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為什麼不選擇逃跑,東山再起呢?

1644年,朱由檢----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之一的一位皇帝,兢兢業業17年,但是最後也“無力迴天”,到最後選擇在上吊自殺!中國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皇朝宣告結束!但是作為一國之君,他為什麼不選擇逃跑而東山再起呢?

崇禎為什麼不選擇逃跑,東山再起呢?

你我之間的緣分—源自隔著手機屏幕的那彈指一揮間!感謝關注!

1644年2月8日,李自成成立“大順”國,3月17日,李自成進攻昌平,3月19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

其一: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清軍大舉入賽,他都想到了遷都,又過了兩年,2月8日李自成稱帝,到3月19日破京,又歷時1個多月,絕對有時間選擇逃跑,遷都!其實在李自成進攻之前,崇禎帝就和大臣們商議遷都,但是以陳演為內閣大臣的代表們都一致以為,國體之大,不可失之!絕不可南遷!在這個危機時刻,大臣們都想著自己在京城的一份基業不捨得丟棄,據《明季北略》記載,李明睿等奏請南遷,崇禎單獨召見李明睿說道:“我早有此意,你的意見也和我一樣,但是其他大臣們都不同意南遷,我能有什麼辦法?無奈啊!”崇禎帝本就是猶豫之人,況且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還是優柔寡斷,下定不了決心,就打消了他這個念頭,南遷計劃胎死腹中!

崇禎為什麼不選擇逃跑,東山再起呢?

其二,當時國家已千瘡百孔,北有大清的虎視眈眈,準備入關,李自成的大軍已兵臨城下,附近的部隊這個時候崇禎帝已調配不動,包括出去的密報以及聖旨都難以送達,就算送達,大軍接到通知再到京城,黃花菜都涼了,再一個就是,附近的大軍已被李自成打的潰不成軍,也無軍可調,就算南遷,京城已被包圍,為時已晚。

崇禎為什麼不選擇逃跑,東山再起呢?

其三:崇禎帝是一個很有自尊心,自視甚高的人,他自己也想遷都,但是就是自己不說,想方設法讓大臣們上奏說,然後他好順坡下驢,達到自己的目的,原因就是不想在歷史中認為是自己主動放棄祖陵而被唾罵,把這些罪名都推脫給大臣們!另外,就算同意遷都,大臣們認為崇禎肯定讓他們留守京城,你說大臣們願意嗎?他們都是人精啊!你跑了,另起爐灶,留著我們在這裡應對敵人,又KO不過,0勝算,放誰也不願意幹這種賠本的買賣,明朝末年,大臣們的衷心幾乎沒有,包括李自成破京,都是身邊的大臣、太監主動打開城門投降的,在那種情況下,為了保命,誰還願意再衷心耿耿的跟著他幹?

崇禎為什麼不選擇逃跑,東山再起呢?

崇禎其實是有時間逃跑的,但是他自傲,關鍵時刻拿不定主意,作為一國之君,沒有主見,大臣們再怎麼反對,你把南遷的計劃、步驟以及實施結果一五一十的告訴大家,相信會有部分人響應支持的!到最後,就算再兢兢業業,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成為歷史上最具有悲劇色彩的一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