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No.1 全國8000萬年輕人正在搞副業


疫情期間,許多企業因為現金流不足的問題紛紛減少了崗位需求或裁員減負。


因為“招聘需求少”“不能出門面試”“企業不復工”等問題,求職的小夥伴紛紛表示:找工作太難了。


然而,困難才剛剛開始。


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顯示,2020年2月10日-3月13日的全國城內出行強度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0%,截至3月17日全國(除港澳臺)復工指數也僅為69.95%


此外,Boss直聘2020年的春招數據顯示,春節後十天(2.3-2.12日),就業市場新增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期

減少50%應屆生新增崗位規模同比減少50%


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


招聘需求驟減、求職需求激增,今年的就業形式可是相當嚴峻!


這樣的情況下,小夥伴只能想方設法謀求更多“財路”


微博、知乎等平臺,關於復工難、就業難、沒錢、副業、兼職等討論,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副業剛需”、“斜槓青年”、“兩棲青年”、“plan b”這些詞彙,我們也耳熟能詳。


根據全球職場社交平臺領英數據顯示,中國職場人副業和兼職比例高居全球第2位


在疫情延期復工或在家辦公期間,超過60%的職場人開展了或計劃開展副業和兼職。主要原因除了增加收入,56%的人還表示為了拓展更多元的職業選擇。


此外,近80%的人計劃疫情結束後繼續兼顧副業和兼職。


目前,全國在職青年群體中,有17.34%的人擁有一份或多份副業,基於4.63億青年就業群體的普查數據推算,

兩棲青年規模達8000萬人


Hmmm……說好一起掙工資,你卻偷偷搞副業!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No.2 做什麼副業能賺錢?


想要副業賺錢,得先知道可以做什麼。


鹿鹿日常給大家安利了不少副業,但是很多寶寶還是表示不知道乾點啥。


那麼,我們不妨看看其他人都做什麼副業,參考參考!


根據調查顯示,兩棲青年從事最多的副業是代購、微商等小生意,佔比最高達34.56%;第二位是代駕、主播等服務娛樂佔比14.56%;第三位是自媒體(文學類)佔比11.65%。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智聯招聘2019年職場人問卷調查分析則給了我們更多的垂直細分領域,幫助我們get到更多的兼職發展方向,


比如:股票基金等,網絡視頻遊戲類,如在線直播等,代理代辦服務類、IT類、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No.3 如何找到理想的副業?


看了全國青年們正在做的副業,加上鹿鹿日常為大家“安利”的副業,有的小夥伴可能已經有一個發展方向。


可是,有的小夥伴可能還是一臉懵:副業何其多,不知道自己適合發展哪一種?


鹿鹿最近看了一本書叫《會賺錢的媽媽》,是由美國著名的演說家和事業女性克里斯特爾.潘恩所著,也許可以幫助大家找到答案。


潘恩是3個孩子的媽媽。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丈夫還在讀法學院。於是,她不得不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開始搞副業。為了增加收入,她折騰過不少副業。


然而,很多都以失敗告終。


比如,她創辦了一個婚禮資源訂製網,又開了一個寫作班。


然而,訂製網的訪問量低迷,好不容易獲得的客戶卻因為自己的不專業而對禮服很不滿意。


辛辛苦苦籌備的寫作班也只有4個人報名,所得收入完全無法不夠家庭的日常開銷。


最悲哀的是,當時他們除了日常生活開銷,還需要償還助學貸款。


Hmmm……彷彿看到了搞副業失敗,走投無路的自己。


不過,潘恩同學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很快又開始了新的嘗試。她後來找到了一份營銷推廣的兼職,並創建了自己的博客moneysavingmon.com。


經過她的努力經營和持續更新,博客訪問量一直遞增,並帶來了收益。她的營銷兼職也做得很不錯,甚至被提拔為經理。


但是,既要帶孩子,又要寫博客,還要做兼職,使得她每天疲於奔命。經過慎重考慮,她最後辭掉了營銷兼職,全心全意搞博客和照顧家庭。


現在,她的博客月訪問量高達200萬,她也因此實現了財務自由。


Hmmm……是不是跟現在自媒體大V的發家史如出一轍?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分析自己的技能天賦、激情和知識


回到最初的問題:“副業何其多,不知道自己適合發展哪一種?


潘恩認為:最理想的事業需要四方面的結合——技能、天賦、激情和知識


當然,針對很多人並不清楚自身的技能,潘恩給出的建議是:


  1. 可以通過廣泛的聯想,將自己的技能天賦、激情知識這兩部分分別列出來。
  2. 同時諮詢身邊的朋友,旁觀者清,別人的建議能給自己帶來啟發。
  3. 在列出來的兩部分內容中,探索出交叉的領域,這個領域也許就是目前比較適合你的方式。


舉個例子:


鹿鹿的朋友艾薇兒想做抖音小視頻當副業。剛開始,她做的時尚類的,因為她覺得女孩子都關注時尚,受眾多容易漲粉。


可是,沒多久就幹不下去了。因為她發現自己既沒有足夠的時尚知識,也沒那麼多激情。“愛打扮自己”和“做時尚內容輸出”是兩碼事。


後來,她又對自己進行了剖析,她的主要技能是心理學專業(科班出身),她熱愛與人溝通,幫助別人排解情緒。跟心理學相關的問題,她可以滔滔不絕講一整天,這才是她的激情所在。


所以,她把自己的副業調整為心理學的內容輸出,包括拍抖音視頻、做網課和接網上諮詢。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潘恩還強調一點,也許很多人有異於常人的天賦,但是天賦如同未開發的土地,只有將其開墾成肥沃的土地,才能孕育出繁茂的生命。


同樣的,如果只依賴自己現有的天賦和技能,而不通過刻意的練習提高技能的不可代替性,那麼就算你暫時可以勝任這塊領域,也很快會被新人代替。


舉個例子:


我一直覺得自己在寫作上比較有天賦。最近,我翻看了兩年前在公眾號寫的文章,發現以前寫的文章真的不咋滴,行文拖沓、邏輯論證也不夠強。


現在的文章,算是肉眼可見的進步了。這其實靠的是堅持更新帶來的反覆練習,從而實現了技能提升。我的公眾號也從8000粉絲,增長到現在5萬+。


當然,我也認識一些做自媒體的朋友,兩年過去了,ta的寫作技能、內容輸出、運營能力並沒有明顯的提升,粉絲也依舊在1萬+徘徊。


再舉一個例子,本鹿鹿之前招募過2期的“英語兼職作者”。有很多來應徵的學員都是英語專業8級、6級。


但是,畢業多年,他們可能從事的工作跟英語無關,私下也並沒有刻意練習,英語水平早就退步得不成樣子了。


有一些人意識到自己水平退步,會積極地參加培訓課程,恢復到職業的水準;而有些人可能還沉迷在往日的輝煌裡,覺得自己不需要培訓,隨便就能勝任。


然而,過去的證書只能代表過去,你現在不行就是不行啊!


勇於嘗試,不要害怕失敗


著名棒球選手及教練約翰·伍登說過:“失敗並不可怕,但墨守成規卻可能是致命的。”


找副業的路上也是如此,失敗並不可怕,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失敗,以及失敗之後該怎麼辦。


也許你會懷疑之前的決定,或許你會找到的新的創意,不管怎樣不要放棄嘗試。相信自己做出的決定都是經過慎重考慮,並不是一時興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為下一次嘗試打下基礎。


潘恩的副業之路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失敗,如果她中途就放棄了,那麼就不會有後面的成功。


比如我自己的副業之路,跟潘恩也是類似的。很多人覺得,鹿鹿怎麼做什麼副業都能賺錢。


其實不是的,而是我的副業之路開始的早,大學時代就完成了很多“試錯”,什麼當家教、發傳單、當禮儀、賣小商品、開小店、當翻譯……很多都悄無聲息地失敗了。


但是,這些失敗也並非毫無價值,通過覆盤和總結,你會發現哪些是不適合你,哪些發展前途有限。


也是通過不斷地嘗試,你會避免了思維的僵化,永遠對新鮮事物敏感,永遠對保持活力和執行力,願意把想法變成現實。


你現在才開始搞副業,才剛開始經歷這段”試錯”之路,所以總覺得幹什麼都不得勁兒。但是,只要不斷的嘗試,過了這個階段,你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值得自己長期挖掘的“金礦”。


所以,加油吧!鹿粉們!趁著年輕,趕緊燥起來吧!


疫情過後,80%的人計劃搞副業:這7大副業,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