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開學啦

今天在微信圈兒裡看到一段視頻,孩子爸爸拎著書包一路唱一路跳地跟在兒子身後送兒子上學,兒子揹著,好像極不情願。

開學啦開學啦

我在想這位爸爸可能想到自己即將解放的生活,心裡樂開了花:“這兔崽子終於要被關到學校了,不用我煩了,去煩老師了,哈哈哈!”

至此,我為我那些曾經的同事鬱悶了,暑假家長管一個孩子都愁得慌,開學後每個老師都要管幾十個孩子,我都替他們愁。

開學啦開學啦

同時我也竊喜,我終於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如那位爸爸一樣,心情愉快!

開學啦開學啦

開學啦,老師和學生都似披甲上戰的勇士,開始了緊張的工作學習。

在此我想作為一個曾經的老師,給家長們聊聊孩子們讀書的事。

一、孩子一定要在規定的年齡上學,你家孩子再聰明,我都不建議孩子跳級;

二、一定要給孩子找些靠譜的同伴,好的同伴比學習更重要;

三、不要讓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

這三條好像都沒提到學習。第一條是因為孩子小,跳級會影響孩子與同齡孩子的交往;第二條是為孩子找發小;第三條的意思就是那怕他不想上學也不要強求,強求的結果如下:

視頻加載中...

看著頭都大了,何況老師一個班裡有幾十個孩子,各有各的問題,再好的老師都會力不從心。

開學啦開學啦

學校又要向老師要及格率、優秀率,這些率都與老師的工資直接掛勾,老師為了提高這幾個率,會給孩子補課,但那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補課,孩子痛苦,老師更痛苦!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他最佳的學習年齡,如果遇上了學習就會事半功倍。

我們一邊對孩子說:孩子,不讀書哪裡有選擇的權利。

一邊又對孩子說:快樂學習。

學習,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其實孩子一開始就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有讀書這一個選項。

我給大家看看以下這兩份名單上的人,你認識多少?

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雲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

第二份名單:曹雪芹、胡雪巖、李漁、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哪份名單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曉:前者全是清朝科舉狀元;後者全是當時落第秀才。

人生無限!其實真正的考場從來就不在學校 ,儘管我們都從那裡出發!

我們不要從小就把孩子的學習熱情都磨滅了。

成人的世界裡,我們聽多了“雞湯”都會反感,在學校,每個老師都在給孩子灌“雞湯”: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老師似乎想把每一個人都教來上北大、清華,可能嗎?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上北大、清華是個什麼樣?可能掃大街的都是北大文憑了,可能嗎?我覺得只有機器人才能做到!因為它們都是從一個生產線上下來的。

每個人的智商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的社會又是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為何要在學校裡白費功夫地把他們做成一個樣?能不能讓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在學校裡過得愉快一點,少一些競爭。

開學啦開學啦

聚光燈下需要人,同時也需要有人來仰望,有人來鼓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