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上禮拜去了一個自助餐廳,在等吃飯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餐廳放在桌子上的臺籤,上面寫著凡是浪費食物者,每500g罰款30元。

雖然我理解食物的珍貴,但剛開始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的第一反應感覺是有點不舒服的,覺得彷彿還沒有吃,就已經損失了30元一樣。

這就讓我想起以前去過的另一個地方,同樣都是自助餐廳,它桌上的標語是如果你沒有浪費食物,那麼在結賬的時候可以獲得10元的優惠券。

兩句話其實都是為了讓大家適量拿取食物,但是用的就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前面一個是用人們討厭損失的思維來設計的,如果你這麼做,那麼就會損失金錢

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後面的則是用了逆向思維,思路從討厭損失換成了獲得獎勵,不僅僅看起來更舒服,獎勵的代金券還可以刺激下次的消費,一舉兩得

逆向思維打破思維定式

生活中用到逆向思維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僅可以讓我們打破思維定式,還可能解決一些讓你煩惱的難題。

先講個小故事,有一個人晚上去自助銀行存錢,剛好這個ATM機發生故障了,存的一萬元被吞。這當場就急了,立刻聯繫銀行,詢問有沒有解決辦法。沒想到被告知要等到第二天才有維修人員,他雖然無奈,但是也沒辦法。

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就坐在入口的臺階上,絞盡腦汁地想,突然靈機一動,使用公用電話致電客服,說取錢的時候ATM機多吐出10000元,結果5分鐘後維修人員就趕到了。

一般人們都習慣於沿著事件發展的方向,直接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當你存錢被吞的時候,肯定都會著急並且想辦法讓銀行來解決,因為我們是在使用銀行服務的過程中產生了問題,銀行有義務來處理。

同樣都是ATM機出問題,你要想到銀行方面更關注哪個元素。用戶的錢被吞,和ATM吐錢,哪一個他們會更加關心

吞錢其實問題不大,只要來處理就可以解決,所以銀行不會著急,等到第二天上班再來處理也行。但是吐錢的話,一個晚上可能會吐完,銀行就會擔心問題變大,所以會立刻來進行處理。

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當大家都用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去思考問題時,我們可以朝著相反的方向思索,說不定就可以打開僵硬的局面

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戴維·尼文在《人生總會有辦法》這本書中講了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問題意識太強,碰到難題的時候,反而會侷限自己的思考,很難想出辦法

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著名的好萊塢大片《大白鯊》大家可能都看過,但是你看電影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這個鯊魚不是真的?

我當時就很驚訝於電影的製作,這麼危險的鯊魚竟然還去拍攝。當然我也想過這鯊魚可能就是一個道具,但是電影畫面呈現的感覺實在是太逼真了。

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直到看到這本書,我才驗證了自己的想法,原來大白鯊真的是道具。但是在拍攝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劇組最開始準備的是一隻機械鯊魚,可以到了拍攝的時候,大家懵逼了,原來機械鯊魚不會撕咬,不能展現咬人的畫面,而且它也不會游泳,鯊魚不會游泳那真的是一個大笑話。

而且把機械鯊魚放在水裡試拍的時候發現,製作鯊魚的材料竟然還不防水,放了一會兒竟然水腫了,看起來像一個軟綿綿的鯊魚棉花糖,放到兒童樂園都可以。

但是呢電影的其他部分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就差鯊魚的鏡頭了,如果還要另外換一隻鯊魚的話,首先經費就不夠了,就算把錢補上,這個時間最後也趕不上。

問題怎麼解決呢?

導演並沒有糾結在如何解決機械鯊魚的問題上,他重新審視了一下問題,到底電影中為什麼需要機械鯊魚。原來影片想要表達的是鯊魚給人的恐懼感。

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接著去思考,那什麼時候最恐懼呢

我之前游泳的時候,在海浪中,看不見自己的腿,但是水底有其他的東西,這個時候看不見的感覺就十分恐懼。

導演想到的就是這個,電影只需要打造一個人們恐懼鯊魚的氛圍就可以了,於是他調整了電影的拍攝手法,只讓鯊魚身體的一部分出境,而且時而出現時而消失,再加上配音的輔助,完美地打造了一個讓人恐懼的效果。

人生總有辦法,用逆向思維解決難題

最後這部小眾的海洋驚悚電影,竟然變成了當年最賣座的經典電影。

有問題的時候,不要總是盯著問題不放,可以嘗試用逆向思維去開闊自己的思路

作者:潘大帥,一個沒有感情的讀書機器,幫你推薦最靠譜的書籍和最實用的閱讀技巧。希望關注我的大家,都能成為一個持續閱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