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之五味

沒想到,我自學幾年中醫,居然也達到了當年年輕時魯迅的“中醫乃有意無意的騙子”的水平。中醫藥靠四性五味治病。但是具體到某個具體的內臟。則不知所云。比如肝,酸入肝。到底酸對肝是好還是壞?還是多了好還是少了好?還是過多過少都不好?肝病必先實脾。也就是怕肝病影響到脾病,所以要先實脾,也就是健脾。實脾是對脾臟好。那實肝也是對肝好?顯然不是,肝要疏才對肝好。所以弄不懂啥是好是壞。又說肝病應食甘以緩之。說肝病了要吃甘味。但甘味入脾,使得脾負擔加重。這樣脾就容易發病。這樣與肝病必先實脾健脾矛盾。到底是我理解不了中醫,還是中醫本來就在矛盾中存在?如果真在矛盾中存在如何取捨?真的存在於大師一念之間嗎?西醫應該有西醫的循證,中醫應該有中醫的理論。中醫不能自己理論說不清楚就說是西醫不科學。難道真如治國之術,國內矛盾解決不了,就找國外矛盾來轉移視線(換個話題)來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