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我需要一個團隊,不需要某個球星在我的隊伍裡。

這是本屆女足世界盃首戰後教練賈秀全在面對記者為何讓王霜替補,如何評價王霜的表現等提問時說的話。一石激起千層浪,再加上開賽前王霜與巴黎聖日耳曼解約的事情,賈秀全和足協迅速成為球迷的焦點話題。

賈秀全說的是球場上的一句實話,這樣的實話為什麼會激起這麼大的反應,因為在眼下這句實話是一句空話,

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如果要列舉一個真正在世界範圍有影響力的中國足球運動員,說到底只有孫雯。

在二十年前那屆世界盃上,孫雯打入7球成為了最佳射手,向全世界展示了過人的天賦與能力,她和她的隊友們在96年奧運會和99年世界盃連續兩屆國際大賽上的大紅大紫也讓中國女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整個國家的全民偶像,相比男足那邊一次次的失落,女足姑娘讓中國球迷真正意義上體會到足球帶來的夢想、榮譽和快樂。只是這樣的快樂很短暫,2000年奧運會小組賽未能出線,2001年丟失亞洲盃後玫瑰凋零,那個看上去很美的時代甚至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告別。

2000年奧運會之後女足已經很久沒有像這幾天這樣被人關注了,很陌生卻又很熟悉的感覺。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無論是張海濤王海明這些國產教練還是外來的多曼斯基和伊麗莎白,留下的只是一片混沌,媒體看好的韓端、馬曉旭,又或者是畢妍,也遠沒有達到孫雯劉愛玲她們的高度。二十年裡,我們從陣痛到麻木,從等待下一個孫雯的出現到平靜接受現實,習慣平庸,習慣折戟沉沙,習慣了女足越來越像另一邊的男足,習慣了波瀾不驚。

一直到王霜的出現。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巴黎聖日耳曼,這是一個近些年來非常搶眼的俱樂部,他們製造話題憑藉的是金元還是實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關鍵是我們已經太久太久沒有看到中國球員出現在歐洲賽場上了,無論男女,更何況這是一家有著內馬爾的俱樂部。當王霜踏上王子公園球場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她為之奮鬥的留洋夢不僅僅是自己的職業夢想,還承載著中國足球被壓抑了十餘年的亢奮,這種亢奮情緒在一年後的西班牙人那裡體現的更為清晰。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18場法甲、5場歐冠過後8球10助攻的成績單證明了王霜的實力,理論上來說,這種實力的球員理應占據新聞的頭條,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說不是巴黎聖日耳曼,而是芝加哥的某個球隊,會不會有這麼多的人關注王霜還很不好說,1986年,中國女子足球首次遠征歐洲,在意大利舉辦的兩次國際邀請賽上分獲冠軍、季軍。同年,又首次奪得亞洲盃冠軍。1986、1989、1991、1993、1995、1997、1999年女足亞洲盃七連冠——在1999年之前,這些冠軍是誰?WHO CARE?

賈秀全說的或許沒有錯,足球是一個團隊項目,不需要某個球星。但是眼下我們除了王霜還有什麼?

足球是一個團隊項目,這個團隊遠遠不止是場上的那十一個人,也不僅僅是某張三十二人的大名單。

1996年,日本足協推出了一份“百年計劃”,就是那個豪言2050年要奪取世界盃冠軍的百年計劃。雖然日本校園足球從1913年就有了聯賽,但是在當時,足球在日本的影響力甚至不如跟馬拉松,川淵三郎上任之初日本足球幾乎一無所有,他要做的不是隻關注眼前,而是必須以“提高日本足球水平和促進足球普及”為目標。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日本人很講究工匠精神,在足球這件事情上也做得很細緻。他們每年都派出大批教練員到各地,免費為當地的孩子做技術指導;足協官員也經常去體育場,給孩子和家長免費贈送足球,增加他們的興趣。學校也配合足協推出足球教育,大大提升了足球的影響力。他們進一步完善了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聯賽的建設,保證孩子們都有球踢,並且讓足球和教育掛鉤,保證孩子們踢球且不影響上學,保證後備力量的充足。在日本的小學、中學、大學,孩子參加足球訓練是得到學校、家長雙方鼓勵的事情。日本足協還要求職業球隊經常派球員和教練去指導校園足球,同時與電視轉播方作出溝通,校園足球也會有電視轉播,畫面、解說、氛圍,堪比成年人參加的聯賽,這就是傳說中的熱血高中聯賽。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大空翼的夢想從小學聯賽起步,在漫畫裡日本少年收穫了多少孩子的夢想,哪個踢球的孩子不曾把自己幻化成C羅、梅西,可是我們面前塵土飛揚的不是老特拉福德,而是一言難盡的一地雞毛。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日本足協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已有註冊球隊有28550支,教練12411人,裁判250902人;註冊球員總人口964328人,其中U18為154876人、U15為173843人、U12為268518人,女足人口也有26978人,此外,他們擁有的野球人口大約是650萬——這個數字不過是2015年的數據,他們的女足在2011年拿下世界盃後又連續兩次捧起了亞洲盃。

那麼我們又有多少足球人口?

中國目前註冊足球人口大約在3萬人,至於其他不得而知。

很多人都說女足的凋零根本在於人才的匱乏,即便有著個別如馬曉旭、韓端這樣的優秀球員,但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又豈是一二人所能改變的事實。在我看來不盡如此。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1999之後“關心”“關愛”“關注”女足的人越來越多,各路神仙開始指點江山,一會說要打亞洲拉丁派、一會說要加強身體、一會說要加強配合,或追求成績謀求資本,或追求眼球曝光吸睛,一如男足那邊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怎一個亂字了得。更重要的是99年世界盃擴大了女子足球的影響力,世界上其他國家各路豪強也開始重視培養,此消彼長,豈有不退之理。

歐洲,足球世界的主流,那裡有著足球史上最輝煌的傳奇故事,有著球星雲集的高水平聯賽,卻缺少中國人的身影。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1999年女足世界盃後,有著孫雯、劉愛玲等八人效力於美國大聯盟,2000年亞洲盃的時候,我們有著范志毅,楊晨、謝暉、孫繼海這些在歐洲聯賽中效力的球員,那個時候我們天真以為這是一個闖蕩世界的開始,然而19年過去,當我們的球隊在和韓國人的比賽中疲於奔命的時候,對手陣中有著孫興慜這樣的一哥,有著來自紐卡斯爾的寄誠庸,有著來自漢堡的黃喜燦。當日本女足高舉世界盃的時候,有著來自瑞典聯賽的山口麻美,法甲蒙彼利埃的宇津木瑠美,還有德甲的安藤梢和永裡優季。

我們的海外軍團又在哪裡?

當我們的女足不能帶來冠軍的時候,有誰關心舉起亞洲足球小姐獎盃是日本人還是澳大利亞人。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長期以來某些人的評價標準看重的是某個賽會、某場比賽的成績,虛報年齡以大打小,靠身體優勢取得好成績,這些都是所謂的“捷徑”,但這種看起來的捷徑,從本質上重創著中國足球。惡性循環之下,我們連少時了了,大未必佳都做不到了。中超球隊近幾年在亞冠聯賽中很風光,也收穫了冠軍獎盃,但這並不等於我們就追上了日韓的腳步。誰都知道沒有孔卡、沒有高拉特、沒有外援我們根本不可能拿下冠軍,有沒有好的外援幾乎決定了一支球隊的高度。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既然球員能夠現買現用,誰還花十幾年的時間去搞青訓,反正咱們不缺錢,歸化個把老外當然也不是什麼難事。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中國球迷大概是世界上內心最變態的一個群體,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國家隊咬牙切齒深惡痛絕,另一面卻又用上座率和收視率來證明自己的忠心耿耿。與對待男足的麻木不仁不同,女足對於中國球迷來說是一種難以言述的情感,那一年伴隨著黃健翔的解說,我們經歷了中國女足黃金一代最輝煌的一屆世界盃,也看到了榮耀背後的故事。到了今天我們依然還會去懷念鏗鏘玫瑰,至於她們代表了什麼,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是拼搏?是無畏?是團結、是流汗、是鬥志、是熱血、是信念?還是堅持?很難說清楚,總之是一種美好吧。或許這種美好會被你遺忘,但是它就埋藏在你內心的最深處,當某一天某一個人把這份記憶喚醒,總會讓我們流連那一場綻放的芳華,所以每當提起女足,我們總是無條件地去支持去肯定她們,這無關冠軍與獎盃,因為她們觸碰到的是中國球迷內心最柔軟的位置。

所以,當王霜去了巴黎,當她的留洋夢想照進現實,喚醒的是曾經最美好的記憶和失去很久的希望,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加盟大巴黎這件事上自吹自擂未必就是貶義詞。

賈秀全說的是實話,卻是一句空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霜

有人說這次是媒體的斷章取義,其實賈秀全當時還說了另一番話:“她去了巴黎後,就幾乎沒有和球隊磨合了。球員的狀態好與壞有起伏是正常的。我們希望王霜的狀態能夠調整的越來越好。”

看上去很合理,不是嗎?

除了國際比賽日,我不知道法國西班牙巴西國家隊他們的球員到國家隊報到的機會有多少,如果再算上病假事假什麼的,他們到底有多少合練的機會。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有著C羅、梅西的葡萄牙和阿根廷沒能拿到世界盃的主要原因吧,僅僅是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