺,外面是竹編~

【一支火種】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印有大喜字的洋火柴~

【一次算數】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算盤,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

【一次流通】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65年的糧票,53年的一分錢~

【一次定格】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快匣子(黑白照相機)

【一份時光】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將近50年的鬧鐘~

【一段聲音】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收音機~

【一幅畫面】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隨著後來電腦和數字電視等的興起,影碟機已經不常用了。不過,有時候還是會懷念當時那一張張光碟。

【一種溝通】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電視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家電,以前的電視,信號時常不穩出現雪花還會跳臺,每次都需要用力敲兩下才好。而每天晚上七點半是一家人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的時間,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還要一起討論著電視劇中的內容,好不歡樂~

【一種公正】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小販稱東西用的鉤秤~

【一次玩耍】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彈弓,下河捉魚,上山打鳥~

【一個烙印】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老車床,蘇聯血統~

【一次外出】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一份禮物】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教師節禮物,萬年曆,當時少見~

【一次縫補】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以前流行一句話叫做“縫縫補補又三年”,那時候,家裡的衣服也沒有那麼多, 破了的壞了的補一補還可以穿,老大穿不了的改一改給老二穿。這些縫縫補補的事就是母親在家裡的縫紉機上完成的。小時候特別喜歡聽咔嗒嗒的機器轉動聲,有時候還會偷偷抹一把側面的輪子。

【一種保護】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小時候家裡人做衣服,被子,棉花太厚,針線無法穿過,戴在指上,頂針而過~

【一個“避風港”】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老年代孩子多,這種可以一車兩坐,吃飯遊戲兩不誤,最重要透氣方便~

【一雙鞋樣】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鞋樣子,據說早些年的時候,很多家庭的女主人都會用這個做鞋,很樸素卻充滿了智慧。不過,小編對這個沒得啥子印象,只聽到外婆說過,你見過嗎?

【一次照明】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老式手電筒~

【一次篦頭】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篦子

記憶中的老物件,我們的“中國範”!

老房子,這應該也算老物件吧,就是大點~

與其說迷戀老物件的美,不如說是對舊時光的留戀,留戀曾經懵懂的青春,追憶少時豐滿的記憶。老物件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家用,還有發生在那時的點點滴滴。雖觸不及時光的新歡,卻是念舊中國人的心頭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