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在我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中,想必大家都知道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但如果問起人口最少的民族,恐怕大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事實上這個民族,就是生活於雲南省貢山縣的獨龍族。

據2010年人口普查,獨龍族人口數量竟然不足7000人。

獨龍族之所以會出現人口數量較少的現象,主要與其民族發展淵源息息相關。雖然說自古以來對獨龍族的記載,或者說有關獨龍族人活動的記錄比較少。但卻可以肯定的說獨龍族是我國原生民族,而且至少有幾千年的民族歷史。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由元朝統治者主持編纂的《元一統志》,曾記載:“麗江路,蠻有八種,曰麼些、曰白、曰力洛、曰冬悶、曰峨昌、曰撬、曰土番、曰盧,參錯而居”。這段文字中的“撬”指的就是獨龍族,但關於獨龍族最早的記載,應該始於唐宋或更早時期。

可能有很多人對獨龍族都存在一些疑惑,會認為一個人口只有幾千人的民族,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民族文化嗎?亦或是獨龍族先民源自哪裡?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去深挖,獨龍族的民族起源歷史以及民俗文化。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集“三江“之神韻,融貢山之秀美

獨龍族是我國人數最少的少數民族,我國境內的獨龍族人大約有七千人。獨龍族先民大約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在聚居於“三江”之地。如果說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是獨龍族人賴以生存的母親河,那麼高黎貢山就是獨龍族人的父親。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獨龍族先民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中,過著最原始的採集、狩獵生活。當然隨著生產力逐漸提升,也開始過上了穩定的農耕生活。但由於獨龍族的聚居地相對閉塞,再加上獨龍族頭人思想比較落後。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所以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之前,獨龍族人都處於原始家庭公社時期。筆者認為一個民族要想發展壯大,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條件就是人口。但凡可以擁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基本上都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但很顯然獨龍族在這方面並不佔優勢。

但不可否認的是勤勞勇敢的獨龍族人,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歲月中,終於從南蠻族群中成長為單一民族。如果單從這一點去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族人多寡只要是一個民族,就應該值得其他所有民族尊重。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一、獨龍族歷史淵源

目前學術界關於獨龍族的歷史起源,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分歧和爭論。因為爭論的焦點就是獨龍族,到底是原住民還是後遷入雲南境內。之所以會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是因為只有弄清楚其民族起源,才能分析出獨龍族民俗文化的特質。

1.氐羌族說

氐羌族是先秦時期一個非常古老的族群,主要聚居地在今陝、甘、川交界地。如果按照這種說法獨龍族應該是北方遊牧民族,從這一點來看與現代社會中的獨龍族,彷彿有一點南轅北轍的意思。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氐羌族”是氐族與羌族的合稱,大約在漢代時氐羌稱為獨立族群。如果獨龍族是“氐羌族”後裔,無論是氐族還是羌族都是北方民族。但現代獨龍族卻居住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很顯然獨龍族是一個由北方,遷徙到雲南的少數民族。

2.獨龍族“土著說”

學術界專家們認為獨龍族,是三江流域的土著民族。也就是說獨龍族先民本來就居住在這裡,但是關於“土著說”還有一定分歧。一部分人認為獨龍族最初聚居於怒江一帶,後來因為機緣巧合來到獨龍江河谷,於是便陸續遷居至此地。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相傳在獨龍族一共有十五個氏族,大約一半以上皆來自怒江。而且從語言、習俗、文化等方面來看,獨龍族其實與聚居於怒江的怒族,在某種程度上還存在相似之處。只不過這種說法也並未一錘定音,所以目前只能尚且存疑。

筆者認為生活在不同區域的少數民族族群,其實在發展歷史上都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聚居在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其民族起源基本上就是遷徙和土著兩種。事實上這兩種民族起源說也非常適合,聚居於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群體。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3.獨龍族歷史發展

獨龍族與怒族由於生活地點相同,所以在古代社會中的處境也十分艱辛。在唐宋兩代聚居於獨龍江河谷的獨龍族人,受南詔及大理政權管轄;也就是說此時獨龍族已經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在元、明、清三朝統治時期,漢族文獻中才開始有獨龍族先民信息。

而這個歷史階段,漢族文獻對獨龍族名稱的記載,也根據不同朝代而略有變化。由於當時屠龍族並沒有統一的族稱,所以他們就根據實際居住地為自己命名。而漢族人稱呼他們為“獨龍”、“迪麻”;以及“俅人”、“俅曲”等。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獨龍族雖然沒有本民族文字,但是他們平時卻可以用獨龍語交流。而且在記事的時候也相當原始,刻木、結繩等遠古時期的記事方式,一直沿用了3000多年。這其實也是獨龍族歷史發展中的一大特色,正因為這個民族發展滯後,才會導致人口越來越少。

當然生活在崇山峻嶺之中的獨龍族,由於生活在條件比較惡劣,再加上交通閉塞以及生產力較低,所以才會出現人口稀少的現象。甚至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獨龍族依然保持著原始公社制殘餘。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獨具獨龍族魅力的民俗文化

每一個民族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因為固定的生活習慣和民族思想,進而形成統一採用穩固的民俗文化。雖然獨龍族的人口相對來說較少,但是是一直秉承著先輩留下的風俗習慣。所以即使是現代社會中的獨龍族,也依然在傳承著古老的習俗文化。

獨龍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樣,都擁有著十分原始的宗教信仰。“萬物皆有靈”是獨龍族人信仰的核心思想,所以他們崇拜世間的萬事萬物。尤其是對各種“鬼混”的信奉,更是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也因此而形成了很多比較有特色的民俗。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一、節日習俗“卡雀哇”

1.“卡雀哇”的具體時間

“卡雀哇”是獨龍族傳統新年的意思。“卡雀哇”並沒有具體的時間,節日時間區間大約為每年年底,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一月份。至於節日到底會持久多久,其實與一個比較實際的問題息息相關。那就是要看具體食物有多少。

食物越多,“卡雀哇”的時間就越長,但一般都不會超過五天。當然在古代社會“卡雀哇”,一般都會在冬季最冷的那個月舉行,如果按照具體的時間來看應該是臘月。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由於獨龍江地區的氣候差異比較大,所以收穫糧食的時間也不同,進而導致每個村寨的過年時間也千差萬別。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獨龍族人,會舉辦各種類型的祭祀活動。所以筆者認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卡雀哇”其實也可以被看作宗教節日。

2.“卡雀哇”習俗

獨龍族人在過年的時候,會祭祀各種神靈,天鬼、山神是最重要的祭祀環節。除此之外剩下的時間基本上就是慶祝和吃飯,人們會在吃年飯之前拋碗卜卦,預測新的一年是否會風調雨順,同時也是對家人的一種另類祝福。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獨龍族人在過“卡雀哇”的時候,一般都會通宵達旦的飲酒、跳舞,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受到節日氣氛的影響。實際上這種習俗與漢族的守歲十分類似,只不過獨龍族人的“卡雀哇”更隆重一些。

獨龍族在過年時為了圖熱鬧,基本上都會整個村寨的人,集合在一起一起慶祝“卡雀哇”。這種場面相信一定會非常震撼,而且也會將節日氣氛推向高潮。獨龍族人在過年的時候除了飲酒、跳舞之外,還會對歌、掛毯以及模擬射獵慶典等。

二、獨龍族少女紋面習俗

“紋面”又可以稱為“畫臉”,顧名思義就是在面部紋上圖案。“紋面”在獨龍族人的心目中,既然是一種神聖的古老宗教儀式,同時也是一種美的象徵。聚居於貢山的獨龍族將這種,古老的習俗沿襲了大約三四千年的時間。

“紋面”作為獨龍族比較獨特的習俗,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就被廢棄。這既是時代變遷的結果也是一種文明象徵,現代獨龍族紋面女性基本上都已離世。但依然可以零散的看到十幾位紋面女郎,她們的年紀都已經90-100歲了。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筆者認為“紋面”雖然在現代社會,被人們認定是一種陋習,但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一千,獨龍族女性卻將它當做一種神聖的儀式。一般情況下女孩子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在族長的主持下舉行紋面典禮。

所謂紋面就是用竹籤蘸取鍋底灰,然後在女孩子的眉心、鼻樑,以及臉頰、嘴巴等部位周圍,用拍針棒紮上事先規劃好的圖案。然後用竹籤蘸取鍋底灰塗抹在傷口部位,一般情況下3-5天之後就會形成永遠也洗不掉的紋面。

雖然在現代人的眼中看起來非常殘酷,但事實上獨龍族少女紋面習俗,其實與現代社會中的紋身大同小異。只不過是紋身的部位不一樣,但卻可以體現出獨龍族的文化特徵,以及沿襲了千年以上的獨特習俗文化。

集三江神韻,融貢山秀美:人口不足七千的獨龍族,為何有紋面習俗


結 語

獨龍族雖然僅有不足7000人,但是卻在不遺餘力的傳承著,源自先秦時期獨龍族先民創造的習俗文化。雖然在現代獨龍族群體中,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已經被廢棄。但是卻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獨龍族也曾有過燦爛的民族文化。

古老的獨龍族在古代社會中,主要以採集、狩獵為生存來源。刀耕火種的粗放農業,也是獨龍族在歷史發展中的生存根本。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耕民族,獨龍族雖然一直都處於生產力低下的狀態中,但是這以頑強的毅力來到了現代社會。

筆者認為在衡量一個民族的時候,千萬不要以人口多少作為衡量標準。因為老鼠雖小卻能撼動大象,雖然這種幾率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獨龍族的發展歷史,卻完美的詮釋了這種亙古不變的真理,只要敢於拼搏就可以迎接未來。


【參考文獻】

左玉堂《怒族獨龍族民間故事選》

許渤松《獨龍族成人圍度值及其年齡變化》

何志魁《貢山縣獨龍族怒族傳統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